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命

jiǎo mìng [ jiao ming]
繁体 矯命
注音 ㄐ一ㄠˇ ㄇ一ㄥˋ

词语释义

假托受命以行事。

特指假托君命。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假托受命以行事。《战国策·齐策四》:“券徧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鲍彪 注:“矫,託也。託言 孟尝 之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封三娘》:“即以所赠金凤釵,矫命赠之。”

引证解释

⒈ 假托受命以行事。

《战国策·齐策四》:“券徧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鲍彪注:“矫,託也。託言孟尝之命。”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即以所赠金凤釵,矫命赠之。”

⒉ 特指假托君命。

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操又矫命称制,遣使发兵。”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景》:“景以觉为宣諭使,召仁达朝金陵,仁达不从。 觉惭,还至建州,矫命发汀、建、信、抚州兵攻仁达。”

矫命的国语词典

假传命令。

矫命的网络释义

矫命

  • 【词目】矫命
  • 【拼音】jiǎo mìng
  • 【释义】假托。
  • 【示例】
  •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四回:“若非弦高矫命犒师,以杜三帅之谋,则灭国之祸,当在郑而不在滑也。”
  • 汉字详情

    jiǎo,jiáo [jiao]
    部首: 518
    笔画: 11
    五笔: TDTJ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KHKL
    四角: 82828

    详细解释

    jiáo

    (2) 另见 jiǎo

    jiǎo

    动词

    (1) (形声。从矢,乔声。本义:把箭杆揉直的一种器具。引申为“正曲使直”)

    (2) 把弯曲的物体弄直

    矫,直也。——《广雅》

    坎为矫輮。——《易·说卦传》

    古枸木必将待櫽括烝矫然后直。——《荀子·性恶》

    (3) 又如:矫矢(矫直箭矢);矫揉(使物或曲或直。矫是改直,揉是变曲);矫直(矫正弯曲使之直);矫枉(矫正弯曲。比喻纠正偏邪)

    (4) 匡正;纠正

    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荀子·性恶》

    其刑矫诬。——《国语·周语》

    以绳墨自矫。——《庄子·天下》

    以身矫之。——清· 张廷玉《明史》

    (5) 又如:矫世(纠正世俗之失);矫世变俗(谓纠正和改变不良的世风民俗);矫激(矫正;偏激);矫舌(使舌头发音正确);矫奸(抑制奸邪);矫异(抑制差别);矫情镇物(故意抑制情感,表示镇定,使人不测);矫世励俗(改正世风,激励世俗)

    (6) 假托;诈称

    矫王命以杀之。——《谷梁传·宣公十五年》

    遇之 殽,矫以 郑伯之命而犒师焉。——《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乃矫郑伯之命以劳之。——《吕氏春秋·悔过》

    非其事而居之,矫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彼用无为有,故谓矫。——《墨子·非命》

    矫君命。——《战国策·齐策四》

    矫魏王令。——《史记·魏公子列传》

    矫杀晋鄙。

    (7) 又如:矫夺(假托君命而强行夺取);矫称(假托名义而加宣扬);矫命(假托命令);矫旨(假托帝王诏命);矫制(指假托君命行事)

    (8) 高举

    矫茲媚以私处兮。——《楚辞·惜诵》。注:“举也。”

    矫首而遐观。——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仰矫首以遥望兮。——《后汉书·张衡传》

    矫顾怒步。——唐· 李朝威《柳毅传》

    矫首昂视。——明· 魏学洢《核舟记》

    矫首昂视。(抬头仰望。矫,抬举。)。又如:矫手(举手);矫翼(振翅);矫首(昂首;抬头)

    (9) 拂逆,违背

    以矫俗干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10) 又如:矫情干誉(故违常情,以求美誉);矫俗(故意违反世俗人情,以显示自己的清高不凡)

    (11) 飞

    矫,飞也。《《广雅·释估三》

    晒夏蟲之疑冰,整轻翮而思矫。——《文选·孙卓·游天台山赋》

    鹤矫閬风,麟腾 玉京。——《当涂李宰君画赞》

    放弓一长啸,目送孤鸿矫。——宋· 苏轼《人日猎城南》

    形容词

    (1) 勇武的样子

    矫矫虎臣。——《诗·鲁颂·泮水》

    (2) 又如:矫任(恣意任性)

    (3) 另见 jiáo

    英文翻译

    correct, rectify, straighten out

    方言集汇

    ◎ 粤语:giu2

    宋本广韵

    mìng [ming]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WGK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MRL
    四角: 806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2) 同本义

    命,使也。——《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

    出君下臣名曰命。——汉· 蔡邕《独断》

    语下命者,制令也。——《贾子·礼容》

    凡尊者之言曰命。——《文选·闲居赋序》注

    维君子命。——《诗·大雅·卷阿》

    某固辞不得命。——《仪礼·燕礼》

    命田舍东郊。——《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命妪煮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白居易《琵琶行序》

    (3) 又如:命酌(使充酌酒者);命席(下令安排座位);命酒(命人置酒);命乐(命人奏乐);命官(任命官吏);命材(任用有才干的人);命事(安排职事);命使(任命使者);命将(任命将领);命相(命令三公辅政、行事);命讨(下令讨伐);命教(命令)

    (4) 取名;命名

    今之命师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命名(给予名称,定名);命姓(赐姓;建姓);命爵(赐给爵位、官职)

    (6) 动,用

    欣然命笔。——毛泽东《送瘟神二首序》

    (7) 又如:命旅(出师,誓师,启程);命笔(动笔,使笔);命管(命笔)

    (8) 通“盟”。在神前誓约,结盟

    凡我同盟,毋蕴年,…或间兹命,司慎、司盟、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国之祖,明神殛之。——《左传·襄公十一年》

    名词

    (1) 命令;政令;教令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孟子·离娄上》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何命焉为。——《墨子·公翰》

    大君有命。——《易·师》

    掌王后之命。——《周礼·内小臣》

    凡诸侯有命告则书。——《左传·隐公十一年》

    喜而从命。——《资治通鉴》

    西市待命。——清· 方苞《狱中杂记》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语》

    (2) 又如:遵命(敬辞。表示依照对方的嘱咐);命戒(命令与禁令);命词(诏书;也指起草诏书);命诏(君王的命令)

    (3) 命运,天命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人生有命。——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4) 又如:命道(命运);命毒(命苦,命运不好);命快(命运好);好命;苦命;算命;命分(命运;命中给的天分;禀赋)

    (5) 性命,寿命

    命悬于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命如南山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命绝今日。

    皆关民命。——《聊斋志异·促织》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逃命;短命;命犯(有杀人罪的罪犯)

    (7) 生活,生存 。如:命途(生活的道路、经历);命路(人生的路途)

    (8) 帝王按等级官职赐给臣下的东西

    赐晋惠公命。(此指服装)——《国语》

    (9) 又如:命士(命夫。受有爵命的人);命禾(天子所赐的嘉禾);命民(受帝王赐爵的平民);命圭(天子赐的玉圭)

    (10) 通“名”。声誉

    时周之命。——《诗·周颂·赉》

    英文翻译

    life; destiny, fate, luck; an order, instru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meng6 ming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n5 miang5 [陆丰腔] miang6 min6 [梅县腔] miang5 min3 [海陆丰腔] min6 miang6 [客英字典] miang5 min5 [台湾四县腔] min5 miang5 [客语拼音字汇] miang4 min4 [宝安腔] miang3 | min3 [东莞腔] min5 miang3
    ◎ 潮州话:mian7(miāⁿ) mêng6(mẽ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三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眉病庚三開去聲開口三等mĭɐŋmiengh/mya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