瞀乱

mào luàn [ mao luan]
繁体 瞀亂
注音 ㄇㄠˋ ㄌㄨㄢˋ

词语释义

1.昏乱;精神错乱。 2.紊乱;纷乱。

词语解释

  1. 昏乱;精神错乱。

    《文选·宋玉<九辩>》:“忼慨絶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 张铣 注:“叹与相絶而不见,使中昏乱迷惑也。瞀,昏也。”《后汉书·廉范传》:“ 融 怪其貌类 范 而殊不意,乃谓曰:‘卿何似我故功曹邪?’ 范 訶之曰:‘君困戹瞀乱邪!’” 唐 王维 《宋进马哀词》:“忽思瘞兮城南,心瞀乱兮重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乐仲》:“瞀乱中觉有人抚摩之,目微啟,则母也。”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三》:“我想,我的神经也许有些瞀乱了。否则,那就可怕。”

  2. 紊乱;纷乱。

    《南史·后妃传下·陈后主张贵妃》:“阉宦便佞之徒,内外交结,转相引进。贿赂公行,赏罚无常,纲纪瞀乱矣。” 唐 刘知几 《史通·品藻》:“斯并是非瞀乱,善恶纷拏。” 清 顾炎武 《钱生肃润之父出示所辑方书》诗:“ 和扁 日以遥,治术多瞀乱。方书浩无涯,其言比河汉。”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然上世自母系废絶,诸姓会最而为父系同盟,则邦邑、种族、姓氏三者,时瞀乱弗能理。”

引证解释

⒈ 昏乱;精神错乱。

《文选·宋玉<九辩>》:“忼慨絶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
张铣注:“叹与相絶而不见,使中昏乱迷惑也。瞀,昏也。”
《后汉书·廉范传》:“融怪其貌类范而殊不意,乃谓曰:‘卿何似我故功曹邪?’ 范訶之曰:‘君困戹瞀乱邪!’”
唐王维《宋进马哀词》:“忽思瘞兮城南,心瞀乱兮重昏。”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乐仲》:“瞀乱中觉有人抚摩之,目微啟,则母也。”
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三》:“我想,我的神经也许有些瞀乱了。否则,那就可怕。”

⒉ 紊乱;纷乱。

《南史·后妃传下·陈后主张贵妃》:“阉宦便佞之徒,内外交结,转相引进。贿赂公行,赏罚无常,纲纪瞀乱矣。”
唐刘知几《史通·品藻》:“斯并是非瞀乱,善恶纷拏。”
清顾炎武《钱生肃润之父出示所辑方书》诗:“和扁日以遥,治术多瞀乱。方书浩无涯,其言比河汉。”
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上》:“然上世自母系废絶,诸姓会最而为父系同盟,则邦邑、种族、姓氏三者,时瞀乱弗能理。”

瞀乱的国语词典

昏乱。

瞀乱的网络释义

瞀乱

  • .昏乱;精神错乱。《文选·宋玉》:“忼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 张铣 注:“叹与相绝而不见,使中昏乱迷惑也。瞀,昏也。
  • 瞀乱造句

    阉宦便佞之徒,内外交结,转相引进,贿赂公行,赏罚无常,纲纪瞀乱矣。
    寡人心绪瞀乱,一时无有主见,众位爱卿,当如之奈何也?其请议之也!
    呜呼!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
    大将军、乐平公窦集暴感风疾,精神瞀乱,无所觉知。
    马先元从未见过如此怪异的事情,顿时精神瞀乱起来,向后猛退,你退一步,鱼肠剑就进一步,而且鱼肠剑自行运作,挥舞起来,逼得马先元“哇呀呀”。

    汉字详情

    mào [mao]
    部首: 512
    笔画: 14
    五笔: CBT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KBU
    四角: 186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目,敄( )声。本义:眼睛昏花)

    (2) 同本义

    予少而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庄子·徐无鬼》

    昏瞀垫溺。——《书·益稷传》。疏:“眩惑之意。”

    (3) 又如:瞀眩(眼花头晕;迷糊);瞀瞑(目眩昏晕;晕厥)

    (4) 乱;错乱

    中闷瞀瞀忳忳。——屈原《惜诵》

    (5) 又如:瞀见(愚昧错乱的见解)

    (6) 愚昧无知貌

    世俗之沟犹瞀儒。——《荀子·非十二子》

    (7) 又如:瞀儒(愚昧无知的儒生)

