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酸

yìng suān [ ying suan]
注音 一ㄥˋ ㄙㄨㄢ

词语释义

硬酸 yìngsuān

(1) 低极化性、小尺寸和高正氧化态的路易斯酸,它没有易激发的外层电子,如H + ,Li + 和Al 3+

hard acid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hard acid] 低极化性、小尺寸和高正氧化态的路易斯酸,它没有易激发的外层电子,如H + ,Li + 和Al 3+ 词语释义yìng suān ㄧㄥˋ ㄙㄨㄢ 硬酸词语解释硬酸yìngsuān [hard acid]低极化性、小尺寸和高正氧化态的路易斯酸,它没有易激发的外层电子,如H + ,Li + 和Al 3+

硬酸的网络释义

硬酸

  • 硬酸,读yìng suān,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低极化性、小尺寸和高正氧化态的路易斯酸。
  • 汉字详情

    yìng [ying]
    部首: 517
    笔画: 12
    五笔: DGJQ
    五行:
    仓颉: MRMLK
    四角: 1164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石,更声。本义:坚硬)

    (2) 同本义 。与“软”相对

    山原川泽,土有硬软。——《通典》

    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可促使细小动脉硬化。——唐时华等《高血压病》

    (3) 又如:硬米糁(未煮熟的米饭);硬牌(旧制在府官到达前,必派前站带木牌先行通知地方官绅人等迎接);硬帮(坚硬);硬撑撑(坚硬结实);硬胎(硬质的衬里);硬倔倔(形容物体坚硬);硬拐拐(形容坚硬而有棱角);硬触触(形容坚硬扎手);硬戗(形容坚硬有力)

    (4) 结实

    十日一放,令其陆梁舒展,令马硬实也。——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

    (5) 又如:硬挣(硬朗;刚强);硬棒棒(结实);硬实(方言。健壮结实)

    (6) 生硬

    有些同志过分强调直译,硬译。——郭沫若《雄鸡集》

    (7) 又如:硬搬(生搬硬套);硬译(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直译);硬拐(生硬的转弯);硬语(生硬的词句);硬声硬气(语气生硬)

    (8) 倔强,执拗

    石秀道:“嫂嫂,你休要硬诤;教你看个证见。——《水浒传》

    (9) 又如:硬口(嘴硬);硬打挣(强辩;抵赖);硬行(强行;强制);硬劲(倔强脾气)

    (10) 坚强,强硬

    若父亲是个硬挣的,定然卫护儿女,与老婆反目厮闹,不许他凌辱。——《醒世恒言》

    (11) 又如:硬保山(有身分有地位且能说得起话的保人);硬出头(故意出面领头干某件事。有贬义);硬绷(态度坚决、强硬;坚硬)

    (12) 能力强;质量好

    必须彻底解决,派硬手去。——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13) 又如:硬功夫;硬手(高手;能手)

    副词

    (1) 确实;真正

    乡亲!硬是要得!——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

    (2) 又如:硬是(确实是);硬该揍

    动词

    (1) 勉强

    你到底是年过六旬的人,硬撑是不行的。——张英《老年突击队》

    (2) 又如:硬强着(迫使;强逼着);硬坐(强加罪名);硬打挣(强挣扎);硬扎子(硬充好汉)

    (3) 强

    我也硬不多儿,只战个平手。——《西游记》

    (4) 又如:硬正(强有力的人)

    英文翻译

    hard, firm, strong; obst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ng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ang5 ngiang5 [客英字典] ngang5 [沙头角腔] ngang5 [东莞腔] ngang3 [海陆丰腔] ngang5 ngiang6 ngiang3 [梅县腔] ngang5 [陆丰腔] ngang6 [宝安腔] nga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a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四諍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爭耕開去聲開口二等ngrangh/ngaenqŋæŋ
    suān [suan]
    部首: 714
    笔画: 14
    五笔: SGCT
    五行:
    仓颉: MWICE
    四角: 136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酉( yǒu),“酉”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酉”,与酒、酪等有关。本义:醋)

    (2) 同本义 。如:酸醋(即醋。因其味酸,故名)

    (3) 像醋一样的气味或味道

    杏子还没熟,太酸

    (4) 又如:酸辛(酸味和辣味);酸苦(酸味和苦味);酸醨(味酸而薄的酒)

    (5) 特指胃酸,胃液 。如:酸水(胃液)

    (6) 杂剧脚色之一,主要扮演青年文人,因此亦用作对文人的蔑称

    “孤”谓官;“酸”谓秀士。凡称“酸”,谓正末扮秀士当场也。——清· 焦循《剧说》

    (7) 小雨 。如:酸然(下小雨的样子)

    (8) 酸类物质名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的一种化合物(如盐酸、硫酸或苯甲酸);如溶于水,则其水溶液呈酸味,能使石蕊试纸变红,与某些金属(如铁,锌,锡)反应放出氢气;一种含氢化合物(HX),在水溶液中产生水合氢离子(如H 3 O + )和阴离子X - ,强酸(如硝酸、盐酸或三氯醋酸)的稀溶液电离程度基本完全,弱酸(如醋酸或苯甲酸)的电离度可能只有百分之一,极弱的酸(如氢氰酸或硼酸)的电离度远小于百分之一

    形容词

    (1) 寒酸;迂腐。形容读书人的贫寒

    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宋· 苏轼《约公择饮是日大风》

    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元· 王实甫《西厢记》

    (2) 又如:酸丁(对贫寒的读书人的贬称);酸子(对文人、书生的蔑称);酸款(装模作样地款待人);酸论(陈腐的论调);酸文假醋(假斯文);酸黄韭烂豆腐(讥笑读书人的话);酸寒(形容穷读书人的生活言行窘困的样子);酸士(酸丁);酸不溜丢(形容文人的迂腐);酸迂(酸腐,迂腐)

    (3) 悲伤;凄凉 。如:酸心落泪(人受屈后伤心地流泪);酸挤挤(心中辛酸难耐的样子);酸切(悲切;凄切);酸哽(心中悲伤忧闷以致喉头哽咽);酸急(形容声音悲凄而急促)

    (4) 悲痛

    日磾观状,益增酸哽。—— 北齐· 朱敬范《朱岱林墓志铭》

    对酒不能言,感慨怀酸辛。——晋· 阮籍《咏怀》

    妻乃轻服诣(董)卓门,跪自陈情,辞甚酸怆。——《后汉书·皇甫规妻传》

    (5) 又如:酸怆(哀伤悲痛);酸咽(悲伤哭泣而抽咽起来);酸恨(悲痛遗憾);酸伤(伤心)

    (6) 因男女关系而引起的嫉妒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酸 凤姐大闹 宁国府。——《红楼梦》

    (7) 又如:酸风(比喻醋意);酸眉苦脸(形容又嫉妒又苦恼的神色)

    动词

    (1) 通“痠”。酸痛,因疾病或疲劳引起的筋肉微痛而无力的感觉

    山高谷深,不觉脚酸。——《乐府诗集·陇头流水歌辞》

    四肢酸重。——《晋书·皇甫谧传》

    (2) 又如:酸哀(酸痛无力)

    (3) 突然刺痛;抽搐 。如:酸重(因疾病或疲劳而引起身体微痛乏力的感觉)

    英文翻译

    tart, sour; acid; stiff; spoiled

    方言集汇

    ◎ 粤语:syu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on1 [东莞腔] son1 [沙头角腔] son1 [客语拼音字汇] son1 [台湾四县腔] son1 [陆丰腔] son1 [宝安腔] son1 [梅县腔] son1 [客英字典] s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素官平聲合口一等suansuɑn

    硬酸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