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币眼

yìng bì yǎn [ying bi yan]

词语释义

形容水汪汪的大眼睛,足有硬币的大小。

汉字详情

yìng [ying]
部首: 517
笔画: 12
五笔: DGJQ
五行:
仓颉: MRMLK
四角: 1164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石,更声。本义:坚硬)

(2) 同本义 。与“软”相对

山原川泽,土有硬软。——《通典》

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可促使细小动脉硬化。——唐时华等《高血压病》

(3) 又如:硬米糁(未煮熟的米饭);硬牌(旧制在府官到达前,必派前站带木牌先行通知地方官绅人等迎接);硬帮(坚硬);硬撑撑(坚硬结实);硬胎(硬质的衬里);硬倔倔(形容物体坚硬);硬拐拐(形容坚硬而有棱角);硬触触(形容坚硬扎手);硬戗(形容坚硬有力)

(4) 结实

十日一放,令其陆梁舒展,令马硬实也。——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

(5) 又如:硬挣(硬朗;刚强);硬棒棒(结实);硬实(方言。健壮结实)

(6) 生硬

有些同志过分强调直译,硬译。——郭沫若《雄鸡集》

(7) 又如:硬搬(生搬硬套);硬译(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直译);硬拐(生硬的转弯);硬语(生硬的词句);硬声硬气(语气生硬)

(8) 倔强,执拗

石秀道:“嫂嫂,你休要硬诤;教你看个证见。——《水浒传》

(9) 又如:硬口(嘴硬);硬打挣(强辩;抵赖);硬行(强行;强制);硬劲(倔强脾气)

(10) 坚强,强硬

若父亲是个硬挣的,定然卫护儿女,与老婆反目厮闹,不许他凌辱。——《醒世恒言》

(11) 又如:硬保山(有身分有地位且能说得起话的保人);硬出头(故意出面领头干某件事。有贬义);硬绷(态度坚决、强硬;坚硬)

(12) 能力强;质量好

必须彻底解决,派硬手去。——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13) 又如:硬功夫;硬手(高手;能手)

副词

(1) 确实;真正

乡亲!硬是要得!——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

(2) 又如:硬是(确实是);硬该揍

动词

(1) 勉强

你到底是年过六旬的人,硬撑是不行的。——张英《老年突击队》

(2) 又如:硬强着(迫使;强逼着);硬坐(强加罪名);硬打挣(强挣扎);硬扎子(硬充好汉)

(3) 强

我也硬不多儿,只战个平手。——《西游记》

(4) 又如:硬正(强有力的人)

英文翻译

hard, firm, strong; obst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ng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ang5 ngiang5 [客英字典] ngang5 [沙头角腔] ngang5 [东莞腔] ngang3 [海陆丰腔] ngang5 ngiang6 ngiang3 [梅县腔] ngang5 [陆丰腔] ngang6 [宝安腔] nga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a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四諍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爭耕開去聲開口二等ngrangh/ngaenqŋæŋ
[bi]
部首: 318
笔画: 4
五笔: TMHK
五行:
仓颉: HLB
四角: 2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敝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本义: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

(2) 同本义

幣,帛也。——《说文》

四曰幣贡。——《周礼·大宰》。司农注:“绣帛。”

幣曰量幣。——《礼记·曲礼》

用圭璧更皮幣。——《礼记·月令》

事之以皮幣。——《孟子》

寡君是故使吉( 游吉)奉其皮幣。——《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请具车马皮幣。——《战国策·齐策三》

(3) 又如:皮币(兽皮和缯布);币玉(帛和玉,祭祀用品);币号(祭祀用的物品名称);币献(进献的礼品)

(4) 泛指车马皮帛玉器等礼物

凡执幣者。——《仪礼·十相见礼》。疏:“玉马皮圭璧帛,皆称幣。”

宋公以幣请于 卫。——《左传·隐公八年》

惠王患之,乃令 张仪佯去 秦,厚幣委质事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币马(用作礼物的马匹)

(6) 泛指财物

以珠玉为上幣,以黄金为中幣,以刀布为下幣。——《管子·国蓄》

(7) 货币,钱

有司以幣轻多奸。——《汉书·武帝纪》

(8) 又如:金币,银币;外币;纸币;硬币

动词

赠送 。如:币仪(敬献礼品);币器(赠给丧家奠仪与随葬品)

形容词

通“敝”。破旧;弃;败坏

不腆先君之币器。——《国语·鲁语上》

英文翻译

currency, coins, legal tender

方言集汇

◎ 粤语:ba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n5
◎ 潮州话:bi6

宋本广韵

yǎn [yan]
部首: 512
笔画: 11
五笔: HVE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BUAV
四角: 670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目,艮( gèn)声。本义:眼珠)

(2) 同本义

眼,目也。——《说文》

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释名》

巽为多白眼。——《易·说卦》

比干剖心, 子胥抉眼,忠之祸也。——《庄子·盗跖》

(3) 泛指眼睛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杜甫《新安吏》

(4) 又如:眼馋肚饱(贪得无厌;不知足);眼意心期(眼中传意,心中期待);眼黄地黑(心怀叵测,见财起意);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眼张失道(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痴呆的样子);眼里出火(形容极贪婪的神情);眼同检验(会同人员,共同检验);眼皮子薄(比喻气量小,喜欢斤斤计较);眼上眼下(上下端详);眼盻盻(喻指极为厌恶憎恨的人)

(5) 眼力 。如:眼明手快(眼光锐利,手脚灵活);眼光忒忒(眼神贼溜溜的样子);眼忙心乱(眼神发急,心情慌乱);眼离了(视物昏花模糊);眼紧(眼光);眼辨(眼力好)

(6) 耳目;眼线

当下就带孙小二做眼,飞马赶到 北关门下。——《警世通言》

(7) 见证

教地方公同作眼,将梁公家家财什物变卖了。——《古今小说》

(8) 又如:眼证(当场目睹可作证的人;见证人)

(9) 指孔;洞穴

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小池》

(10) 又如:眼子(孔洞);眼孔(孔;小洞)

(11) 任何网状物的线间空隙 。如:网眼;筛眼

(12) 事物的关键所在 。如:节骨眼儿

(13) 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黑子中间的空心,在这个空心中对手不能下子

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红楼梦》

量词

——主要用于井的量词。如:两眼井

英文翻译

eye; eyelet, hole, ope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n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an3 [客英字典] ngan3 ngien3 [海陆丰腔] ngien3 ngan3 [东莞腔] ngan3 [陆丰腔] ngan3 [梅县腔] ngian3 ngan3 [台湾四县腔] ngien3 ngan3 [宝安腔] ngan3 [客语拼音字汇] ngan3 ng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六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限山開上聲開口二等ngrenx/ngaaenŋæ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