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磨

yí mó [ yi mo]
注音 一ˊ ㄇㄛˊ

词语释义

琢磨;思量。

词语解释

  1. 琢磨;思量。

    《白雪遗音·玉蜻蜓·问卜》:“因此我昨宵一晚暗疑磨:卖卜人城外多,俱是些顺嘴胡诌来算命,无非套人口气走江湖。”

引证解释

⒈ 琢磨;思量。

《白雪遗音·玉蜻蜓·问卜》:“因此我昨宵一晚暗疑磨:卖卜人城外多,俱是些顺嘴胡诌来算命,无非套人口气走江湖。”

疑磨的网络释义

疑磨

  • 疑备,读音yí bèi,汉语词语,指猜疑戒备。
  • 汉字详情

    [yi]
    部首: 524
    笔画: 14
    五笔: XTDH
    仓颉: PKNIO
    四角: 278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子止匕,矢声。止,不通。子,幼子。幼子多惑。本义:怀疑)

    (2) 同本义

    疑,惑也。——《说文》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孙子·谋攻》

    时至而疑。——《周书·王佩》

    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

    吾尝疑乎是。——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

    自疑身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汝腹中之物,佘疑其女也。——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疑思(疑虑);疑影(怀疑;疑团);疑猜(怀疑猜测);疑龊(疑惑);疑狐(怀疑;狐疑);疑念(因怀疑而思索);疑踪(可疑之处);疑结(犹疑团);疑阻(埋伏);疑冢(疑墓);疑敌(迷惑敌人);疑人(怀疑他人);疑揣(怀疑猜测);疑惑(怀疑,不相信)

    (4) 迷惑,犹豫不定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商君书》

    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人主之心。——《韩非子·五蠹》

    (5) 又如:疑阻(埋伏);疑冢(疑墓);疑敌(迷惑敌人);疑人(用以迷惑敌人的草人);疑军(疑兵,虚张声势以迷惑敌人的军阵)

    (6) 迟疑;犹豫。如:疑滞(迟疑不决;犹豫不定)

    (7) 疑忌;猜忌 。如:疑防(猜疑而防范);疑畏(猜疑畏惧)

    (8) 猜度;估计

    内有疑妻之妾。——《管子·君臣下》

    臣疑其君,无不危国。——《史记·李斯列传》

    不以公卿为宾,而以大夫为宾,为疑也。——《礼记·燕义》

    (9) 又如:疑词(不确切的言词);疑罪(证据不足,难以量刑之罪)

    名词

    (1) 疑问

    其妻献疑。——《列子·汤问》

    无以致疑。——清· 刘开《问说》

    则无疑也。——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疑碍(疑问;问题);疑事(难以辨别的事);疑法(疑难案件)

    (3) 惊恐;畏惧 。如:疑怖(疑惧;惶恐);疑沮(恐惧沮丧);疑(因惊疑而改容);疑骇(疑惧;惊骇);疑恶(畏惧厌恶)

    (4) 怪异。引申为责怪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晋· 陶潜《饮酒》

    (5) 又如:疑诟(责骂)

    (6) 类似;好像

    用志不分,乃疑于神。——《列子》张湛注:“分犹散,意专则与神相似者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 陆游《游山西村》

    (7) 又如:疑论(疑似的言论)

    英文翻译

    doubt, question, suspect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i2 [客英字典] ngi2 [沙头角腔] gni2 [宝安腔] ngi2 [海陆丰腔] ngi2 [梅县腔] ngi2 ni2 [陆丰腔] gni3 [东莞腔] ngi2 [客语拼音字汇] ngi2
    ◎ 潮州话:gh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語其平聲開口三等ŋĭəngi/ngio
    mó,mò [mo]
    部首: 517
    笔画: 16
    五笔: YSSD
    五行:
    仓颉: ICMR
    四角: 0026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石,麻声。本义:磨治石器)

