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界

jiāng jiè [jiang jie]
注音 ㄐ一ㄤ ㄐ一ㄝ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疆界 jiāngjiè

(1) 国界

border

(2) 边界,分界线

boundary

引证解释

⒈ 国界;地界。

《诗·周颂·思文》:“貽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陆德明释文:“疆,竟也。”
《诗·大雅·江汉》“彻我疆土” 汉郑玄笺:“治我疆界於天下。”
唐元稹《进西北边图状》:“伏缘臣先画《西极图》,疆界阔远,郡国繁多。”
宋苏轼《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湖上种菱人户,自来臠割葑地,如田塍状,以为疆界。”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蒯公的公子蒯敬共与豪户查家争坟地疆界,嚷駡了一场。”

⒉ 泛指界限;范围。

宋陆游《雨中登安福寺塔》诗:“平生喜登高,醉眼无疆界。”
清张怡《由新盘路而下》诗:“下临絶壑无疆界,仰视诸峯自纵横。”
柯灵《香雪海·真实、想象和虚构》:“为了表达人民的愿望,艺术家有时可能跳出现实的疆界,超脱自然的规律。”

疆界的国语词典

国界、地界。

疆界的网络释义

疆界

  • ” 唐 元稹 《进西北边图状》:“伏缘臣先画《西极图》,疆界阔远,郡国繁多。” 宋 苏轼《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湖上种菱人户,自来臠割葑地,如田塍状,以为疆界。”《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蒯公 的公子 蒯敬共 与豪户 查 家争坟地疆界,嚷骂了一场。”
  • 疆界的翻译

    英语: border, boundary
    德语: Grenze (S)​
    法语: frontière

    疆界造句

    我国和蒙古国的疆界线很长。
    正义是不分国家疆界的,任何地方的不公正不平等,都是对其他地方公平公正的威胁。
    规定中俄西段疆界,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淖尔、特穆尔图淖尔至浩罕边界,“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华常驻卡伦等处”。
    个人,正像国土一样,必须有适度的、宽阔而自然的疆界,甚至在疆界之间,要有一个相当的中立地带。
    我对于不能参加那里的篮球无疆界活动很伤心,所以我寄了一打我公牛队的队衣给那些孩子们。
    人们探测知识的疆界,需要很多与创造者相同的品格:即事业心和进取心。
    中美与其他文明的兴替如能携手,盼有朝一日泯除疆界轸域,当为世界大同人类之福。
    海只是被看做天然的疆界或屏障,其海洋观念长期停留在“行舟楫之便、兴渔盐之利”上,鲜有“领海”“治海”“防海”的意识。
    在人类世界地理疆界形成的同时,即形成了文字疆界,这也是心灵疆界。
    人生凡有疆界之处,皆为牢狱。
    他扬言要恢复帝俄时期的疆界,并吞阿拉斯加,入侵土耳其,再次瓜分波兰,让德国人尝尝“另一个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让哈萨克斯坦成为“荒凉的焦土”。
    研究人员探测知识的疆界需要很多与开拓者同样的品格;事业心和进取心。
    语言得意洋洋地把思想定在适合自己发展的范围内,就像河流与山脉限定着国家的疆界。赫兹里特。
    其他的媒体的相关对于此事件的报道中,法国新闻自由组织“记者无疆界”发表评论谴责这次博客被关闭事件。
    仲裁员实际上也是一种承审员,但审理案件应由三人合议,且其职权较一般承审员为大,在处理疆界的划分,遗产的分配等,有根据实际情况,斟酌权衡之权。
    我可以从临摹中,学到他们创作中一种无疆界的想法,而这正正是艺术所要求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止了对“无疆界记者”的支持,在一份公告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解释说,无疆界记者多次在无客观所言地报道某些国家的过程中丧失了记者职业道德。
    如省心改过,宜即早回,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势,免致生灵涂炭,汝等皆得全生。
    他说,橡皮鸭是不少人的童年回忆,不分年龄、种族、疆界,相信观众看后会发出会心微笑。
    “互动课堂”“在线公开课”“微课”等新鲜的“网上课堂”,打破了中小学学生学习的物理疆界,实现了无处不在的学习,塑造了西安教学新生态。

    汉字详情

    jiāng [jiang]
    部首: 312
    笔画: 19
    五笔: XF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GMWM
    四角: 11116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从土,从弓,从畺( jiāng,田界)。从“弓”,表示以弓记步,即以弓来丈量土地。本义:田界)

