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畎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京城郊外的田地。
南朝 齐 王融 《为竟陵王与隐士刘虬书》:“至於层山絶涧,还带畿畎,膏田沃野,亘望廡躔,信可以招往隐沦,栖集胜寄。”
引证解释
⒈ 京城郊外的田地。
引南朝齐王融《为竟陵王与隐士刘虬书》:“至於层山絶涧,还带畿畎,膏田沃野,亘望廡躔,信可以招往隐沦,栖集胜寄。”
畿畎的网络释义
畿畎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田,幾省声。本义:国都四周的广大地区)
(2) 古代王都所领辖的方千里地面。后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
畿,天子千里地。以逮近言之则曰畿也。——《说文》
邦畿方千里。——《周礼·大行人》
方千里曰王畿。——《周礼·职方式》
邦畿千里。——《诗·商颂·玄鸟》
视学京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畿尉(卫戍京城的武官);畿限(王畿的界限);畿甸(京城效区);畿兵(驻京都的士兵)
(4) 王畿之外的九畿
乃以九畿之籍。——《周礼·大司马》。注:“犹限也。”按,九畿,国畿及侯甸、男采、卫蛮夷也。唐虞称服,周称畿。
(5) 又如:畿岳(畿服。天下);畿疆(王畿和九畿的疆界);畿夏(古指以京畿为中心的我国中原地区)
(6) 疆界;地界 。如:畿略(疆域);畿封(在王畿的四周聚土为界)
(7) 门内;门槛
薄送我畿。——《诗·邶风·谷风》
(8) 指田野
(9) 西汉末,王莽改国号为新时,长安西市称“畿”
(10) 唐代县的等级名。京城的旁邑为畿县 。如:畿赤(唐代京城所治之县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合称“畿赤”)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gi1 [台湾四县腔] gi1 [客英字典] gi1 [海陆丰腔] gi1 [梅县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gi1
◎ 潮州话:g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祈 | 渠希 | 羣 | 微開 | 平聲 | 微 | 開口三等 | 止 | 微 | gʰĭəi | gio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田,犬声。本义:田间水沟)
(2) 同本义
畎,水小流也。象形。古文从田,川声。篆文从田,犬声。——《说文》
居于畎亩之中。——《庄子·让王》
(3) 又如:畎田(在田中开小水沟);畎遂(田中小水沟);畎浍(田间水沟);畎渎(田间沟渠);畎陇(田间垄沟)
(4) 田野。又如:畎壑(田野);畎畮(田地;田野)
动词
疏通
畎引江海以灌田。——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en3 [梅县腔] kian3 [宝安腔] ken3 [客英字典] ken3 [海陆丰腔] kien3 [客语拼音字汇] kia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