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

jiè chuāng [jie chuang]
繁体 疥瘡
注音 ㄐ一ㄝˋ ㄔㄨㄤ

词语释义

疥疮 jièchuāng

(1) 由螨类引起的(尤指已呈现渗出硬痂的)疥或者癞疮

scabies

(2) 形成脓疮或鳞屑的皮肤病

scab

词语解释

  1. 又称疥癣。由疥虫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多发生于手腕、指缝、臀、腹等部位。症状是局部起丘疹和水疱,非常刺痒。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佣作坊》:“有一夫,疥疮满身前拜。曰:‘去得,去得。’”

  2. 指有类似疥疮症状的严重疾患。

    《三国演义》第二四回:“ 绍 曰:‘吾生五子,惟最幼者极快吾意;今患疥疮,命已垂危,吾有何心更论其事乎?’”

引证解释

⒈ 又称疥癣。由疥虫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多发生于手腕、指缝、臀、腹等部位。症状是局部起丘疹和水疱,非常刺痒。

清俞樾《茶香室三钞·佣作坊》:“有一夫,疥疮满身前拜。曰:‘去得,去得。’”

⒉ 指有类似疥疮症状的严重疾患。

《三国演义》第二四回:“绍曰:‘吾生五子,惟最幼者极快吾意;今患疥疮,命已垂危,吾有何心更论其事乎?’”

疥疮的国语词典

病名。由疥癣虫寄生引起的皮肤病,有传染性,初起多生在手腕、指缝之间,蔓延迅速。症状是局部起丘疹而不变色,皮肤觉得严重刺痒,常因抓搔破皮而化脓。

疥疮的网络释义

疥疮 科普中国

  • 疥疮是由疥螨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可在家庭及接触者之间传播流行。临床表现以皮肤柔嫩之处有丘疹、水疱及隧道,阴囊瘙痒性结节,夜间瘙痒加剧为特点。
  • 疥疮造句

    不怕疥疮水,只怕虱子跳蚤嘴收入支出。民谚 
    对治疗牛皮癣、寻麻疹、痒疹、疥疮有明显疗效。
    有点像疥疮,我再用显微镜看一下。
    可治疗眼目青盲、翳膜遮眼及小儿疥疮。
    不怕疥疮水,只怕虱子跳蚤嘴。民谚 
    目的:研制治疗疥疮的新制剂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在硫乳膏的基础上加入地塞米松等制成。
    怎么吃莲房?刘凤斌建议,可将莲房与火炭母,或与金银花,抑或与土茯苓煲汤喝,适合肠道湿热、身上长疥疮的情况饮用。
    没有任何症状也可能感染上了疥疮。
    在我们红军时候,最厉害的有四种病,就是疥疮、疟疾、下腿溃疡和拉痢疾。
    就像拔罐子一样,体内毒素被连根拔出,就连多年的皮炎、湿疹、皮癣、皮肤过敏、荨麻疹、疥疮等皮肤病也因此好转。
    棚子里阴暗潮湿,床铺四周长满青草,劳工们入住不到半个月就都染上了疥疮、“绣球风”等皮肤病。
    劳工们住的工棚非常窄小,四处漏风,阴暗潮湿,床铺四周长满青草,劳工们入住不到半月就都得了疥疮、“绣球风”等皮肤病。
    大猪草是纽约最漂亮最危险的入侵物种,并且它的汁液“能导致毒漆藤中毒的症状,看起来就像是轻度疥疮”。
    过去常见的秃疮、疥疮基本绝迹,常见的臭虫、虱子也少见了。
    高粱是耐碱,抗旱涝的农作物,小苗总算出了头,可一块地里断苗断垄的到处都是,远处一看,就像长满疥疮的秃子脑袋,好年景都收不上吃喝。
    它也有效地治疗疥疮,昆虫叮咬,皮肤感染和湿疹。
    本文报告一发生在皮肌炎病患以头皮为感染部位的角化型疥疮病例。
    直到头部皮屑检查发现许多疥虫虫体与虫卵,才确诊为角化型疥疮。
    在塞内加尔的社区,局部涂抹苯酸苄酯治疗疥疮的效果明显好于口服依维菌素。
    鉴别诊断通常包括天花、水痘、麻疹、细菌性皮肤感染、疥疮、药物过敏和梅毒。

    汉字详情

    jiè [jie]
    部首: 513
    笔画: 9
    五笔: UWJK
    五行:
    仓颉: KOLL
    四角: 00128

    详细解释

    名词

    (1) 疥疮,一种皮肤病,非常刺痒,是疥虫寄生而引起的。又名“疥癣”

    疥,搔也。——《说文》

    (2) 又如:疥癣之疾(本指疥与癣两种皮肤病,喻作为害不很大的祸患);疥搔(疥疮);疥癞(疥疮和头癣)

    (3) 通“痎”。隔日疟

    齐侯疥,遂痁。——《左传》。 孔颖达疏:“疥当为痎,痎是小疟,痁是大疟。”

    动词

    污,弄脏 。如:疥壁(题诗画于墙壁,人视为污墙壁有如疥瘢)

    英文翻译

    scabies, itch

    方言集汇

    ◎ 粤语:gaa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i5 [客英字典] gai5 [台湾四县腔] kie5 gai5 [宝安腔] gai3 [梅县腔] giai5 [东莞腔] gai5 [客语拼音字汇] gai4 giai4 gie4
    ◎ 潮州话:gai3 go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六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拜皆開去聲開口二等kɐikraih/kaey
    chuāng [chuang]
    部首: 513
    笔画: 9
    五笔: UWBV
    五行:
    仓颉: KOSU
    四角: 00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疒( chuáng),仓声。本义: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

    (2) 痈、瘫、疽、疖等的总称

    疮,疮痍也。——《玉篇》

    所恶成疮痏。——张衡《西京赋》。 薛注:“疮痏,谓瘢痕也。”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3) 又如:疮毒(诸疮毒肿);疮疹(指疹子);疮疾(泛指疥癣痈疽等皮肤及外科疾患)

    (4) 伤口;外伤。也作“创” 。如:疮害(伤害);疮家(治疗疮疾的医生);疮瘢(创伤、瘢痕,指民生疾苦)

    (5) 喻指伤痛;痛苦 。如:疮疥之疾(比喻轻微的祸患;比喻痛苦的经历);疮痛(疮口或伤口痛;疮伤病痛)

    英文翻译

    tumor, boil, sore, w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co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