    (2) 同本义

    畺,界也。从田,三其界画也。指事。——《说文》

    疆埸有瓜。——《诗·小雅·信南山》

    有掌疆。——《周礼·夏官》

    (3) 又如:疆陇(田界);疆畛(地界;界限);疆畎(指田地,垄亩沟渠)

    (4) 引申为国界、边界

    出疆必请。——《礼记·曲礼》

    固封疆。——《礼记·月令》

    (5) 又如:疆宇(疆界的四陲。引申为国土);疆吏(驻防边疆的官吏);疆事(边疆的事故。多指边界的冲突、争执而言);疆略(疆界;境界);疆圻(疆界)

    (6) 疆域

    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周礼·大司徒》

    禳于畺及郊。——《周礼·肆师》。注:“五百里。”按,王畿界也。

    (7) 又如:疆易(疆土,领土);疆壤(地域);疆地(疆土,领土)

    (8) 止境;穷尽

    以逞无疆之欲。——《左传·成公二年》

    (9) 又如:疆理(境界;界限);疆顿(停留不能前进)

    动词

    (1) 划定界限

    先王疆理天下。——《左传·成公二年》

    (2) 又如:疆里(界限,指定的范围)

    形容词

    (1) 通“强”。强大;强盛

    管仲去 鲁入齐, 鲁弱而齐疆。——《风俗通义·穷通》

    (2) 又如:疆固(强盛坚固);疆毅(刚强坚毅);疆直(刚强正直)

    英文翻译

    boundary, border, frontier

    方言集汇

    ◎ 粤语:goe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ong1 [东莞腔] giong1 [沙头角腔] kiong1 [宝安腔] kiong1 giong1 [台湾四县腔] giong1 [客英字典] giong1 [梅县腔] giong1 k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gi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kiangkĭaŋ
    jiè [jie]
    部首: 521
    笔画: 9
    五笔: LW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WOLL
    四角: 60228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田,介声。本义:边垂,边境)

    (2) 同本义

    界,境也。——《说文》。按,田畔也。

    界,垂也。——《尔雅》

    田边谓之界。——《急就篇·顷町界亩》颜注

    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墨子·号令》

    去门十里以为界。——《韩非子·五蠹》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孙丑下》

    至燕南界。——《战国策·燕策》

    迎公子于界。——《史记·魏公子列传》

    境界危恶。——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界分(分界处;地界);界约(两国为明定疆界的界址而缔结的条约);界贼(扰乱国境的盗贼);界至(指边界)

    (4) 界限;范围

    是非之封界,分职名象之所起。——《荀子·正议》

    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荀子·礼论》

    奢俭之中,以礼为界。——《后汉书·马融传》

    (5) 又如:界说(逻辑名词。即定义);界身子(北宋开封的一街巷名,为当时的商业区);界程(界限和范围);界墙(作为分界的墙壁)

    (6) 指某一特殊的境域

    蓬莱仙界海门通。——刘沧《宿题天霁寺诗》

    (7) 又如:境界;上界;下界;外界;租界

    (8) 职业、工作或性别等相同的一些社会成员的总体 。如:各界;知识界;新闻界;教育界

    (9) 自然界物质的三大基本分界之一 。如:植物界;动物界

    (10) 地层系统分类的最高一级,相当于地质年代中的代。界以下为系 。如:古生界

    (11) 书纸上的行格,上下框为栏,直行为界 。如:界方(用以压纸的条状文具,也叫“界尺”);界行(纸或绢上的直行格);界笔(一种用于划直线的画笔)

    动词

    (1) 毗邻,毗连;接界

    三国之与秦壤界而患急。——《战国策·秦策》

    (2) 又如:东界黄海;界边(边界相接);界天(接天)

    (3) 划分

    瀑布飞流以界道。——孙卓《游天台山赋》

    (4) 又如:界破(划破);界别(划分;区别);界朱(用红笔划成行格);界路(交叉路口);界断(划断;分开)

    (5) 离间

    界 泾阳,抵穰侯而代之。—— 扬雄《解嘲》

    (6) 隔开 。如:界断(分隔开);界稻(农历十一月播种,次年四月收获的一种界于两年之间的稻);界隔(隔开);界障(界隔的屏障)

    英文翻译

    boundary, limit; domain; society; the world

    方言集汇

    ◎ 粤语:gaa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e5 gai5 [客英字典] gai5 [沙头角腔] gai5 [东莞腔] gai5 [海陆丰腔] gai5 [梅县腔] giai5 [陆丰腔] gai5 [宝安腔] gai5 [客语拼音字汇] gai4 giai4 gie4
    ◎ 潮州话:gai3 go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六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拜皆開去聲開口二等kraih/kaeykɐ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