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雨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指冰雹。
宋 吕本中 《轩渠录》:“ 绍兴 十七年五月初, 临安 大雨雹,太学屋瓦皆碎。学官申朝廷修,不可言雹,称为硬雨。”《歧路灯》第七回:“不料突遇冰雹……飞奔进城,到一个大胡同里,硬雨如箭。”
引证解释
⒈ 指冰雹。
引宋吕本中《轩渠录》:“绍兴十七年五月初, 临安大雨雹,太学屋瓦皆碎。学官申朝廷修,不可言雹,称为硬雨。”
《歧路灯》第七回:“不料突遇冰雹……飞奔进城,到一个大胡同里,硬雨如箭。”
硬雨的网络释义
硬雨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石,更声。本义:坚硬)
(2) 同本义 。与“软”相对
山原川泽,土有硬软。——《通典》
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可促使细小动脉硬化。——唐时华等《高血压病》
(3) 又如:硬米糁(未煮熟的米饭);硬牌(旧制在府官到达前,必派前站带木牌先行通知地方官绅人等迎接);硬帮(坚硬);硬撑撑(坚硬结实);硬胎(硬质的衬里);硬倔倔(形容物体坚硬);硬拐拐(形容坚硬而有棱角);硬触触(形容坚硬扎手);硬戗(形容坚硬有力)
(4) 结实
十日一放,令其陆梁舒展,令马硬实也。——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
(5) 又如:硬挣(硬朗;刚强);硬棒棒(结实);硬实(方言。健壮结实)
(6) 生硬
有些同志过分强调直译,硬译。——郭沫若《雄鸡集》
(7) 又如:硬搬(生搬硬套);硬译(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直译);硬拐(生硬的转弯);硬语(生硬的词句);硬声硬气(语气生硬)
(8) 倔强,执拗
石秀道:“嫂嫂,你休要硬诤;教你看个证见。——《水浒传》
(9) 又如:硬口(嘴硬);硬打挣(强辩;抵赖);硬行(强行;强制);硬劲(倔强脾气)
(10) 坚强,强硬
若父亲是个硬挣的,定然卫护儿女,与老婆反目厮闹,不许他凌辱。——《醒世恒言》
(11) 又如:硬保山(有身分有地位且能说得起话的保人);硬出头(故意出面领头干某件事。有贬义);硬绷(态度坚决、强硬;坚硬)
(12) 能力强;质量好
必须彻底解决,派硬手去。——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13) 又如:硬功夫;硬手(高手;能手)
副词
(1) 确实;真正
乡亲!硬是要得!——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
(2) 又如:硬是(确实是);硬该揍
动词
(1) 勉强
你到底是年过六旬的人,硬撑是不行的。——张英《老年突击队》
(2) 又如:硬强着(迫使;强逼着);硬坐(强加罪名);硬打挣(强挣扎);硬扎子(硬充好汉)
(3) 强
我也硬不多儿,只战个平手。——《西游记》
(4) 又如:硬正(强有力的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ang5 ngiang5 [客英字典] ngang5 [沙头角腔] ngang5 [东莞腔] ngang3 [海陆丰腔] ngang5 ngiang6 ngiang3 [梅县腔] ngang5 [陆丰腔] ngang6 [宝安腔] nga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ang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鞕 | 五爭 | 疑 | 耕開 | 去聲 | 敬 | 開口二等 | 耕 | 梗 | ngrangh/ngaenq | ŋæŋ |
详细解释
yǔ
名词
(1) 雨,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雨,濡物者也。——《管子·形势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
(2) 又如:雨过天晴(像雨后晴空般的蓝色);雨打梨花(喻指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雨打鸡(喻浑身湿淋淋的状态);雨毛(细雨);雨泣(泪流如雨)
(3) 比喻朋友
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唐· 杜甫《秋述》
(4) 比喻教导之言,教泽
泽雨无偏,心田受润。——南朝梁· 简文帝《上大法颂表》
(5) 譬喻密集 。如:雨矢(箭矢像雨一样落下。比喻密集);雨注(像雨一样下降。比喻密集)
(6) 譬喻离散
风流云散,一别如雨。——三国魏· 王粲《赠蔡子笃》
(7) 又如:雨散云收(比喻离散);雨迹云踪(比喻男女旧情,已成往事);雨落不上天(比喻离异的夫妻,难再复合)
(8) 另见
yù
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2) 同本义
雨,水从云下也。——《说文》
密云不雨。——《易·小畜卦》
(3) 又
既雨既处。
天雨墙坏。——《韩非子·说难》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汉· 贾谊《论积贮疏》
天雨雪。——《汉书·李广苏建传》
恒雨少日。——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4) 又如:雨天(落雨的日子);雨前(下雨之前);雨淖(雨后道路泥泞难行);雨淫(久雨);雨打梨花(指暮春的景象。也用来比喻美人的迟暮);雨顺风调(风雨及时。比喻太平景象);雨化(比喻良好教育的实施,有如及时雨的化生万物)。又指大量粒子或物体的下落或洒下。如:花瓣雨
(5) 天上降下
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史记》
(6) 又如:雨毛(天上降下兽毛);雨矢(箭矢像雨一样的落下。比喻密集);雨泗(比喻流泪)
(7) 密集地射击或投掷
烧答覆之,沙石雨之。——《墨子》
(8)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3 [客英字典] ji3 [海陆丰腔] ri3 [客语拼音字汇] yi3 [陆丰腔] ji3 [东莞腔] ji3 [宝安腔] ji3 [台湾四县腔] ji3 [梅县腔] j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羽 | 王矩 | 云 | 虞 | 上聲 | 麌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yox/hiuu | ĭ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