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主

kuàng zhǔ [ kuang zhu]
繁体 礦主
注音 ㄎㄨㄤˋ ㄓㄨ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1.旧指占有矿山和开矿生产手段的资本家。

词语解释

  1. 旧指占有矿山和开矿生产手段的资本家。

    茅盾 《子夜》三:“本身力量不充足的 陈君宜 和 周仲伟 料想 孙吉人 --一位航商, 王和甫 --一位矿主,在银钱上总很兜得转。”

引证解释

⒈ 旧指占有矿山和开矿生产手段的资本家。

茅盾《子夜》三:“本身力量不充足的陈君宜和周仲伟料想孙吉人 --一位航商, 王和甫 --一位矿主,在银钱上总很兜得转。”

矿主的网络释义

矿主

  • 矿主,读音kuàng zhǔ,汉语词语,旧指占有矿山和开矿生产手段的资本家。
  • 矿主造句

    介绍了煤矿主通风机在线监测参数远传的多种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作了简单的分析。
    介绍济西煤矿主井筒冻结法施工情况,为安全顺利通过深厚黏土层,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蚀变转化为膨润土或发生膨润土化现象较普遍,出露较大型的膨润土矿主要在九台银矿山一带。
    他说矿上答应给家里元,大约美元,条件是不起诉矿主或说给记者听,但是这个协议从来没有做到。
    有一次我刚拍了几张照片,就被煤矿主和几个保安围住。
    “旺季的时候,矿主为让工人多出煤,设置了超产奖励制度。
    袁庄煤矿主运带式输送机机尾架,由于受巷道压力的影响,造成机尾架倾斜变形,使输送带严重跑偏,磨损严重。
    黑豆乡的这个开发区,原先就是散乱的铁矿开采区,由于矿主们大都气粗胆壮,就一直没有人管理。
    电影《盲井》中,两个闲人将打工者骗到矿区,然后害死在井下,再冒充家属向矿主索赔,他们一次次得手,丧尽天良。
    现实版的“盲井”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是因为犯罪团伙巧妙地利用了某些地方矿难常常发生且矿主不想曝光意欲私了的空子。
    矿主曾云高被控重大责任事故罪,非法采矿罪,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财务报告罪,偷税罪,单位行贿罪五项罪名。
    煤矿主与电力供应商进行协商,合同价格或上升?
    闽中地区是福建省金银成矿集中区,其上规模成矿主要集中于晚侏罗世次火山活动阶段。
    全国杂志挣得钱,还没有咱乡这几个矿主挣得钱多,文化的事我懂,开矿挣了钱,什么不靠谱的都投,什么电影大片,全国票房的,也就咱两玉米加工厂。
    埃斯康迪达铜矿主要生产铜精矿。
    总结了唐口煤矿主井井筒壁后注浆的施工技术及成功之处,为在特殊地层中进行壁后注浆提供了技术参考,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湖南前寒武系的硅铝质板岩是锑矿主要赋矿岩性。
    本文着重介绍了包钢白云鄂博矿主要杂质元素的赋存状态,包钢现行选矿工艺的降杂效果,并作了简要讨论。
    他说,以前枪支在给松桃县私有矿主打工的小混混当中非常流行。
    最后通过对具体实例的计算,说明了清洗煤矿主排水管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汉字详情

    kuàng [kuang]
    部首: 517
    笔画: 8
    五笔: DY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RI
    四角: 106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石,广声。本义:矿产,矿物)

    (2) 同本义

    其下则金矿丹砾。——晋· 郭璞《江赋》

    (3) 又如:铁矿;矿田;矿丁(旧时对矿工的称呼);矿夫(即矿兵);矿屯(用驻军开采矿产以节省国家开支的一种措施);矿主(旧时占有矿山和开矿生产手段的资本家);矿务(采矿事务)

    (4) 开采矿物的场所或单位 。如:金矿;煤矿;矿税(旧称矿业税);矿票(旧时矿主在矿区范围内所发行的一种代价券)

    (5) 石针,古代的一种医疗工具

    汤剂不可理,矿艾不可攻。——皮日休《祀虐疠文》

    英文翻译

    mine; mineral, ore

    方言集汇

    ◎ 粤语:gwong3 kwong3 kong3

    宋本广韵

    zhǔ [zhu]
    部首: 108
    笔画: 5
    五笔: Y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G
    四角: 0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点燃的火把。下面是木材。“主”是“炷”的本字。小篆字形从上往下依次为:火焰、油盏、灯台、灯座。本义:灯心)

