琲瓃
注音
ㄅㄟˋ ㄌㄟˊ
词语释义
蓓蕾。花蕾,含苞未放的花。
词语解释
蓓蕾。花蕾,含苞未放的花。
明 杨慎 《咏端溪砚廿韵示儿》:“藏春留琲瓃,敲日响玻璃。”自注:“初花如玉蕊也,俗作菩蕾, 张有 《復古编》云云。”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蓓蕾可作琲瓃。”
引证解释
⒈ 蓓蕾。花蕾,含苞未放的花。
引明杨慎《咏端溪砚廿韵示儿》:“藏春留琲瓃,敲日响玻璃。”
自注:“初花如玉蕊也,俗作菩蕾, 张有《復古编》云云。”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蓓蕾可作琲瓃。”
琲瓃的网络释义
琲瓃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珠串子
赐以黄金万镒,白璧十双,明珠百琲。——清· 王韬《淞滨琐话》
(2) 珠子
宫中有七重楼,覆铜瓦,楹极皆大琲杂宝,四隅置铜槽。——《新唐书》
英文翻译
necklace
方言集汇
◎ 粤语:pui3 pu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i6 [客英字典] pui5 [台湾四县腔] pi5 [梅县腔] pi5 pui5
◎ 潮州话:pa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i6 [客英字典] pui5 [台湾四县腔] pi5 [梅县腔] pi5 pui5
◎ 潮州话:p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四賄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琲 | 蒲罪 | 並 | 灰 | 上聲 | 賄 | 合口一等 | 灰 | 蟹 | buaix/buoj | bʰuɒ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