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瀛洲

dēng yíng zhōu [ deng ying zhou]
注音 ㄉㄥ 一ㄥˊ ㄓㄡ

词语释义

比喻士人得到荣宠﹐如登仙界。

词语解释

  1. 比喻士人得到荣宠,如登仙界。

    唐 李肇 《翰林志》:“ 唐 兴, 太宗 始於 秦王 府开文学馆,擢 房玄龄 、 杜如晦 一十八人,皆以本官兼学士,给五品珍膳,分为三番更直宿於阁下,讨论坟典,时人谓之‘登瀛洲’。”《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士大夫得预其选者,时人谓之‘登瀛洲’。” 胡三省 注:“自来相传海中有三神山、 蓬莱 、 方丈 、 瀛洲 ,人不能至,至则成仙矣,故以为喻。”亦省作“ 登瀛 ”。 宋 刘克庄 《哭毛易甫》诗:“垂二十年犹入幙,后三四榜尽登 瀛 。” 清 沙张白 《再来诗谶记》:“苟昧夙因,即年少登 瀛 ,皆侥倖耳。”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士人得到荣宠,如登仙界。

唐李肇《翰林志》:“唐兴, 太宗始於秦王府开文学馆,擢房玄龄、杜如晦一十八人,皆以本官兼学士,给五品珍膳,分为三番更直宿於阁下,讨论坟典,时人谓之‘登瀛洲’。”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士大夫得预其选者,时人谓之‘登瀛洲’。”
胡三省注:“自来相传海中有三神山、 蓬莱、方丈、瀛洲,人不能至,至则成仙矣,故以为喻。”
亦省作“登瀛”。 宋刘克庄《哭毛易甫》诗:“垂二十年犹入幙,后三四榜尽登瀛。”
清沙张白《再来诗谶记》:“苟昧夙因,即年少登瀛,皆侥倖耳。”

登瀛洲的网络释义

登瀛洲

  • 比喻士人得到荣宠,如登仙界。 唐 李肇 《翰林志》:“唐兴,太宗始於秦王府开文学馆,擢房玄龄、杜如晦一十八人,皆以本官兼学士,给五品珍膳,分为三番更直宿於阁下,讨论坟典,时人谓之‘登瀛洲’
  • 汉字详情

    dēng [deng]
    部首: 502
    笔画: 12
    五笔: WGK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OMRT
    四角: 121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本义:上车)

    (2) 同本义

    登,上车也。——《说文》

    登,陞也。——《尔雅》

    登车则有光矣。——《礼记·玉藻》

    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

    (3) 升,上,从下而上

    登席不由前。——《礼记·玉藻》。注:“升也。”

    欲释阶而登天兮。——《楚辞·惜诵》。注:“上也。”

    诞上登于岸。——《诗·大雅·皇矣》

    登斯楼也。——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捷足先登;登宝(登基;帝王即位);登筵(登上筵席);登平(上升);登仙(声名直上或升迁高官)

    (5) 进献

    农乃登黍。——《吕氏春秋》

    (6) 又如:登隆(进上隆贵的);登仪(进献礼物);登闲(进入马厩);登荐(进献)

    (7) 增加

    皆登一焉。——《左传·昭公三年》。注:“加也。”

    (8) 又如:登降(增减);登损(增减);登曜(增添光彩)

    (9) 成熟;丰收

    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孟子·滕文公》

    风雨时节,五谷登熟。——《淮南子·览冥》

    禾稼登熟。——《越绝书·纪吴王占梦》

    (10) 又如:登年(丰年);登秋(秋收);登衍(丰收);五谷丰登

    (11) 登记;记载

    掌登万民之数。——《周礼·秋官·司民》

    (12) 又如:登下(登记与削除);登纪(登记)

    (13) 登天,指死 。如:登仙(人死亡的婉辞;成仙人);登真(成仙。称人死亡的婉辞)

