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毁极诋

tòng huǐ jí dǐ [tong hui ji di]
注音 ㄊㄨㄥˋ ㄏㄨㄟˇ ㄐ一ˊ ㄉ一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痛:尽情;诋:毁谤,诬蔑。指尽力揭发暴露或极力毁谤辱骂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

成语用法

痛毁极诋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汉字详情

tòng [tong]
部首: 513
笔画: 12
五笔: UCEK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KNIB
四角: 00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疒,甬声。疒( chuáng),与疾病有关。本义:疼痛)

(2) 同本义

痛,病也。——《说文》

坎为耳痛。——《易·说卦》

桓侯体痛。——《韩非子·喻老》

身体痛。——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病痛恐惧。

身自疾痛。

(3) 又如:痛不欲生;痛定思痛;创巨痛深;累得酸痛;痛毒(痛苦,残酷);痛疾(病痛);痛脚(疼痛的脚);痛煞(疼痛之甚);痛痹(病名。中医指以疼痛剧烈为主症的痹症);痛痒(疼痛,发痒)

(4) 痛恨

自痛负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叹息痛恨。——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痛入骨髓(形容痛恨到极点);深恶痛绝(极端痛恨、厌恶);痛绝(痛恨到极点)

(6) 痛惜;怜惜;叹惜

苦痛之。——《吕氏春秋·博志》

哀痛未尽,思慕未忘。——《荀子·礼论》

(7) 又如∶痛惋(谓极其怅恨而惋惜)

(8) 损削;损伤。如:痛创(难受的创伤);痛毒(使痛苦;毒害);痛处(指隐痛所在)

(9) 痛爱,怜爱

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归。——孟郊《古兴》

(10) 又如:痛爱(怜爱;疼爱;关切喜爱);痛热(疼爱亲热)

(11) 尽力;竭力。如:痛贬(极力贬低);痛诋(竭力诋毁、辱骂);痛毁(竭力诋毁)

形容词

(1) 痛苦,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疾痛惨怛。——《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痛定思痛。——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痛何如哉?

(2) 又如:痛毒(痛苦之甚);痛疾(痛苦);痛恼(痛苦烦恼);痛伤(痛苦忧伤);痛挠(痛苦难受)

(3) 悲痛;悲伤

痛哉斯言。——清· 黄宗羲《原君》

滋可痛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既痛逝者。

(4) 又如:痛切(悲痛哀切);痛心拔脑,痛心疾首(形容悲痛到极点);痛怛(哀痛悲伤);痛咽(悲伤哀泣貌);痛恻(悲痛哀伤);痛惭(悲痛惭愧);痛绝(悲痛到极点);痛伤(悲痛伤心)

(5) 痛切,沉痛恳切。如:痛楚(沉痛)

(6) 痛快;尽兴

登城痛饮。——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痛醉(尽情地饮酒至醉);痛肠(犹衷肠;衷情);痛谈(尽情地交谈)

(8) 严酷;严厉。如:痛斥(严厉斥责);痛比(严厉地斥责);痛坐(严厉定罪);痛法(严厉的刑法);痛治(严厉地惩处);痛绳(严厉地制裁);痛惩(严厉地惩戒);痛断(严厉判决);痛诮(严厉责备)

副词

(1) 极;甚;尽情 。如:痛口(极口。口不停声的样子);痛杖(狠狠地杖击);痛决(犹痛打);痛砭(狠狠地用石针扎皮肉治病);痛辱(极大的耻辱);痛杀(尽力冲杀或围歼;狠狠地击杀)

(2) 彻底地。如:痛毁(彻底毁坏);痛歼(彻底歼灭);痛矫(彻底矫正);痛涤前非(彻底涤除以前所犯的错误);痛悔(彻底悔恨)

(3) 深切地。如:痛疾(深切地憎恨);痛警(深切地警戒)

