痀瘘
繁体
痀瘺
注音
ㄍㄡ ㄌㄡˋ
词语释义
痀偻﹐弯曲。
词语解释
痀偻,弯曲。
清 赵翼 《游狮子林题壁》诗:“躨跜如见奇兽蹲,痀瘻似逢老人叱。”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痀瘻丈人石户农,嶔崎 楚 客,窈窕 吴 儂。”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五章:“生活把他磨难得背部略显痀瘘。”
引证解释
⒈ 痀偻,弯曲。
引清赵翼《游狮子林题壁》诗:“躨跜如见奇兽蹲,痀瘻似逢老人叱。”
清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痀瘻丈人石户农,嶔崎楚客,窈窕吴儂。”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五章:“生活把他磨难得背部略显痀瘘。”
痀瘘的国语词典
驼背。如:「他那痀瘘的身子,苍白的脸,似乎诉说著岁月的沧桑。」也作「痀偻」。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to crouch; a hunchback
方言集汇
◎ 粤语:keo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1 gi1 gu1 ku1 gu2 ku2 [客英字典] ki1 gi1 [海陆丰腔] ki1 gi1 gu1 ku1 gu2 ku2 [梅县腔] k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1 gi1 gu1 ku1 gu2 ku2 [客英字典] ki1 gi1 [海陆丰腔] ki1 gi1 gu1 ku1 gu2 ku2 [梅县腔] k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拘 | 舉朱 | 見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kyo/kiu | kĭ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