痾疹

kē zhěn [ ke zhen]
注音 ㄎㄜ ㄓㄣˇ

词语释义

1.亦作"痾疹"。 2.指热性病。

词语解释

  1. 见“ 痾疢 ”。

引证解释

⒈ 见“痾疢”。

汉字详情

kē,ē [ke,e]
部首: 513
笔画: 12
五笔: UBSK
仓颉: KNLR
四角: 00121

英文翻译

chronic illness; dysentery

方言集汇

◎ 粤语:o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o1 [客英字典] o1 [台湾四县腔] o1 [宝安腔] o1 [客语拼音字汇] o1
◎ 潮州话: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烏何平聲開口一等qa/a
zhěn [zhen]
部首: 513
笔画: 10
五笔: UWEE
仓颉: KOHH
四角: 00122

详细解释

名词

(1) 皮肤上起的红色小疙瘩。也指痘疮 。如:湿疹,瘙疹,瘟疹;疹粟(肌肤因受寒而起如粟一般的疹粒);疹子(麻疹)

(2) 病

遂动旧疹,缠绵经月。——《洛阳伽蓝记》

英文翻译

measles; rash; fever

方言集汇

◎ 粤语:can2 zan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siin3 [宝安腔] zin3 zin1 [海陆丰腔] zhin3 [梅县腔] zhin3 [客英字典] zhin3 [东莞腔] zin3 [客语拼音字汇] z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六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章忍眞A上聲開口三等眞Atɕĭĕncjinx/tjiin

痾疹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