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第星罗

jiǎ dì xīng luó [jia di xing luo]
注音 ㄐ一ㄚˇ ㄉ一ˋ ㄒ一ㄥ ㄌㄨㄛ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甲第:封侯者的住宅,泛指显贵的宅第。富丽堂皇的宅院像繁星一样密布。形容富家大院众多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宋·杨侃《皇畿赋》:“甲第星罗,比屋鳞次,坊无广巷,市不通骑。”

成语用法

甲第星罗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汉字详情

jiǎ [jia]
部首: 521
笔画: 5
五笔: LHNH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WL
四角: 605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2) 同本义

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说文》

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六书故》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易·解》

(3) 又如:莩甲;甲坼(甲宅。外壳裂开。指草木种子裂开硬壳发出芽头)

(4) 古时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也叫“铠”

献甲者执胄。——《礼记·曲礼》

殪以为大甲。——《国语·晋语》

齐国寡甲兵。——《战国策·齐策》

函人为甲。——《周礼·考工记》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左传·成公二年》

卷甲而藏。——宋· 苏轼《教战守》

甲冰霜迸落。——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弃甲投戈。——《广东军务记》

(5) 武器

得甲库,取器械。——《资治通鉴》

(6) 披甲的人,即甲士

晋侯饮 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左传·宣公二年》

精甲万人。——司马光《资治通鉴》

(7) 动物的坚硬的外壳 。如:龟甲;鳞甲

(8)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如:指甲;趾甲

(9)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 。如:保甲;甲首(元代每二十户为一甲,明代十户为一甲,一甲之长为甲长)

(10) 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纪年、月、日

乙卯乃雨,甲子又雨。——苏轼《喜雨亭记》

(11) 又如:六甲甲胆(中医认为人的脏腑分五行,同属的再以甲乙分。胆与肝同属木,胆称甲木,亦称甲胆)

(12) 六十甲子的省称 。如:年过花甲

(13) 代词。用来指称佚名的人或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名 。如:某甲与某乙

(14) 姓

动词

(1) 居第一;冠于

治宅甲诸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 又如:桂林山水甲天下

(3) 把甲衣穿在身上

晞一营大噪,尽甲。——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 又如:甲马(披甲的战马;画有神象或符咒的符箓);甲坊署(掌管甲胄等的官署);甲伍(披甲执兵的队伍);甲士(押甲的战士);甲第连云(形容达官显贵住宅高耸入云 的样子)

形容词

第一的,上等的 。如:甲第(上等的府第;指豪富之家)

英文翻译

armor, shell; fingernails; 1st heavenly stem

方言集汇

◎ 粤语:gaap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p7 [客英字典] gap7 [台湾四县腔] gap7 [梅县腔] gap7 [沙头角腔] gap7 [东莞腔] gap7 [陆丰腔] gap7 [客语拼音字汇] gab5 [宝安腔] gap7
◎ 潮州话:g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二狎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狎入聲開口二等krap/keapkap
[di]
部首: 624
笔画: 11
五笔: TXH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NLH
四角: 88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弟声。本写作“弟”。本义:次第,次序)

(2) 同本义。有时也用于数字前表示次序

第,次也。——《小尔雅·广诂》

书称题亦言第,因其第次也。——《释名·释书契》。按,用于书册次弟字,故又加竹。”

楚国第。——《左传·哀公十六年》。释文:“次第也。”

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 宋· 王傥《唐语林·雅量》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3) 又如:等第(名次等级);第次(等级;次第);第老的(排行最小的);第三本《诗经》(指宋朱熹编注的《诗经传》);第六感觉(指眼、耳、鼻、舌、身五官所属的视、听、嗅、味、触觉五种感觉以外的敏锐感觉)

(4) 大官的住宅。本指古代按一定品级为王侯功臣建造的大宅院,后也通称上等房屋为第

北阙甲第。——张衡《西京赋》。 薛注:“馆也。”

公大怒…出…旬乃还第。——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5) 又如:第宇(官邸);第舍(宅第,住宅);第室,第屋(第宅);第馆(第宅);府第;宅第;私第;门第;进士第

(6) 科第。科举时代考试合格列入的等第。也指取得的功名

十余年,书生用(因)甲第为相国。——清· 周容《芋老人传》

(7) 又如:及第;落第;不第

动词

品第;评定 。如:第名(评定名次);第目(犹品第);第功(评定功劳等次);第品(评定品级;评定高低)

代词

〈方〉∶这 。如:第位(这位);第塔(方言。这里);第歇(方言。现在;此刻)

副词

(1) ∶这

(2) 仅;只;只是;尽管;只管

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明史·海瑞传》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英文翻译

sequence, number; grade, degree

方言集汇

◎ 粤语:dai6
◎ 客家话:[陆丰腔] ti5 [客英字典] ti5 [台湾四县腔] ti5 [宝安腔] ti3 [沙头角腔] ti5 [梅县腔] ti5 [海陆丰腔] ti5 [东莞腔] ti3 [客语拼音字汇] ti4
◎ 潮州话:doiⁿ6 [饶平、揭阳、潮阳]do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特計齊開去聲開口四等deh/deydʰiei
xīng [xing]
部首: 429
笔画: 9
五笔: JT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HQM
四角: 601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2)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

