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席

dēng xí [ deng xi]
注音 ㄉㄥ ㄒ一ˊ

词语释义

登上坐席或筵席。

词语解释

  1. 登上坐席或筵席。

    《礼记·玉藻》:“登席不由前为躐席。”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过堂》:“随事敍杯酒,列於阶前,铺席褥,请舍人登席。”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登席不由前为躐席》:“凡登席者自席后之左右登之,则足不践席。”

引证解释

⒈ 登上坐席或筵席。

《礼记·玉藻》:“登席不由前为躐席。”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过堂》:“随事敍杯酒,列於阶前,铺席褥,请舍人登席。”
清夏炘《学礼管释·释登席不由前为躐席》:“凡登席者自席后之左右登之,则足不践席。”

登席的网络释义

登席

  • 【拼音】:dēng xí
  • 【注音】:ㄉㄥ ㄒㄧˊ
  • 【汉字】:登席
  • 登上坐席或筵席。《礼记·玉藻》:“登席不由前为躐席。”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过堂》:“随事敍杯酒,列於阶前,铺席褥,请舍人登席。”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登席不由前为躐席》:“凡登席者自席后之左右登之,则足不践席。”
  • 汉字详情

    dēng [deng]
    部首: 502
    笔画: 12
    五笔: WGK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OMRT
    四角: 121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本义:上车)

    (2) 同本义

    登,上车也。——《说文》

    登,陞也。——《尔雅》

    登车则有光矣。——《礼记·玉藻》

    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

    (3) 升,上,从下而上

    登席不由前。——《礼记·玉藻》。注:“升也。”

    欲释阶而登天兮。——《楚辞·惜诵》。注:“上也。”

    诞上登于岸。——《诗·大雅·皇矣》

    登斯楼也。——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捷足先登;登宝(登基;帝王即位);登筵(登上筵席);登平(上升);登仙(声名直上或升迁高官)

    (5) 进献

    农乃登黍。——《吕氏春秋》

    (6) 又如:登隆(进上隆贵的);登仪(进献礼物);登闲(进入马厩);登荐(进献)

    (7) 增加

    皆登一焉。——《左传·昭公三年》。注:“加也。”

    (8) 又如:登降(增减);登损(增减);登曜(增添光彩)

    (9) 成熟;丰收

    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孟子·滕文公》

    风雨时节,五谷登熟。——《淮南子·览冥》

    禾稼登熟。——《越绝书·纪吴王占梦》

    (10) 又如:登年(丰年);登秋(秋收);登衍(丰收);五谷丰登

    (11) 登记;记载

    掌登万民之数。——《周礼·秋官·司民》

    (12) 又如:登下(登记与削除);登纪(登记)

    (13) 登天,指死 。如:登仙(人死亡的婉辞;成仙人);登真(成仙。称人死亡的婉辞)

    (14) 成,引申为定

    登是南邦。——《诗·大雅·崧高》

    登其夫家之众寡。——《周礼·遂人》

    年谷不登。——《礼记·曲礼》

    蚕事既登。——《礼记·月令》

    不登于器。——《左传·隐公五年》

    且不登叛人也。——《左传·襄公元年》

    (15) 加封,升任 。如:登建(进立,升封);登轴(进任要职)

    (16) 进用;选拔 。如:登用(进用);登臣(进用官吏);登拔(选拔)

    (17) 谓科举考试中选

    登博学弘词科。——欧阳修《新唐书》

    (18) 又如:登龙(登龙门。比喻科举中试);登科发甲(考中进士为“登科”。发甲同登科);登乡荐(考取乡试)

    (19) 超过 。如:登三(功德登于三王之上)

    (20) 踩;踏 。如:登在窗台上擦玻璃;登锋履刃(踩踏刀剑的锋刃。比喻冲锋陷阵在最前头)

    (21) 蹲;呆

    荆公见屋傍有个坑厕,讨一张毛纸,走去登东。——《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22) 又如:登东(解手。东:东圊,厕所);登坑(蹲茅坑)