英文翻译

pain, ache; sorry, sad; bitter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3
◎ 客家话:[陆丰腔] tung5 [客英字典] tung5 [台湾四县腔] tung5 [东莞腔] tung5 [海陆丰腔] tung5 [宝安腔] tung5 [沙头角腔] tung5 [梅县腔] tung5 [客语拼音字汇] tu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一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貢東一去聲開口一等tʰuŋthungh/thunq
huǐ [hui]
部首: 433
笔画: 13
五笔: VAMC
五行:
仓颉: HMHNE
四角: 771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表示与瓦器有关。本义:瓦器缺损)

(2) 毁坏;破坏

毁山一毛。——《列子·汤问》

毁于椟中。——《论语·季氏》

毁其外门。

毁其盆。——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毁,缺也。——《说文》。段注:“缺者,器破也,因为凡破之称。”

毁,坏也。——《小尔雅·广言》

不敢毁伤。——《孝经·开宗明义》

兑为毁折。——《易·说卦传》

毁泉台。——《春秋·文公十六年》

毁信废忠。——《左传·文公十八年》

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孙子·谋攻》

(3) 又如:毁弃(损坏废弃);毁节(败坏操守);毁车杀马(毁坏车马。表示隐退不仕);毁夷(摧毁夷平)

(4) 哀毁,旧指居丧时因悲哀过度而损害健康

毁不危身。——《礼记·檀弓》。注:“憔悴将灭性。”

(5) 又如:毁疾(守丧时因过分哀伤而生病);毁瘠(因哀伤过度而瘦得皮包骨);毁颜(面有忧色);毁死(因居丧过哀致死);毁病(因居丧过哀而生病)

(6) 废除,除去

至于庙门不毁墙。——《礼记·杂记上》

(7) 败坏;灭

壹毁魏氏之威。——《战国策·秦策》。注:“败也。”

自毁其家。——《左传·庄公三十年》

(8) 如:烧毁;焚毁

(9) 掉落

男八岁毁齿,女七岁毁齿。——《白虎通·嫁娶》

(10) 又如:毁齿(儿童乳齿脱落,更换新齿;又指换齿的儿童,指童年或少年时)

动词

(1) 毁谤

每言未尝不毁孟尝君也。——《战国策·齐策》。注:“谤也。”

德高而毁来。——唐· 韩愈《原毁》

舅姑毁黜。——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毁言(毁谤的言论);毁诋(毁谤);毁訾(恶骂);毁短(揭发诽谤他人的短处);毁誉相半(毁谤和称誉各半)

英文翻译

destroy

方言集汇

◎ 粤语:wa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i5 fi3 kui3 [客英字典] kwui3 fui5 [海陆丰腔] fui5 fui3 ku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委支B合上聲合口三等支Bxĭwehyex/xwee
[ji]
部首: 420
笔画: 7
五笔: SEY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NHE
四角: 479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2) 同本义

極,栋也。——《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

万载宫极。——《汉书·天文志》

有夫妻臣妾登极。——《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

茂初在 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 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后汉书·蔡茂传》

(3) 最高的地位

今以三寸之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史记·留侯世家》

(4) 又如:极峰(最高层的官员)

(5) 特指君位

建用皇极。——《书·洪范》

(6) 又如:登极(登君位)

(7) 顶点,最高处;最高最远的处所

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世说新语·文学》

屋极有窗。——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登峰造极;极巅(山顶端);极至(极度,极顶。顶点);极峰(最高层的官员)

(9) 尽头;极限

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极,指最痛苦的地步。)——《孟子·梁惠王上》

至治之极。——《史记·货殖列传》

(10) 又如:极地(绝处);极界(界限);极际(边际,尽头);极尽(终点,尽头);极则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11) 地球的南北两端 。如:极流(从地球南北极移向赤道的潮流);极光;极冠。又指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的输入输出端。如:南极;北极;正极;负极

