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ㄐ一ㄝˋ ㄙㄠ
词语释义
疥疮。
词语解释
疥疮。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顺逆》:“事多发役以夺民时,作谋增税以夺民财。病疥搔,温体,足胻痛。” 汉 焦赣 《易林·涣之震》:“疮疡疥搔,孝妇不省。”
引证解释
⒈ 疥疮。
引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顺逆》:“事多发役以夺民时,作谋增税以夺民财。病疥搔,温体,足胻痛。”
汉焦赣《易林·涣之震》:“疮疡疥搔,孝妇不省。”
疥搔的网络释义
疥搔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疥疮,一种皮肤病,非常刺痒,是疥虫寄生而引起的。又名“疥癣”
疥,搔也。——《说文》
(2) 又如:疥癣之疾(本指疥与癣两种皮肤病,喻作为害不很大的祸患);疥搔(疥疮);疥癞(疥疮和头癣)
(3) 通“痎”。隔日疟
齐侯疥,遂痁。——《左传》。 孔颖达疏:“疥当为痎,痎是小疟,痁是大疟。”
动词
污,弄脏 。如:疥壁(题诗画于墙壁,人视为污墙壁有如疥瘢)
英文翻译
scabies, itch
方言集汇
◎ 粤语:gaa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i5 [客英字典] gai5 [台湾四县腔] kie5 gai5 [宝安腔] gai3 [梅县腔] giai5 [东莞腔] gai5 [客语拼音字汇] gai4 giai4 gie4
◎ 潮州话:gai3 go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i5 [客英字典] gai5 [台湾四县腔] kie5 gai5 [宝安腔] gai3 [梅县腔] giai5 [东莞腔] gai5 [客语拼音字汇] gai4 giai4 gie4
◎ 潮州话:gai3 go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六怪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誡 | 古拜 | 見 | 皆開 | 去聲 | 卦 | 開口二等 | 蟹 | 皆 | kɐi | kraih/kaey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蚤声。本义:用指甲轻刮)
(2) 同本义
搔,括也。——《说文》
而敬仰搔之。——《礼记·内则》。注:“摩也。”
足可搔而绝。——《汉书·枚乘传》。集注:“谓抓也。”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3) 又如:搔背(以指甲搔脊背);搔掐(以指甲抓刮);搔扪(爬搔抚摸);搔摸(呵痒);搔首(爬搔头部);搔耙(以指爪或他物抓刮爬梳)
(4) 通“骚”。骚扰;骚乱
残贼天下,万民搔动。——《淮南子·兵略训》
吴起长兵攻取, 楚人搔动,相与泣 悼王。——《盐铁论·非鞅》
所在搔扰,更为烦苛。——《三国志·陆凯传》
(5) 又如:搔动(骚动;扰乱);搔扰(动乱不安,扰乱);搔搔(忧虑的样子)
英文翻译
to scratch
方言集汇
◎ 粤语:sou1
◎ 客家话:[陆丰腔] zau3 [梅县腔] zau3 [宝安腔] sau1 | zau3 [客语拼音字汇] sau1 so1 zau3 [海陆丰腔] zau3 sau1 [客英字典] sau1 [台湾四县腔] zau3 sau1
◎ 潮州话:sau1
◎ 客家话:[陆丰腔] zau3 [梅县腔] zau3 [宝安腔] sau1 | zau3 [客语拼音字汇] sau1 so1 zau3 [海陆丰腔] zau3 sau1 [客英字典] sau1 [台湾四县腔] zau3 sau1
◎ 潮州话:s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騷 | 蘇遭 | 心 | 豪 | 平聲 | 豪 | 開口一等 | 豪 | 效 | sau | sie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