    (2) 同本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卫风·淇奥》

    切磋琢磨,乃成宝器。——《论衡·量知》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论语·阳货》

    (3) 又如:切磋琢磨(加工骨称“切”,加工象牙称“磋”,加工玉称“琢”,加工石称“磨”);磨渲(磨治);磨拭(琢磨);磨琢(犹琢磨);磨斫(雕琢;雕饰)

    (4) 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5) 又如:磨镜石(传说 轩辕氏铸镜时用以磨镜的石头);磨刀雨(即磨刀水);磨刀水(旧指农历五月十三日所下的雨);磨刀霍霍(磨刀声);磨袭砥砺(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

    (6) 磨擦 。如:磨拳擦掌(形容斗志昂扬,跃跃欲试的样子);磨牙吮血(磨利牙齿,吮吸鲜血);磨沙(指沙入蚌壳,与蚌肉相摩擦)

    (7) 磨炼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韩愈《石鼓歌》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大略》

    (8) 又如:磨涅(磨砺熏染,经得起考验);磨厉(磨练);磨揉(磨练);磨盾(犹磨练)

    (9) 研讨;观摩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大略》

    (10) 又如:磨切(切磋;探讨);磨究(研讨究竟);磨砻(切磋;磨练);磨砻浸灌(切磋浸染);磨砻镌切(磨砺切磋)

    (11) 折磨 。如:磨问(仔细审讯盘问);磨折(折磨;磨难;挫折);磨害(折磨伤害);磨障(折磨阻碍)

    (12) 拖延 。如:磨驼(磨蹭);磨菇(亦作“磨古”。拖延;纠缠)

    (13) 纠缠 。如:磨它子(故意纠缠磨时间);磨劲(纠缠的劲头);磨搅讹绷(纠缠捣乱,欺骗讹诈)

    (14) 通“摩” 。如:磨捋(抚摩);磨娑(抚摩);磨弄(抚摩;把玩)

    (15) 磨灭;泯灭

    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唐· 韩愈《送穷文》

    (16) 转;移 。如:磨转(耐心劝说使转变)

    (17) 挥;摇 。如:磨动(摇动);磨旗(舞动旗帜,用以传递信息);磨旗擂鼓(摇旗击鼓)

    名词

    (1) 磨刀石 。如:磨砥刻厉(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2) 磨难;灾难 。如:磨障(磨难障碍);磨隔(磨难)

    (3) 另见

    名词

    (1) 磨子

    以磨碎物亦曰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作牛便推磨。——王安石《拟寒山拾得》

    (2) 又如:磨石(研碎粮食的石制工具);磨心(石磨中心);磨牛(转磨之牛。比喻愚鲁);磨室(即磨坊);电磨;水磨

    动词

    (1) 用磨碎物 。如:磨研(用石磨研碎);磨博士(以磨粉为业的人)

    (2) 转移;掉转 。如:磨子兵(谓到处流转而人数很少的军队);磨兑(兑换);磨趄子(方言。打转)

    (3) 晃动;摇动 。如:磨动(挥动;摇动)

    (4) 碾轧土地

    我们耕田磨地的女子,对个皮鞋托托响、油头油脸的香港人全不合适。——陈残云《香飘四季》

    (5) 〈方〉∶拉,指拉下脸子 。如:实在脸上磨不开

    (6) 另见

    英文翻译

    grind; polish; rub; wear out; a millstone

    方言集汇

    ◎ 粤语:mo4 mo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o2 mo5 [宝安腔] mo3 | mo2 [台湾四县腔] mo5 mo2 no2 [客英字典] mo2 mo5 mo3 [海陆丰腔] mo6 mo2 no2 [东莞腔] mo2 mo3 [陆丰腔] mo6 mo3 [梅县腔] mo1 mo2 mo5 no2 [客语拼音字汇] mo2 mo4 [梅县腔] mo6
    ◎ 潮州话:bhua5 ,mo7 [潮州、饶平]bho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婆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muamu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