    (14) 成,引申为定

    登是南邦。——《诗·大雅·崧高》

    登其夫家之众寡。——《周礼·遂人》

    年谷不登。——《礼记·曲礼》

    蚕事既登。——《礼记·月令》

    不登于器。——《左传·隐公五年》

    且不登叛人也。——《左传·襄公元年》

    (15) 加封,升任 。如:登建(进立,升封);登轴(进任要职)

    (16) 进用;选拔 。如:登用(进用);登臣(进用官吏);登拔(选拔)

    (17) 谓科举考试中选

    登博学弘词科。——欧阳修《新唐书》

    (18) 又如:登龙(登龙门。比喻科举中试);登科发甲(考中进士为“登科”。发甲同登科);登乡荐(考取乡试)

    (19) 超过 。如:登三(功德登于三王之上)

    (20) 踩;踏 。如:登在窗台上擦玻璃;登锋履刃(踩踏刀剑的锋刃。比喻冲锋陷阵在最前头)

    (21) 蹲;呆

    荆公见屋傍有个坑厕,讨一张毛纸,走去登东。——《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22) 又如:登东(解手。东:东圊,厕所);登坑(蹲茅坑)

    (23) 穿

    (宝玉)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红楼梦》

    (24) 又如:登云履(法师做法术时穿的鞋);登上鞋

    (25) 上路,登程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 杜甫《石壕吏》

    名词

    (1) 古代祭器名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诗·大雅·生民》

    (2) 又如:登豆(泛指祭器和食器)

    形容词

    (1) 高

    不哀年之不登。——《国语·晋语》。注:“高也。”

    涉三皇之登闳。——《汉书·扬雄传》

    (2) 又如:登闳(高远,高大)

    副词

    (1) 即刻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登时(马上;立刻);登场(当场);登答(立刻答复)

    英文翻译

    rise, mount, board, climb

    方言集汇

    ◎ 粤语:da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en1 [客英字典] den1 [沙头角腔] dien1 [梅县腔] den1 dang1 [台湾四县腔] den1 [客语拼音字汇] dang1 den1 [陆丰腔] den1 [宝安腔] den1 [东莞腔] de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七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滕登開平聲開口一等təŋtong
    yíng [ying]
    部首: 331
    笔画: 19
    五笔: IYN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YNV
    四角: 301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嬴( yíng)声。本义:海)

    (2) 同本义

    瀛,海也。——《玉篇》

    (3) 世界 。如:瀛环(世界)

    (4) 小而静的淡水体;池泽

    飞桥上架汉,缭岸俯视瀛。——唐· 韩愈等《城南联句》

    英文翻译

    sea, ocean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n2 [梅县腔] jin2 [海陆丰腔] rin2 [宝安腔] jin2 [客语拼音字汇] yin2 [客英字典] jin2
    ◎ 潮州话:雍5[揭阳、潮阳] 荣5(盈) ,iong5 [揭阳、潮阳]uê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以成清開平聲開口三等jĭɛŋjeng
    zhōu [zhou]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YT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EILL
    四角: 32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州声。“洲”本作“州”,后人加水以别州县之字。本义:水中的陆地)

    (2) 同本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周南·关雎》

    又有薮曰云连徒洲。——《国语·楚语》

    淮有三洲。——《诗·小雅·鼓钟》。传:“淮上地。”

    避渚洲。——宋· 文天祥《后序》

    (3) 又如:洲沚(洲渚,洲淤。水中小块陆地);洲岛(水中陆地);洲场(指有所出产的水中陆地);洲屿(江中沙洲);洲浦(洲溆。洲边)

    (4) 大陆,地球上陆地的大的划区,特指其大小和结构上与岛屿和半岛不同的大片陆地及以山脉为界的大盆地

    天下有五大洲。——《明史·外国传》

    (5) 又如: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七大洲

    英文翻译

    continent; island; islet

    方言集汇

    ◎ 粤语:zau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u1 [宝安腔] zu1 ziu1 [客英字典] zhiu1 [台湾四县腔] zu1 [东莞腔] ziu1 [陆丰腔] zhiu1 [梅县腔] zhu1 zhiu1 [海陆丰腔] zhi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職流平聲開口三等cju/tjoutɕĭ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