    (23) 穿

    (宝玉)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红楼梦》

    (24) 又如:登云履(法师做法术时穿的鞋);登上鞋

    (25) 上路,登程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 杜甫《石壕吏》

    名词

    (1) 古代祭器名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诗·大雅·生民》

    (2) 又如:登豆(泛指祭器和食器)

    形容词

    (1) 高

    不哀年之不登。——《国语·晋语》。注:“高也。”

    涉三皇之登闳。——《汉书·扬雄传》

    (2) 又如:登闳(高远,高大)

    副词

    (1) 即刻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登时(马上;立刻);登场(当场);登答(立刻答复)

    英文翻译

    rise, mount, board, climb

    方言集汇

    ◎ 粤语:da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en1 [客英字典] den1 [沙头角腔] dien1 [梅县腔] den1 dang1 [台湾四县腔] den1 [客语拼音字汇] dang1 den1 [陆丰腔] den1 [宝安腔] den1 [东莞腔] de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七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滕登開平聲開口一等təŋtong
    [xi]
    部首: 318
    笔画: 10
    五笔: YAM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TLB
    四角: 0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蓆”的古字。会意。从巾,庶省声。天子诸侯的席有刺绣镶边,故从巾。席用来待广大宾客,故从“庶”省。本义:供坐卧铺垫的用具。后又曾写作“蓆”) 同本义

    席,藉也。礼天子诸侯席有黼绣纯饰。——《说文》。按,即筵也。方幅如巾,故从巾。

    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周礼·司几筵》。疏:“初在地者一重,谓之筵。重在上者,即谓之席。”

    设之曰筵,坐之曰席。——《礼记·祭统》注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邶风·柏舟》

    结发同枕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觉时之枕席。——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席地而卧。——清· 方苞《狱中杂记》

    席地倚墙。——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又如:席包(以苇席或高粱篾席制的包);席具(铺垫用具);席户(悬席为户。比喻房子的简陋);席号(以草席搭建的临时棚屋);席荐(席子与草荐,都是草编的坐卧用具)

    名词

    (1) 座位;席位

    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次矣。——《孔子家语》

    变色离席。(大惊失色离开座位)。——《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如:席舍(贡院中的试场座位、考舍);席尊(首席);上席;下席;硬席;专席;来宾席;被告席

    (3) 成桌的饭菜,酒筵

    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坐皆避席优。——《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所赐者兴,受爵,降席下,奠爵,再拜稽首。——《仪礼·燕礼》。郑玄注:“席下,席西也。”

    (4) 又如:席尊(指主持酒席的人);席面(宴席上与主人对席的客位);流水席;还席

    (5) 职位

    常恐诸子侈席势凌人。——《旧唐书·房乔传》

    这钱谷一席,有个小徒很过得去,可以叫他来效劳。——《负曝闲谈》

    步武离台席,徊翔集帝梧。——唐· 刘禹锡《赠杨尚书》

    (6) 旧称所司职务为席,如管刑名的幕宾称刑席,管钱谷的称钱席;教师称教席

    每一个人替他们安置一席,倒也不难。——《文明小史》

    (7) 船帆

    早行篙师怠,席挂风不正。——杜甫《早发》

    (8) 姓

    动词

    (1) 铺席,登席就坐

    乃席宾。——《仪礼·乡饮酒礼》

    必正席,先尝之。——《论语》。皇疏:“犹坐也。”

    席于门中。——《仪礼·特性馈食礼》

    赵旃夜至于 楚军,席于军门之外。——《左传·宣公十二年》

    (2) 凭借,倚仗

    吕产、 吕禄席太后之宠。——《汉书·刘向传》

    (3) 垫,压

    相枕席于道路。——班固《汉书》

    量词

    用于表示酒席的数目。如:办了三席酒;一席话

    英文翻译

    seat; mat; take seat; banquet

    方言集汇

    ◎ 粤语:zik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it8 [客语拼音字汇] qid6 xid6 [客英字典] sit8 cit8 [宝安腔] cit8 [梅县腔] sit8 [台湾四县腔] sit8 cit8 [陆丰腔] sit8 [东莞腔] cit8 [海陆丰腔] sit8 cit8
    ◎ 潮州话:ciêh8/cioh8 , sia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祥易昔開入聲開口三等zĭɛkzsiek/sziek

    登席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