(12) 北极星

譬众星之环极。——张衡《西京赋》

(13) 又如:极枢(指北极星和天枢星)

(14) 最高准则、标准

莫匪尔极。——《诗·周颂·思文》

立名者,行之极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副词

(1) 最,非常,狠,满

初极狭。——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极为神速。——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备极欢洽。——《广东军务记》

极盛于十六世纪。——蔡元培《图画》

(2) 又如:极荷(深深承蒙);极通(很对);极打(狠打,痛打)

动词

(1) 至,到达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柳宗元《永州八记》

(2) 极天际地(直达天边,遍及大地。形容广大无边);极天爬地(用尽一切办法);极明(直至天明);极格(及格。达到标准);极海(至海);极晨(直到次日清晨)

(3) 穷尽,竭尽

平原远而极目兮。——王粲《登楼赋》

不得极夫游之乐。(极,使尽,使动用法。夫,指示代词,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南极潇湘。——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极力为之。——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4) 极情尽致(感情充沛,神态逼真);极望(尽目所见,放眼远望);极言(尽言无余);极目(穷尽目力,眺望远方)

(5) 深探,穷究 。如:极本穷源(彻底地推究本源);极问(追根问底);极深研几(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

(6) 通“殛”。惩罚,诛杀

子之罪大极重。——《庄子·盗跖》。《尔雅·释言》:殛,诛也。言罪大而诛重也。极、殛古字通。

故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故圣人极。——《韩非子·用人》

(7) 又如:极法(极刑。死刑;重刑)

(8) 到达极点

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极,至多,最多,动词状语。)——《资治通鉴》

形容词

(1) 最高的、最远的,达到极点的

地势极而南溟深。——王勃《滕王阁赋》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司马迁《报任安书》

极天云一线。——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极塞(遥远荒僻的边塞地区);极处(极高、极远之处);极路(非常遥远的路);极源(远源)。如:极口(满口);极仄(很险的诗韵);极色(黑白两色。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最低,均为无彩色,正好处于两个极端,故称)

(3) 通“亟”。

(4) 急速

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书·大诰》

队有急,极发其近者往佐。——《墨子·杂守》

诸侯假之威久而不知极已者殆。——《管子·枢言》

无羽无翼,反复甚极。——《荀子·赋篇》

(5) 又如:极走(急促地奔跑);极言(急忙告诉);极卒(尽快完成)

(6) 着急 。如:极头么花(极头麻花。形容干着急没办法);极切(急切,迫切);极躁(着急)

(7) 儆戒 。如:极戒(儆戒)

(8) 屡次,一再

以极聘于诸侯。——《管子·小匡》

英文翻译

extreme, utmost, furthest, final

方言集汇

◎ 粤语:gik6 kap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其輒葉B入聲開口三等鹽Bgʰĭɛpgiep/gyep
[di]
部首: 226
笔画: 7
五笔: YQAY
五行:
仓颉: IVHVI
四角: 327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氐( )声。本义:诬蔑,毁谤)

(2) 同本义

诋,毁也。——《广雅·释诂二》

诋毁也,辱也。——《汉书·刘向传》注

历诋公卿大臣。——《汉书·息夫躬传》

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墨子·修身》

(3) 又如:诋诟(诬蔑;毁谤);诋讦(诋毁攻击);诋辱(毁谤侮辱)

(4) 谴责

露表告将入关,因诋宦竖柄朝,垢蠹纪纲。——《新唐书》

(5) 骂

弟闻得世兄也诋尽流俗,性情中另有一番见解。——《红楼梦》

诋大酋当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 欺

朔擅诋欺天子从官,当弃市。——《汉书》

(7) 抵赖,抵讳。用同“抵”

上责( 史)万岁, 万岁诋谰。——《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slander, comdemn, reproach

方言集汇

◎ 粤语:dai2
◎ 潮州话:di2

宋本广韵

痛毁极诋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