日月星辰。——《书·尧典》

四曰星辰。——《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荀子》

(3) 又如:星筹(寿算之筹);星霜(比喻年月);星桥(神话传说中的鹊桥。也作银桥);星布(天星密布);星列(天星罗列)

(4) 星宿,中国古代指星座 。共分二十八宿(星群)。如:星宫(星神);星回(星宿回转固位。谓一年将尽);星亡(星宿隐没不见)

(5) 天文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星工(通晓星象的人);星文(星象);星变(星象的异常变化)

(7) 古时特指妇女装饰面颊的美容花点 。

(8) 戥、秤等衡器上记斤、两、钱的标志点 。如:定盘星;准星;秤星

(9) 夜,星夜。多用于连夜赶路 。如:星前月下(指男女幽会的时间或处所);星行(早夜急行);星步(凭星而行);星归(连夜赶回)

(10) 用以表示等级 。如:三星级饭店;五星上将

(11) 星相术 。如:星象恶曜(逢着灾星,厄运当头);星宿(列星。代指人的时运,命数);星家(通晓天文术数、算命看相的人);星宿不利(迷信指本命星不吉利);占星;星卜

(12) 某物质一小块、一小片(断)或数量很小的一份 。如:星星(一点儿;一些儿);一星半点

(13) 姓

形容词

(1) 形容多而分散的 。如:星居(分散布列);星处;零星;星弗(多而乱);星罗棋布;星离(天星分散)

(2) 斑白。多指鬓发

诗老相过鬓已星,吟魂未减昔年清。——宋· 王伯大《赠戴石屏》

(3) 又如:星鬓(发白的鬓发);星发(花白的头发)

(4) 事物与帝王有关的 。如:星舆;星骑;星闱(皇宫);星关(宫禁,皇居);星骑(帝王的使者)

(5) 迅速的,跟流星一样的 。如:星铄梭光(像星闪烁,像飞梭掠过。形容疾快);星驰(赶快;匆忙);星忙(匆忙);星火(火速)

英文翻译

a star, planet; any point of l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seng1 sing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n1 [客英字典] sen1 sin1 siang1 [台湾四县腔] sen1 sin1 sang1 siang1 [梅县腔] sen1 siang1 sin1 [陆丰腔] se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g1 sen1 xin1 [海陆丰腔] sen1 sin1 sang1 siang1 [宝安腔] s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桑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sieŋseng
luó [luo]
部首: 520
笔画: 8
五笔: LQ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LNI
四角: 60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网中有隹,表示以网捕鸟的意思。小篆增加了“糸”( ),表示结网所用的材料。本义:用绳线结成的捕鸟网)

(2) 同本义

罗,以丝罟鸟也。——《说文》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诗·王风·兔爰》

以天下为这罗,则雀不失矣。——《韩非子·难三》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曹植《野田黄雀行》

(3) 又如:罗尉(捕鸟的网);罗落(截捕禽兽的用具);罗弋(捕鸟的工具)

(4) 轻软的丝织品

遍身罗绮。——宋· 张俞《蚕妇》

湿罗幕。——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红罗复斗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晚成单罗纱。

(6) 又如:罗绮(罗与绮皆为丝织品,这里指衣着高贵华丽的人);罗衾(绸被);罗衫(古人夏季时所穿的丝织衣衫;质料柔软轻爽);罗巾(丝制手巾);罗帕(丝织方巾);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罗纨(泛指精美的丝织品);罗带(丝织的衣带)

(7) 一种细密的筛子 。如:罗床(筛面用的一种器具);绢罗,铜丝罗

(8) 罗马尼亚的简称

(9) 姓

动词

(1) 用网捕捉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诗·小雅·鸳鸯》

(2) 又如:罗雀(设网来捕雀,比喻门庭冷落);罗毕(用网捕鸟);罗雀掘鼠(粮尽而张网捕雀、挖洞捉鼠以充饥)

(3) 排列;广布

族布而罗生。——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桃李罗堂前。——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又如:罗落(罗列部署 );罗落境界(分布驻扎于边境);罗天结角(布下天罗地网)

(5) 收罗;招集,收集

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庄子·天下》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罗斋(指聚集等待他人雇请的工匠、僧道);罗弋(网罗);罗取(搜罗求取);罗捕(搜索捕捉);罗搜(到处搜索)

(7) 包罗 。如:罗括(包括,包罗);罗居(周围的邻居)

(8) 约束,防范 。如:罗守(环绕守护);罗峙(环绕屹立);罗禁(包围禁闭);罗骑(巡行的骑卫)

(9) 阻止;遮拦 。如:罗伞(仪仗行列中的伞盖);罗闉(古时军营周围的宵禁设施)

(10) 经过筛具或滤网、有网眼的织物筛下来 。如:罗面;罗和(对磨面工人的称呼)

量词

英文gross的省音译。十二打为一罗

英文翻译

net for catching birds; gauze

方言集汇

◎ 粤语:lo4
◎ 潮州话:lo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