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瘠薄
(1) 土地不肥沃
词语解释
贫瘠硗薄。谓土地坚硬不肥沃。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 宋 苏轼 《论给田募役状》:“贪吏狡胥,与民为姦,以瘠薄田中官。”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况东乡田本瘠薄,故粮额原轻。”
指贫瘠、不肥沃的田地。
《北齐书·高隆之传》:“时初给民田,贵势皆占良美,贫弱咸受瘠薄。”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江 南有国时,田每十亩,蠲一亩半,以充瘠薄。”《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三年》:“富者莫非膏腴,而赋调反轻;贫者所存瘠薄,而赋调反重。”
贫乏微薄。
《文献通考·田赋五》:“詔 琼州 、 万安 、 昌化 、 吉阳 军,海外土产瘠薄,已免经界,其税额悉如旧。”
指贫困的地区和居民。
宋 叶适 《高永州墓志铭》:“知 处州 丽水县 ,善以简静拊瘠薄,有銖黍便民事,亦为设方略废置。”
引证解释
⒈ 贫瘠硗薄。谓土地坚硬不肥沃。
引《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
宋苏轼《论给田募役状》:“贪吏狡胥,与民为姦,以瘠薄田中官。”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三》:“况东乡田本瘠薄,故粮额原轻。”
⒉ 指贫瘠、不肥沃的田地。
引《北齐书·高隆之传》:“时初给民田,贵势皆占良美,贫弱咸受瘠薄。”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江南有国时,田每十亩,蠲一亩半,以充瘠薄。”
《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三年》:“富者莫非膏腴,而赋调反轻;贫者所存瘠薄,而赋调反重。”
⒊ 贫乏微薄。
引《文献通考·田赋五》:“詔琼州、万安、昌化、吉阳军,海外土产瘠薄,已免经界,其税额悉如旧。”
⒋ 指贫困的地区和居民。
引宋叶适《高永州墓志铭》:“知处州丽水县,善以简静拊瘠薄,有銖黍便民事,亦为设方略废置。”
瘠薄的国语词典
土地缺乏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即不肥沃。
如:「在这块瘠薄的田地上,作物不易生长。」
瘠薄的网络释义
瘠薄
瘠薄的翻译
近义词
瘠薄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疒(
),表示与疾病有关,脊声。本义:身体瘦弱)(2) 同本义。或作“膌”
牛虽瘠,偾于豚上,其畏不死?——《左传·昭公十三年》
宋崇门之巷人服丧而毁甚瘠。——《韩非子·内储说上》
长短丰瘠。——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老年如脊牛。——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3) 又如:瘠弱(瘦弱;衰弱);瘠疲(瘦弱疲惫);瘠色(容貌忧戚憔悴);瘠牛偾豚(瘦瘠的牛仆倒在小猪身上,小猪必死。比喻无德的大国权势虽衰,欺凌羸弱的小国,小国也会灭亡)
(4) 贫困
夫民殷国弱,民瘠国强者,未之有也。——《三国志·陆逊传》
(5) 又如:瘠馁(贫困饥饿);瘠贫(贫困);瘠亡(贫穷衰亡)
(6) 瘠薄,不肥沃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张衡《西京赋》
(7) 又如:瘠土(瘠地。贫瘠不肥沃的土地);瘠田(瘠薄而不肥沃的田地);瘠卤(盐碱地。贫瘠的土地);瘠硗(多石不肥沃的土地);瘠壤(瘠土)
(8) 菲薄;简约
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谓之瘠。——《荀子·礼论》
(9) 又如:瘠墨(俭约,刻薄。因墨家尚俭、薄葬,故有此称)
名词
(1) 疾疫 。如:瘠瘵(因患病而瘦弱)
(2) 腐肉;腐烂的尸体
稼亡三分之一,而非有故盖积也,则道有损瘠矣。——《管子》。王念孙杂志:“损当为捐。”
动词
损削;使之贫弱 。如:瘠气(损削元气);瘠色(损其容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t7 [客语拼音字汇] jid5 [台湾四县腔] zit7 [客英字典] zit7 [梅县腔] zit7 [宝安腔] zi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籍 | 秦昔 | 從 | 昔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三等 | 清 | 梗 | ziek/dziek | dzʰĭɛk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不厚。引申为稀薄,淡薄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
(2) 又如:薄衣(单薄的衣服);薄眉(淡扫蛾眉,用浅黛画的眉毛);薄唇轻言(嘴唇薄,说话声音轻细。引申指说话刻薄);薄纸;薄肉片
(3) 土地含养分少,不肥沃的
地薄,寡于积聚。——《史记·货殖列传》
(4) 又如:土地薄;薄田(不肥沃的田地)
(5) 感情不深;冷淡 。如:情分不薄;薄幸(薄情,寡情);薄情(寡情,没有情意)
(6) 味淡 。如:薄咸(味淡和味咸);薄薄(形容滋味淡薄)
(7)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ok8 [陆丰腔] pok8 [沙头角腔] pok8 [东莞腔] bu1 pok8 [台湾四县腔] pok8 [宝安腔] pok8 [客语拼音字汇] pog6 [梅县腔] pok8 [客英字典] pok8
◎ 潮州话:波窝8 波窝7 ,boh8(pôh) bo7(pō)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泊 | 傍各 | 並 | 鐸合 | 入聲 | 藥 | 合口一等 | 唐 | 宕 | buak | bʰuɑ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