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幡

zào fān [ zao fan]
注音 ㄗㄠˋ ㄈㄢ

词语释义

1.黑色旗子。

词语解释

  1. 黑色旗子。

    《宋史·礼志五》:“又设皂幡,刎鹅颈血置槃中,杨枝洒水龙上,俟雨足三日,祭以一豭,取画龙投水中。”

引证解释

⒈ 黑色旗子。

《宋史·礼志五》:“又设皂幡,刎鹅颈血置槃中,杨枝洒水龙上,俟雨足三日,祭以一豭,取画龙投水中。”

皂幡的网络释义

皂幡

  • 黑色旗子
  • 皂幡
  • 《宋史·礼志五》:“又设皂幡,刎鹅颈血置槃中,杨枝洒水龙上,俟雨足三日,祭以一豭,取画龙投水中。”
  • 汉字详情

    zào [zao]
    部首: 501
    笔画: 7
    五笔: RA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AP
    四角: 26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皂斗的略称(指栎实、柞实等),其壳斗煮汁,可以染黑,本作“皁”,后作“皂”

    一日山林,其植物宜皂物。——《周礼·地官·大司徒》

    (2) 又如:皂物(柞栗之类。可做黑色染料)

    (3) 一种洗涤用品,肥皂的略称 。如:香皂;药皂

    (4) 旧时衙门内的差役

    官府坐在三堂上,叫值日的皂头把万中书提了进来。——《儒林外史》

    (5) 又如: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羊羔(形容捉拿人时凶猛而迅速);皂快壮健(捕快壮卒);皂快(捕快;缉捕差役);皂头(旧时衙门差役的头目);皂舆(皂人与舆人。古代贱役的两种小吏);皂衣(借指下吏);皂役(旧时官衙中的差役);皂班(泛指差役);皂人(古代养马的下吏)

    (6) 喂马或喂牛的饲槽

    牛骥同一皂。——文天祥《正气歌》

    (7) 又如:皂枥(即马厩);皂牢(饲养牛马的圈栏);皂栈(马厩。皂,食槽;栈,马脚下防湿的木板)

    (8) 皂荚的省称

    皂树高大,叶如槐叶。——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

    (9) 又如:皂角(即皂荚);皂汤(浸泡皂荚的水)

    形容词

    (1) 黑色。后作“皂”

    黑人黑马皂罗袍。——《封神演义》

    (2) 又如:青红皂白;皂褶儿(穿在外面的黑色上衣);皂帕(黑色的头巾);皂巾(黑色的头巾);皂靴(黑色的短靴);皂盖(古代车上的黑色车盖);皂鞋(一种黑色的便鞋)

    英文翻译

    soap; black; menial servant

    方言集汇

    ◎ 粤语:z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au6 co6 [客英字典] cau5 [台湾四县腔] cau5 co5 [梅县腔] cau5 [宝安腔] cau5 [客语拼音字汇] cau4 co4
    ◎ 潮州话:z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昨早上聲開口一等zaux/dzavdzʰɑu
    fān [fan]
    部首: 318
    笔画: 15
    五笔: MHTL
    五行:
    仓颉: LBHDW
    四角: 4226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番声。本义:擦拭写字板的布)

    (2) 同本义

    (3) 如:幡布(抹布)

    (4) 用竹竿等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泛指旗帜

    青崔白鹄舫,四角龙子幡。——《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幡幢(作为仪仗用的旗帜);幡信(题表官号以为符信的旗帜);幡旆(旗帜之类);幡旄(旌旗的羽毛饰);幡麾(指挥用的幡旗)

    (6) 冠上的巾饰

    却非冠,制似长冠,下促。宫殿门吏仆射冠之。负赤幡,青翅燕尾,诸仆射幡皆如之。——《后汉书》

    (7) 簿册 。如:幡薄(丹书符箓之类)

    (8) 通“旛”。长幅下垂的旗

    垂绛幡之素蜺兮,载云气而上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9) 如:举幡

    动词

    (1) 通“翻”。变动;反覆;翻转,翻腾

    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孟子·万章上》

    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荀子·大略》

    幡比翄回集,贰双飞常羊。——《汉书》

    (2) 又如:幡幡(翻动的样子);幡纚(飞扬的样子)

    英文翻译

    pennant, banner, streamer, flag

    方言集汇

    ◎ 粤语:faa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an1 [台湾四县腔] fan1 [梅县腔] fan1 [宝安腔] fan1 [客语拼音字汇] fan1 [海陆丰腔] f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孚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pʰĭwɐnphyan/phv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