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守

jiān shǒu [ jian shou]
繁体 監守
注音 ㄐ一ㄢ ㄕㄡˇ

词语释义

监临主守;监督看守。

指监督看守的人。

词语解释

  1. 监临主守;监督看守。

    《唐律·名例二·十恶反逆缘坐》:“即监临主守,於所监守内犯姦盗略人,若受财而枉法者亦除名。” 唐 杨炯 《庭菊赋》序:“天子幸於 东都 ,皇储监守於 武德之殿 。”《宣和遗事》后集:“当时北国皇帝专使我二人监守你父子。”《水浒传》第五四回:“小人是当牢节级 藺仁 前日蒙知府 高廉 所委,专一牢固监守 柴进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我到这里陪你,就是要监守住你,防到你有三长两短的意思。”

  2. 指监督看守的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用刑》:“然又有行枷,其製薄少,可戴负而行无难也,孰知仇奸买浼监守,倾仆其人,颈喉断絶。” 胡道静 《片断回忆业师陈乃乾》:“老师归仙之日,我陷狱中。老伴每月得一探监,见面时间不逾十分钟,左右又有监守。”

引证解释

⒈ 监临主守;监督看守。

《唐律·名例二·十恶反逆缘坐》:“即监临主守,於所监守内犯姦盗略人,若受财而枉法者亦除名。”
唐杨炯《庭菊赋》序:“天子幸於东都,皇储监守於武德之殿。”
《宣和遗事》后集:“当时北国皇帝专使我二人监守你父子。”
《水浒传》第五四回:“小人是当牢节级藺仁前日蒙知府高廉所委,专一牢固监守柴进。”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我到这里陪你,就是要监守住你,防到你有三长两短的意思。”

⒉ 指监督看守的人。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用刑》:“然又有行枷,其製薄少,可戴负而行无难也,孰知仇奸买浼监守,倾仆其人,颈喉断絶。”
胡道静《片断回忆业师陈乃乾》:“老师归仙之日,我陷狱中。老伴每月得一探监,见面时间不逾十分钟,左右又有监守。”

监守的国语词典

看管、看守。

监守的网络释义

监守

  • 【词目】监守(监守)
  • 【拼音】jiān shǒu
  • 【注音】ㄐㄧㄢ ㄕㄡˇ
  • 【释义】
  • 1、监临主守;监督看守。
  • 2、指监督看守的人。
  • 监守造句

    这件弊案所以会发生,原来是厂裡面的人假公济私,监守自盗。
    多年来,他利令智昏,干著监守自盗的勾当。
    这是一件一群人监守自盗,上下其手,贪污公款的弊案。
    抗战前,报纸上登载过“易培基故宫盗宝案”,如果属实,则是特大的监守自盗案。
    她监守自盗,多次窃取公款,终于受到法律制裁。
    想不到他监守自盗,偷天换日,真是胆大妄为。
    当弊案爆发时,人人口诛笔伐那些监守自盗的官员。
    真正的英雄,不是因为他放倒了敌人,而是他有勇气监守良知,面对过去,正视现在。
    超市经理怀疑有一店员监守自盗。
    我听着感觉玄之又玄,越来越不真实,难道那几个文物贩子里还隐藏着江洋大盗吗?提议道“会不会是徐国安监守自盗?”。
    警方翻查被告记事册后,怀疑被告监守自盗,遂将他拘捕。
    不过,一些网友提出了疑问,“磬石茗月”就在想“会不会是监守自盗故布疑阵呢?这种遗失本身就不符合流程吧?”。
    小李藉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如今在警方跟监之下终于图穷匕见,受到法律制裁。
    摄太傅、申国公士廉,朝望国华,仪刑攸属,寡人忝膺监守,实资训导。
    个别执法人员和医院的工作人员知法犯法、监守自盗、里外勾结、非法牟利,是黑救护车生意兴隆畅行无阻的重要原因。
    秦稠点阅府库,监守之,仍密召彦于宣州。
    警方翻查被告的记事册后,怀疑被告监守自盗,将他拘控。
    究竟是死亡人员家属冒领养老金,还是社保经办人员监守自盗,审计人员并没有贸然行事,而是一直在外围进行调查。
    皇太极心生一计,派了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宁完我、巴克甚、达海等人监守。
    而驻扎于扬州城的江北大营可以从北面威胁天京,监守大运河运输线,并庇护两淮一带的盐赋重地。

    汉字详情

    jiān,jiàn [jian]
    部首: 510
    笔画: 10
    五笔: JTYL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IBT
    四角: 28102

    详细解释

    jiān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个人睁大眼睛在往下看(臣,竖目),右边是个器皿。金文又在器皿上加一小横,表示器中有水。古人以水为镜,“监”就是一个人弯着腰,睁大眼睛,从器皿的水中照看自己的面影。本义:监督,察看督促)

    (2) 同本义

    監,临下也。——《说文》

    立其监。——《周礼·太宰》。注:“谓公侯伯子男各监一国。”

    何用不监。——《诗·小雅·节南山》

    监,察也。——《方言十二》

    使监谤者。——《国语·周语》。注:“察也。”

    以监其上下之所好。”

    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 荥阳。——《史记·陈涉世家》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国语·周语上》

    夷门监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刚毅监斩。——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3) 又如:监临(自上而下地监督视察);监修(监督编修);监觑(查看);监解(明察,分辨)

    (4) 掌管;主管 。如:监院(监管寺院的僧人);监主(监临主守的官员;主管监狱的官员);监事(指企业或事业组织中担任监察工作的领导成员);监帅(监督军务的主将)

    (5) 古代指太子或元老重臣代掌朝政 。如:监国 (君主因故不能亲政,由近臣代行职务)

