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
词语释义
疥疮
(1) 由螨类引起的(尤指已呈现渗出硬痂的)疥或者癞疮
(2) 形成脓疮或鳞屑的皮肤病
词语解释
又称疥癣。由疥虫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多发生于手腕、指缝、臀、腹等部位。症状是局部起丘疹和水疱,非常刺痒。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佣作坊》:“有一夫,疥疮满身前拜。曰:‘去得,去得。’”
指有类似疥疮症状的严重疾患。
《三国演义》第二四回:“ 绍 曰:‘吾生五子,惟最幼者极快吾意;今患疥疮,命已垂危,吾有何心更论其事乎?’”
引证解释
⒈ 又称疥癣。由疥虫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多发生于手腕、指缝、臀、腹等部位。症状是局部起丘疹和水疱,非常刺痒。
引清俞樾《茶香室三钞·佣作坊》:“有一夫,疥疮满身前拜。曰:‘去得,去得。’”
⒉ 指有类似疥疮症状的严重疾患。
引《三国演义》第二四回:“绍曰:‘吾生五子,惟最幼者极快吾意;今患疥疮,命已垂危,吾有何心更论其事乎?’”
疥疮的国语词典
病名。由疥癣虫寄生引起的皮肤病,有传染性,初起多生在手腕、指缝之间,蔓延迅速。症状是局部起丘疹而不变色,皮肤觉得严重刺痒,常因抓搔破皮而化脓。
疥疮的网络释义
疥疮 科普中国
疥疮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疥疮,一种皮肤病,非常刺痒,是疥虫寄生而引起的。又名“疥癣”
疥,搔也。——《说文》
(2) 又如:疥癣之疾(本指疥与癣两种皮肤病,喻作为害不很大的祸患);疥搔(疥疮);疥癞(疥疮和头癣)
(3) 通“痎”。隔日疟
齐侯疥,遂痁。——《左传》。 孔颖达疏:“疥当为痎,痎是小疟,痁是大疟。”
动词
污,弄脏 。如:疥壁(题诗画于墙壁,人视为污墙壁有如疥瘢)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i5 [客英字典] gai5 [台湾四县腔] kie5 gai5 [宝安腔] gai3 [梅县腔] giai5 [东莞腔] gai5 [客语拼音字汇] gai4 giai4 gie4
◎ 潮州话:gai3 go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誡 | 古拜 | 見 | 皆開 | 去聲 | 卦 | 開口二等 | 蟹 | 皆 | kɐi | kraih/kaey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疒(
),仓声。本义: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2) 痈、瘫、疽、疖等的总称
疮,疮痍也。——《玉篇》
所恶成疮痏。——张衡《西京赋》。 薛注:“疮痏,谓瘢痕也。”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3) 又如:疮毒(诸疮毒肿);疮疹(指疹子);疮疾(泛指疥癣痈疽等皮肤及外科疾患)
(4) 伤口;外伤。也作“创” 。如:疮害(伤害);疮家(治疗疮疾的医生);疮瘢(创伤、瘢痕,指民生疾苦)
(5) 喻指伤痛;痛苦 。如:疮疥之疾(比喻轻微的祸患;比喻痛苦的经历);疮痛(疮口或伤口痛;疮伤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