瘠馁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贫困饥饿。
《南史·隐逸传上·陶潜》:“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江州 刺史 檀道济 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
引证解释
⒈ 贫困饥饿。 《南史·隐逸传上·陶潜》:“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引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
瘠馁的网络释义
瘠馁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疒(
),表示与疾病有关,脊声。本义:身体瘦弱)(2) 同本义。或作“膌”
牛虽瘠,偾于豚上,其畏不死?——《左传·昭公十三年》
宋崇门之巷人服丧而毁甚瘠。——《韩非子·内储说上》
长短丰瘠。——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老年如脊牛。——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3) 又如:瘠弱(瘦弱;衰弱);瘠疲(瘦弱疲惫);瘠色(容貌忧戚憔悴);瘠牛偾豚(瘦瘠的牛仆倒在小猪身上,小猪必死。比喻无德的大国权势虽衰,欺凌羸弱的小国,小国也会灭亡)
(4) 贫困
夫民殷国弱,民瘠国强者,未之有也。——《三国志·陆逊传》
(5) 又如:瘠馁(贫困饥饿);瘠贫(贫困);瘠亡(贫穷衰亡)
(6) 瘠薄,不肥沃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张衡《西京赋》
(7) 又如:瘠土(瘠地。贫瘠不肥沃的土地);瘠田(瘠薄而不肥沃的田地);瘠卤(盐碱地。贫瘠的土地);瘠硗(多石不肥沃的土地);瘠壤(瘠土)
(8) 菲薄;简约
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谓之瘠。——《荀子·礼论》
(9) 又如:瘠墨(俭约,刻薄。因墨家尚俭、薄葬,故有此称)
名词
(1) 疾疫 。如:瘠瘵(因患病而瘦弱)
(2) 腐肉;腐烂的尸体
稼亡三分之一,而非有故盖积也,则道有损瘠矣。——《管子》。王念孙杂志:“损当为捐。”
动词
损削;使之贫弱 。如:瘠气(损削元气);瘠色(损其容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t7 [客语拼音字汇] jid5 [台湾四县腔] zit7 [客英字典] zit7 [梅县腔] zit7 [宝安腔] zi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籍 | 秦昔 | 從 | 昔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三等 | 清 | 梗 | ziek/dziek | dzʰĭɛk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食,委声。本义:饥饿)
(2) 同本义
餒,饥也。——《说文》
餒,饥也。——《广雅》
餒,饿也。——《三苍》
闵其粥糜冻餒之患。——《王纯碑》
今民馁而君逞欲。——《左传·桓公六年》
吾有馁而已。——《左传·襄公二十年》。注:“饿也。”
我馁甚。——马中锡《中山狼传》
冻馁之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馁殍(饿殍);馁疾(饥饿病困);馁毙(饿死);馁馑(饿死);馁士(饥饿之士);馁腹(饿着肚子)
(4) 气馁;泄气,丧气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于是,馁也。——《孟子·公孙丑》
(5) 又如:馁堕(空虚,落下。指怒气已消失);胜勿骄,败勿馁;馁怯(气馁胆怯);馁荏(气势软弱);馁却(因气馁而退却);馁弱(气馁软弱)
形容词
(1) 指鱼腐烂变质
鱼馁而肉败,不食。——《论语·乡党》
(2) 泛指食物腐烂变质
食物馁败,生虫,欣然食之。——黄叔璥《台海使槎录》
(3) 又如:馁败(腐烂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