硷盐

jiǎn yán [ jian yan]

词语释义

亦作“鹻盐”。 食盐的一种。

词语解释

  1. 亦作“鹻盐”。食盐的一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五·食盐》:“ 并州 、 河北 所出,皆鹻盐也。刮取鹻土,煎炼而成。”

引证解释

亦作“鹻盐”。食盐的一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五·食盐》:“ 并州 、 河北所出,皆鹻盐也。刮取鹻土,煎炼而成。”

汉字详情

jiǎn [jian]
部首: 517
笔画: 12
五笔: DWGI
仓颉: MROMM
四角: 18619

英文翻译

alkaline, alkali, lye, salt

方言集汇

◎ 粤语:gaan2

宋本广韵

yán [yan]
部首: 510
笔画: 10
五笔: FHL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GYBT
四角: 43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卤,监声。本义:食盐)

(2) 同本义

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书·说命下》

鲁盐漆丝。——《史记·货殖列传》

(3) 又如:盐酱口(说不吉利的话,且得到应验);盐枭(私贩食盐的人);盐斤(宋代官盐以百斤、千斤为计算单位,故称“盐”为“盐斤”);盐捕分府(知府下面专管盐务的同知);盐钞法(宋代实行的商人凭盐钞运销食盐的法规,即食盐专卖法);盐呆子(蔑称盐商);盐官(今浙江海宁);盐院(盐政衙门。盐政是管理地区盐务的官员,清代由省的总督或巡抚兼任);盐丁(在盐田工作的人);盐引(政府授予商人运销官盐的凭证);盐车(运盐的车)

(4) 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 4 + )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5) 含有氢离子的盐叫酸式盐,如:碳酸氢铵(NH 4 HCO 3 );硫酸氢钠(NaHSO 4 );磷酸二氢钾(KH 2 PO 4 )

(6) 含有氢氧根离子的盐叫碱式盐,如:碱式碳酸铜(Cu 2 2 CO 3 )

(7) 不含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的盐叫正盐,如:氯化钠(NaCl);碳酸钠(Na 2 CO 3 )。此外还有复盐(如明矾)等

英文翻译

salt

方言集汇

◎ 粤语:jim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