    动词

    (1) 俯视,低目谨视

    瞀,低目谨视也。——《说文》

    汤又因瞀光而谋。——《庄子·让王》

    怨咽对风景,闷瞀守闺闼。——南朝宋· 鲍照《绍古辞七首》

    (2) 〈方〉∶看望 。如:好,我瞀我妹妹去

    英文翻译

    to look at closely; nearsighted; dim; indistinct vi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ma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eu6 [客英字典] meu5 [台湾四县腔] meu5 [梅县腔] meu5 [宝安腔] miu3 [客语拼音字汇] meu4
    ◎ 潮州话:mong5(mông) [揭阳、潮阳]mou5(mô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候去聲開口一等muh/mowməu
    luàn [luan]
    部首: 106
    笔画: 7
    五笔: TDNN
    仓颉: HRU
    四角: 2261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2) 同本义

    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

    (3) 治理

    予有乱臣十人。——《论语》

    (4) 又如:乱政(治理政务;干扰、败坏政治)

    (5) 扰乱;打乱;使乱

    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沽名乱政。——清· 张廷玉《明史》

    与江水乱。——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6) 又如:乱行(打乱了的行列);乱目(扰乱视觉);乱神(扰乱心神)

    (7) 淫乱,玩弄

    始乱之,终弃之。——元稹《会真记》

    (8) 又如:乱失(淫乱放荡)

    (9) 败坏;破坏

    坏法乱纪。——《礼记·礼运》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微子》

    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10) 又如:乱家(伦常败坏的家庭);乱俗(败坏风俗);乱纪(败坏法纪)

    (11) 违反 。如:乱嗣(违反宗法社会谪长继承(制度))

    (12) 混淆 。如:乱实(混淆事实);乱名(混淆名称)

    (13) 为丧事奔忙

    他父亲死了,我在他家帮着乱了几日

    (14) 烦乱

    当时曹操心乱,不能稳睡。——《三国演义》

    (15) 又如:乱志(烦乱的心志)

    (16) 横渡

    乱于河。——《书·禹贡》

    (17) 昏乱;迷乱

    酒乱其神也。——《荀子》

    (18) 又如:乱行(昏乱的行为);乱命(临死前神志昏迷时留下的遗言);乱性(迷乱心性);乱朝(昏乱的朝廷)

    形容词

    (1) 混乱;无秩序

    视其辙乱。——《左传·庄公十年》

    人影散乱。——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群莺乱飞。——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2) 又如:乱法(混乱的法令);乱纪(混乱的时代);乱哄(混乱;吵闹);乱松松(头发散乱蓬松的样子);乱人(违背正道或制造混乱的人)

    (3) 混杂,杂

    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韩非子》

    (4) 又如:乱烘烘(纷杂混乱的样子);乱葬地(乱葬岗,乱葬埂。旧时埋葬无主尸体和死去的穷人的地方)

    副词

    (1) 随意,随便;任意

    乱罚无罪,杀无辜。——《书·无逸》

    (2) 又如:乱背弓空(意借债);乱开玩笑;乱吃;乱出主意;乱跑;乱说乱动

    (3) 很,非常 。如:乱有面子

    名词

    (1) 叛乱;动乱;不安定

    治乱非天也。——《荀子·天论》

    (2) 又

    禹以治, 桀以乱。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论语·泰伯》

    吴民之乱。——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

    大阉之乱。

    桀纣暴乱。——《韩非子·五蠹》

    乱者四应。——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避秦时乱。——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避乱江东。——《资治通鉴》

    国无法则乱。——《吕氏春秋·察今》

    (4) 又如:乱邦(动乱的国家);乱危(动乱;不安定);乱法(引起国家动乱);乱萌(动乱的苗头);乱言(作乱的话);乱逆(叛乱,叛逆);乱贼(叛乱);乱谋(叛乱的阴谋);乱党(旧时当政者对叛逆集团或其成员的称谓)

    (5) 淫乱的事,男女胡乱的性交

    欲与乱,以止其口。——《汉书·衡山王传》

    (6) 又如:乱气(淫乱之气);乱族(家族内部的淫乱);乱孽(淫乱邪恶)

    (7) 危害;祸乱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霍光传》

    (8) 又如:乱首(祸乱的开端);乱根(祸乱的根源);乱萌(祸乱的苗子);乱祸(祸乱)

    (9) 乐章的尾声叫做乱 。辞赋里用在篇末,总括全篇思想内容的文字也叫乱

    乱曰。——《楚辞·屈原·涉江》

    英文翻译

    confusion, state of chaos, revolt

    方言集汇

    ◎ 粤语:lyun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on5 [梅县腔] lon5 [海陆丰腔] lon6 [客英字典] lon5
    ◎ 潮州话:luang6 【潮州】luêng6 (lũang 旧时:lũen)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