    (2) 同本义 。油灯上用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后作“炷”

    主,镫中火主也。——《说文》

    (3) 君主 。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书·仲虺之诰》

    今世之主。——《吕氏春秋·察今》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唐· 温庭筠《经五丈原》

    畔主背亲。

    (4) 又

    欲斗两主。

    共事之主。——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主驾(君主的车驾);主道(君主治国之道);主术(君主控制臣下的权术);主胙(帝业);主相(君主和相);主长(君上);主君(对一国之主的称呼);主位(君主的权位)

    (6) 指立国一方的国君。旧史家以正统为帝,偏安为主 。如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以蜀为正统,故称“蜀”为“帝”,魏、吴为主

    凡人主必审分。——《吕氏春秋·审分》

    (7) 又如:主君(诸侯互相聘问的主国之君)

    (8) 公主的简称

    主( 平阳公主)见所侍美人,上弗悦。——《史记》

    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唐· 李峤《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9) 又如:主第(公主的住宅);主国(公主的侯国);主傅(教导公主的女官)

    (10) 主人;东道主

    遂举觞对语,宾主无愧色。——《世说新语·方正》

    主不能守。——《三国志·诸葛亮传》

    (11) 又如:宾主;客随主便;主队;主婆(主人婆);主翁(犹主人);主客(主人与宾客);主党(主人一方的亲族);主父(婢妾、仆役对男主人之称);主人家(主人;特指店主人);主人婆(主人之妻)

    (12) 控制者,支配者,财产或权力的所有者

    场主积薪。——《聊斋志异·促织》

    山塞中只有这个主。先除了此人,小喽另外何足为虑。——《水浒传》

    (13) 又如:企业主;房主;车主

    (14) 长官;首脑,首长

    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唐· 元结《贫妇词》

    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世说新语·识鉴》

    (15) 家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内有主也。——《太玄》

    (16) 又如:主伯(古代指家长和长子);一家之主

    (17) 事主,指当事人

    凡被举擢官,于诰命署举主姓名,他日不如举状,则连坐之。——《宋史·选举志》

    武大扯住 郓哥道:“还我主来!”——《水浒传》

    (18) 又如:买主;卖主;失主;盟主

    (19) 事物的根本

    天下为主。——清· 黄宗羲《原君》

    (20) 又

    以君为主。

    以刚为主。——《明史》

    不主故常。——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1) 死人的牌位

    上司批准下来,制主入祠,门首建坛。——《儒林外史》

    (22) 上帝

    有人从墓里把主移走了,我们不知道他们把他放在那里!——《圣经》

    (23) 真主 。伊斯兰教教徒对其所信仰的主神的称呼

    (24) 姓

    动词

    (1) 主持;掌管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有劫贼杀财主,主者捕之。——《世说新语·政事》

    轩辕之时,史有仓颉,主文之职。——《文心雕龙·史传》

    主缚者亦然,不如何欲,缚时既先折筋骨。——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主苹蘩(指妻子主持家政);主闱(科举考试的主试官);主簿(主管文书);主藏(主管库藏财物);主业(主管产业);主章(古代掌管木材的官吏);主书(主管文书的官吏)

    (3) 支持,提倡,主张

    前所主唱。——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如:力主(极力主张);主坐(主使的人);主莫(主谋;力求);主画(主意;谋划)

    (5) 寄住在

    或谓孔子于 卫主痈疽,于 齐主侍人瘠环。——《孟子》

    (6) 又如:主人家(旅馆;客店)

    (7) 注重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论语》

    (8) 保持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文选·宋玉·招魂》

    (9) 主持婚约

    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谷梁传》

    (10) 预示

    齐王问大臣:“铜铁鸣,主何吉凶?——《三国志平话》

    (11) 存心;萌生

    我力斗二将不过,看看输与他。宋江收了军马,不知主何意。——《水浒传》

    形容词

    (1) 主要的 。如:主楼;主量子数;主潮(主要潮流);主客(主要的客人);主故(主顾);主的(主要目标);主因(主要的原因);主回路

    英文翻译

    master, chief owner; host; lord

    方言集汇

    ◎ 粤语:zyu2
    ◎ 客家话:[宝安腔] zu3 [梅县腔] zhu3 [台湾四县腔] zu3 [客英字典] zhu3 [东莞腔] zu3 [海陆丰腔] zhu3 [客语拼音字汇] zu3 [沙头角腔] zu3 [陆丰腔] zhu3
    ◎ 潮州话:zu2(tsú)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之庾上聲合口三等tɕĭucjyox/tj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