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箄
注音
ㄗㄥˋ ㄅㄟ
词语释义
甑底的竹箄。
词语解释
甑底的竹箄。
清 唐训方 《里语徵实·二字徵实》:“甑底蔑巴曰甑箄。”
引证解释
⒈ 甑底的竹箄。
引清唐训方《里语徵实·二字徵实》:“甑底蔑巴曰甑箄。”
甑箄的国语词典
旧时置于甑底,用来防止食物掉落锅中的竹片。
甑箄的网络释义
甑箄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瓦,曾声。从瓦,表示是陶制品。本义: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鬲上蒸煮 )
(2) 同本义
甑,甗也。——《说文》
甑,自关而东谓之甗,或谓之甑。——《方言》五
许子以釜甄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荷甑堕地,不顾而去。——《后汉书·孟敏传》
朝甑米空烹芋粥,夜缸油尽点松明。——宋· 陆游《杂题六首》
(3) 蒸米饭的用具,略像木桶,有屉子而无底,亦作“甑子” 。如:他到灶屋抓了一把甑边饭
(4) 蒸馏或使物体分解用的器皿 。如:曲颈甑
英文翻译
boiler for steaming rice, pot
方言集汇
◎ 粤语:zang6
◎ 客家话:[陆丰腔] zen5 [客英字典] zen5 [海陆丰腔] zen5 [梅县腔] zen5 [台湾四县腔] zen5 [宝安腔] zen5
◎ 客家话:[陆丰腔] zen5 [客英字典] zen5 [海陆丰腔] zen5 [梅县腔] zen5 [台湾四县腔] zen5 [宝安腔] ze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七證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甑 | 子孕 | 精 | 蒸 | 去聲 | 徑 | 開口三等 | 曾 | 蒸 | tsĭəŋ | cingh/zion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