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覺

tòng jiào [ tong jue]
繁体 痛觉

词语释义

身体组织因受破坏或受强烈的刺激所产生的感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身体组织因受破坏或受强烈的刺激所产生的感觉。

痛覺的国语词典

身体组织因受破坏或强烈刺激所引起的疼痛感觉。

痛覺的网络释义

痛觉 科普中国

  • 痛觉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痛觉常伴有情绪变化和防御反应,对机体起到保护性作用。同时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对于辅助疾病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 汉字详情

    tòng [tong]
    部首: 513
    笔画: 12
    五笔: UCEK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KNIB
    四角: 00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疒,甬声。疒( chuáng),与疾病有关。本义:疼痛)

    (2) 同本义

    痛,病也。——《说文》

    坎为耳痛。——《易·说卦》

    桓侯体痛。——《韩非子·喻老》

    身体痛。——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病痛恐惧。

    身自疾痛。

    (3) 又如:痛不欲生;痛定思痛;创巨痛深;累得酸痛;痛毒(痛苦,残酷);痛疾(病痛);痛脚(疼痛的脚);痛煞(疼痛之甚);痛痹(病名。中医指以疼痛剧烈为主症的痹症);痛痒(疼痛,发痒)

    (4) 痛恨

    自痛负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叹息痛恨。——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痛入骨髓(形容痛恨到极点);深恶痛绝(极端痛恨、厌恶);痛绝(痛恨到极点)

    (6) 痛惜;怜惜;叹惜

    苦痛之。——《吕氏春秋·博志》

    哀痛未尽,思慕未忘。——《荀子·礼论》

    (7) 又如∶痛惋(谓极其怅恨而惋惜)

    (8) 损削;损伤。如:痛创(难受的创伤);痛毒(使痛苦;毒害);痛处(指隐痛所在)

    (9) 痛爱,怜爱

    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归。——孟郊《古兴》

    (10) 又如:痛爱(怜爱;疼爱;关切喜爱);痛热(疼爱亲热)

    (11) 尽力;竭力。如:痛贬(极力贬低);痛诋(竭力诋毁、辱骂);痛毁(竭力诋毁)

    形容词

    (1) 痛苦,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疾痛惨怛。——《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痛定思痛。——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痛何如哉?

    (2) 又如:痛毒(痛苦之甚);痛疾(痛苦);痛恼(痛苦烦恼);痛伤(痛苦忧伤);痛挠(痛苦难受)

    (3) 悲痛;悲伤

    痛哉斯言。——清· 黄宗羲《原君》

    滋可痛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既痛逝者。

    (4) 又如:痛切(悲痛哀切);痛心拔脑,痛心疾首(形容悲痛到极点);痛怛(哀痛悲伤);痛咽(悲伤哀泣貌);痛恻(悲痛哀伤);痛惭(悲痛惭愧);痛绝(悲痛到极点);痛伤(悲痛伤心)

    (5) 痛切,沉痛恳切。如:痛楚(沉痛)

    (6) 痛快;尽兴

    登城痛饮。——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痛醉(尽情地饮酒至醉);痛肠(犹衷肠;衷情);痛谈(尽情地交谈)

    (8) 严酷;严厉。如:痛斥(严厉斥责);痛比(严厉地斥责);痛坐(严厉定罪);痛法(严厉的刑法);痛治(严厉地惩处);痛绳(严厉地制裁);痛惩(严厉地惩戒);痛断(严厉判决);痛诮(严厉责备)

    副词

    (1) 极;甚;尽情 。如:痛口(极口。口不停声的样子);痛杖(狠狠地杖击);痛决(犹痛打);痛砭(狠狠地用石针扎皮肉治病);痛辱(极大的耻辱);痛杀(尽力冲杀或围歼;狠狠地击杀)

    (2) 彻底地。如:痛毁(彻底毁坏);痛歼(彻底歼灭);痛矫(彻底矫正);痛涤前非(彻底涤除以前所犯的错误);痛悔(彻底悔恨)

    (3) 深切地。如:痛疾(深切地憎恨);痛警(深切地警戒)

    英文翻译

    pain, ache; sorry, sad; bitter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3
    ◎ 客家话:[陆丰腔] tung5 [客英字典] tung5 [台湾四县腔] tung5 [东莞腔] tung5 [海陆丰腔] tung5 [宝安腔] tung5 [沙头角腔] tung5 [梅县腔] tung5 [客语拼音字汇] tu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一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貢東一去聲開口一等tʰuŋthungh/thunq
    jué,jiào [jue,jiao]
    部首: 706
    笔画: 20
    五笔: WFQQ
    仓颉: HBBUU
    四角: 77212

    详细解释

    jiào

    動詞

    (1) 睡醒

    覺,悟也。從見,學省聲。——《説文》

    上欲起賢,未覺。——《漢書·董卓傳》

    覺而之漸台。——《漢書·鄧通傳》

    (2) 又如:覺卧(覺醒時和寢卧時);覺寤(睡醒);覺寢(自睡中覺醒)

    (3) 通“挍”、“校”。比較,較量

    如此賢不肖相覺。——《孟子·離婁下》注

    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裏。——《世説新語》

    名詞

    (1) 俗稱睡眠爲睡覺

    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莊子·齊物論》

    覺見卧聞。——漢· 王充《論衡·釘鬼篇》

    惟覺時之枕席。——唐·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彆》詩

    (2) 又如:睡了一大覺

    (3) 一次短的睡眠,打盹 。如:午覺;纍了可以扒在桌上睡一覺

    量詞

    (1) 睡眠一次爲一覺 。如:睡了一覺中覺

    (2) 另見 jué

    jué

    動詞

    (1) (形聲。從見,學省聲。本義:醒悟,明白)

    (2) 同本義

    覺,悟也。——《説文》

    上欲起賢,未覺。——《漢書·董賢傳》

    覺而之漸台。——《漢書·鄧通傳》

    且有大覺。——《莊子·齊物論》

    叔術覺焉。——《公羊傳·昭公三十一年》

    覺今是而昨非。——晋·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3) 又如:覺來(醒來);覺悟;如夢初覺

    (4) 感覺到,意識到

    而覺跌千裏者。——《荀子·王霸》。注:“知也。”

    島不覺。—— 宋· 鬍仔《苕溪漁隱叢話》

    常覺一切。——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更覺膽落。——《廣東軍務記》

    (5) 又如:覺道(覺得);不知不覺;覺發、髮(發、髮覺)

    (6) 啓發、髮;使人覺悟

    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孟子·萬章上》

    (7) 發、髮覺,發、髮現

    覺無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不之覺。——《資治通鑒·唐紀》

    名詞

    (1) 感覺器官 。如: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覺元(腦神)

    (2) 賢智者之稱

    藏埋于終古,而未寤于前覺也。——晋· 左思《吴都賦》

    (3) 另見 jiào

    英文翻译

    to wake up from sleep; consc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gaau3 go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ok7 gau5 [陆丰腔] gok7 [台湾四县腔] gok7 gau5 [沙头角腔] gok7 gau5 [东莞腔] gok7 gau5 [客英字典] gok7 gau5 [梅县腔] gau5 gok7 [宝安腔] gok7 | gau5 [客语拼音字汇] gau4 gog5 [梅县腔] g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六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孝去聲開口二等krauh/keawk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