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态

jī tài [ ji tai]
繁体 畸態
注音 ㄐ一 ㄊㄞˋ

词语释义

犹言畸形病态。

词语解释

  1. 犹言畸形病态。

    瞿秋白 《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文学》:“他往往取材于平民之间的谣谚,讥笑当时 俄国 社会的畸态。”

引证解释

⒈ 犹言畸形病态。

瞿秋白《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文学》:“他往往取材于平民之间的谣谚,讥笑当时俄国社会的畸态。”

汉字详情

[ji]
部首: 521
笔画: 13
五笔: LDSK
五行:
仓颉: WKMR
四角: 640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田,奇声。本义:零片的田地)

(2) 同本义

畸,残田也。——《说文》。段注:“残田者,余田不整齐者也。”

道千乘之国。——《论语·学而》。集解:“三百一十六里有畸。”

(3) 又如:畸余(未被侵占的残余土地);畸零(小块零散土地)

(4) 数的零头;余数 。如:畸零;畸羡(剩余。多指剩余之物)

(5) 古称军队阵形的一翼 。如:左畸(军队左部)

形容词

(1) 不整齐的,不正规的

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荀子·天论》。注:“畸,谓不齐也。”

(2) 又如:畸形;畸态(畸形病态)

(3) 偏离;偏颇 。如:畸重畸轻(偏重偏轻,不合常规)

(4) 脱俗的,超群的

敢问畸人。——《庄子·大宗师》

(5) 又如:畸人(与世俗格格不入的人);畸士(犹畸人。独行拔俗之人);畸行(超俗的、非凡的行为);畸民(畸客。高行拔俗之人)

(6) 单数的,奇数的。跟“双”、“偶”相对

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庄子·大宗师》。司马注:“畸,不耦也。”

畸则不可为。——《荀子·天论》

(7) 又如:畸日(单日。即逢一、三、五、七、九等的日子。跟“双日”相对)

英文翻译

odd, fractional, remainder, odds

方言集汇

◎ 粤语:gei1 ke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梅县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gi1 [宝安腔] ki2
◎ 潮州话:k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宜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kie/kyegʰĭe
tài [tai]
部首: 440
笔画: 8
五笔: DY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KIP
四角: 4033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心,从能。简体字为形声。从心,太声。本义:姿态,姿势与状态)

(2) 同本义

態,意态也。——《说文》。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

柔远能迩。——《虞书》。郑注:“能,恣也,恣即态也。”

人之态不如备。——《荀子·成相》。按:“诈态也。”

尽变态乎其中。——张衡《西京赋》

滂心淖态。——《楚辞·大招》

狗偷致态。——傅毅《舞赋》

宁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为此态也。——《楚辞·离骚》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李渔《芙蕖》

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淮南子》

尽态极妍。——唐· 杜牧《阿房宫赋》

密则无态。——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情状,神情

览将帅之变态。——司马相如《上林赋》。又如:病态;情态;气态;液态;态色(踌躇满志的神色);态状(状态;状貌);态浓(妆扮浓艳)

(4) 用以表明动作主体和动词表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见“主态”

英文翻译

manner, bearing, attitude

方言集汇

◎ 粤语:taai3
◎ 潮州话:ta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