盥献

guàn xiàn [ guan xian]
繁体 盥獻
注音 ㄍㄨㄢˋ ㄒ一ㄢˋ

词语释义

1.灌祭进献。

词语解释

  1. 灌祭进献。

    《宋史·乐志七》:“五德之王,谁实始之?功括造化,与天无期。酌我清酤,盥献载飭。”

引证解释

⒈ 灌祭进献。

《宋史·乐志七》:“五德之王,谁实始之?功括造化,与天无期。酌我清酤,盥献载飭。”

盥献的网络释义

盥献

  • 出处
  • 《宋史·乐志七》:“五德之王,谁实始之?功括造化,与天无期。酌我清酤,盥献载饬。”
  • 汉字详情

    guàn [guan]
    部首: 510
    笔画: 16
    五笔: QGIL
    五行:
    仓颉: HXBT
    四角: 771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臼( jiù),舂米用的器具,从水,从皿(表示与器皿有关)。合起来表示:以手承水冲洗而下流于盘(皿)。本义:洗手)

    (2) 同本义

    盥,澡手也。从臼水临皿。——《说水》

    奉匜沃盥。——《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宣子盥而抚之。——《左传·僖公十九年》

    盥而不荐。——《易·上观》

    咸盥漱。——《礼记·内则》

    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论衡·讥日》

    (3) 如:盥手(洗手);盥沐(洗脸);盥帨(洗手后用的擦手布)

    (4) 洗涤

    述尽心视湯药,饮食心尝而后进,衣不解带不盥栉者累旬。——《南史·谢裕传》附谢述

    (5) 又如:盥栉(洗脸梳头;洗理);盥浣(洗涤);盥溉(洗涤);盥涤(洗涤);盥濯(洗涤)

    (6) 除;净 。如:盥溉(指除去);盥涤(清除)

    名词

    (1) 古代洗手的器皿

    承姑奉盥,训子停机。——北周· 庾信《周安昌公夫人郑氏墓志铭》

    (2) 又如:盥盆(盥洗之盆)

    (3) 祭名。灌祭。酌酒浇地降神 。如:盥事(古代灌祭礼仪);盥献(灌祭进献);盥馈(谓侍奉尊者盥洗及进膳食)

    英文翻译

    wash

    方言集汇

    ◎ 粤语:fun2 gun3
    ◎ 客家话:[陆丰腔] kuan1 [客英字典] gwon5 kwan5 [海陆丰腔] gon5 kwan5 [梅县腔] gwon5 [台湾四县腔] gon5 kwan5 [宝安腔] gon5 [客语拼音字汇] gon4 guon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四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滿上聲合口一等kuɑnkuanx/kuaan
    xiàn [xian]
    部首: 428
    笔画: 13
    五笔: FMU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BIK
    四角: 432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犬,鬳( yàn)声。“犬”代表进献之物。本义:献祭)

    (2) 同本义

    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说文》

    犬曰羹献。——《礼记·曲礼》。按,礼凡荐腥谓之献。

    献禽以祭祖。——《周礼·大司马》

    献羔祭韭。——《诗·豳风·七月》

    荐晡醢,三献。(三献:陈祭品三次献酒。)——《仪礼·聘礼》

    (3) 又如:献尸(向代表死人的尸者进献祭品);献帛(祭祀礼仪之一,献上巾帕);献爵(祭祀礼仪之一,献酒);献台(祭台)

    (4) 下对上、卑对尊的进献

    献,进也。——《广雅》

    春献鳖蜃,秋献龟鱼。——《周礼·鳖人》

    有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

    称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

    称远近而等贡献。——《荀子·正论》

    献俘,授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请献十金。——《墨子·公输》

    时而献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献之太常。——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献诸朝。

    (5) 又如:献馘(杀敌立功);献新(进奉应时的新鲜食品);献曲(进献乐曲)

    (6) 呈现;现露

    虽惠心妍状,愈献丑焉。——《后汉书·皇后纪上》

    (7) 又如:献地理图(比喻揭穿底细);献好儿(讨好);献台(比武台;赛台)

    (8) 进

    献岁发春兮,汩吾南征。——《楚辞》

    (9) 又如:献岁(一年的开始)

    (10) 古时特指主人向宾客敬酒

    为宾为客,献酬交错。——《诗·小雅·楚茨》

    主人坐取爵实之,宾之席前西北面,献宾。——《仪礼》

    (11) 又如:献酬(饮酒时相互酬劝);献酬交错(献酬)

    (12) 庆贺

    晋献 文子成室, 晋大夫发焉。——《礼记》

    (13) 又如:献寿(祝寿)

    名词

    (1) 熟知历史掌故的人

    文献不足故也。(文:典籍)——《论语·八佾》

    (2) 有价值的图书、文物等 。如:献状(字据,契约);文献

    (3) 进献的东西

    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多,民疾之。——《汉书》

    英文翻译

    offer, present; show, display

    方言集汇

    ◎ 粤语:hi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