    (6) 监禁;关押 。如:监候(监禁起来候审;或判死罪后缓刑,关起来等候秋审复核);监追(监禁起来严令限期完成);监系(亦作“监计”。关押,囚禁)

    (7) 统领,率领

    迪将其后,监我士师工。——《书·洛诰》

    (8) 又如:监御(统领);监统(监督统理)

    名词

    (1) 牢狱

    监五室。——清· 方苞《狱中杂记》

    监外板屋。

    (2) 又如:监铺(临时拘留所);监仓(监狱);监规(监狱的规章制度);监比(坐监追征)

    (3) 监督、指导或劝告的人

    命四监大合百县之秩刍。——《礼记·月令》。注:“山林川泽之官。”

    (4) 又如:学监(清末在中等以上学堂设立的学官)

    (5) 指诸候

    乃施典于邦国,而建其牧,立其监。——《周礼·太宰》

    (6) 另见 jiàn

    jiàn

    动词

    (1) 通“鉴”

    (2) 借鉴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书·召诰》

    监观四方,求民之莫。——《诗·大雅·皇矣》

    成汤监于夏桀,故主其心而慎治之。——《荀子·解蔽》

    (3) 照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书·酒诰》

    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昔有仍氏,生女发黑而甚美,光可监人。——《列女传·晋羊叔姬》

    (4) 另见 jiān

    英文翻译

    supervise, control, direct

    方言集汇

    ◎ 粤语:gaam1 gaam3
    ◎ 潮州话:哥庵1 哥庵3 ,gam1(kam) gam3(kàm) [澄海]gang1(kang) gang3(kàng)

    宋本广韵

    shǒu [shou]
    部首: 322
    笔画: 6
    五笔: PF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DI
    四角: 3034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2) 同本义

    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

    五载一巡守。——《书·舜典》

    王巡虢守。——《左传·二十一年》

    均地守。——《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

    纠其守。——《周礼·内宰》。注:“宿卫者。”

    虽守者益。——《荀子·王制》。注:“谓地也。”

    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左传·隐公五年》

    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孟子·公孙丑下》

    (3) 节操;操守

    妾为情缘,葳蕤之质,一朝失守。——《聊斋志异》

    (4) 秦代郡的长官名,汉代更名太守。后时作州、府地方长官的省称。被委任在某一方或某一区域负责实施法律或管理的政府主要官员

    守者,秦置也。 秦兼天下,置三川守。 伊、 河、 洛也。—— 蔡邕《独断》

    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5) 又如:郡守;吴起为河西守

    (6) 州郡地方政府所在地

    维梁之西,其蔽曰某山,某守曰兴州。—— 唐· 柳宗元《兴州江运记》

    (7) 原则,规范,准则 。如:有为存守;喜之以验其守

    动词

    (1) 遵守;奉行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吕氏春秋·察今》

    荆州守文,岂能作意表行事。——《世说新语·识鉴》

    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 又如:守官箴(遵守为官之准则);守古(遵守古训);守数(恪守法规)

    (3) 坚持,保持;保守

    守成上文,遭祸右武,未有易此者也。——《汉书·公孙弘传》

    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估读勤苦,幸获名成。——清· 周容《芋老人传》

    田横, 齐之壮士,犹守义不辱。——《资治通鉴》

    (4) 又如:守一(执一,专一);守经(固守经典之义);守常(遵循惯例,固守常法);守义(固守义理,笃守正道);守孀(守寡。孀:寡妇);守着老一套;因循守旧;守恶(坚持邪恶);守求(坚持索求);守故(守旧;保持原状);守成(继承和保持前人已有的成就和业绩);守阙(承继皇位);守真(保持真元;保持本性);守拙(以拙自安,不愿做官。拙:拙于应付世务)

    (5) 看守,看管

    汤为儿守舍。——《史记·张汤传》

    如今我抬举你,去替那老军来守天王堂。——《水浒传》

    后汉使复至 匈奴, 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使。——《汉书·李广苏建传》

    (6) 又如:守钱虏(守财奴;财多而吝啬者);守喜婆(接生婆);守生(守候接生);守梓(守灵);守庚申(在庚申日吃斋、静坐不眠);守制读礼(守丧并阅读有关丧祭的礼书)

    (7) 保卫;防守,与“攻”相对

    俾守我王。——《诗·小雅·十月之交》

    横野将军徐晃守 江陵。——《资治通鉴》

    乃使蒙恬北筑 长城而守藩篱。—— 汉· 贾谊《过秦论》

    (8) 又如:守把(把守;掌握);守备(明清所设武官名称,负责城堡守卫及营房粮饷等事);守政(关于防守的事务);守口(把守关口);守要(把守要隘);守境(守卫边境);守舍(看守门户)

    (9) 掌管

    地广,民众,万物多,故分五官而守之。——《商君书》

    (10) 收捕

    昭应闻此,必劝 楚王益兵守 雍氏。——《战国策》

    (11) 依靠;依傍 。如:守亲(指新婚夫妇婚后一个月须在新房里,时常厮守)

    (12) 请求

    数守大将军光,为 丁外人求侯。——《汉书》

    (13) 守侯;守护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清· 林觉民《与妻书》

    (14) 做郡的知州

    滕子京谪守 巴陵郡。——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英文翻译

    defend, protect, guard, conserve

    方言集汇

    ◎ 粤语:sau2
    ◎ 客家话:[梅县腔] shu3 shiu3 [海陆丰腔] sh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3 [陆丰腔] shiu6 [客英字典] shiu3 [台湾四县腔] su3 [沙头角腔] su3 [宝安腔] su3 siu3 [东莞腔] s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書九上聲開口三等sjux/sjovɕĭ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