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

měng hǔ [ meng hu]
注音 ㄇㄥˇ ㄏㄨˇ

词语释义

猛虎 měnghǔ

(1) 即老虎

猛虎下山
fierce tiger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fierce tiger] 即老虎猛虎下山 猛虎是对虎性格的描述,常见的成语有:猛虎下山

猛虎的国语词典

凶猛的老虎。

猛虎的网络释义

猛虎 (猫科动物)

  • 猛虎是对虎性格的描述,常见的成语有:猛虎下山
  • 猛虎的翻译

    英语: fierce tiger
    德语: wilder Tiger
    法语: tigre féroce

    猛虎造句

    在那“苛政猛虎”的时代,老百姓的生活多么艰难啊!
    我心中有猛虎,细嗅蔷薇。
    战士们像下山的猛虎冲上了阵地。
    汗水变成珍珠,把梦想变成现实,让过程变得的越来越美丽,如此辉煌的结果,是在天空战斗的雄鹰,是猛虎声学山谷。
    一只猛虎咆哮着向武松扑来。
    酒是穿肠的毒药,色是刮骨的钢刀。气是下山的猛虎,钱是惹祸的根苗。
    武打演员一个腾越动作从幕后翻将出来,姿势犹如猛虎出山。
    解放军战士如下山的猛虎,直突敌阵,锐不可当。
    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步。
    战士们成了下山的猛虎。
    战士们犹如下山猛虎,冲向敌人。
    战士们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向敌人。
    像一只雄鹰翱翔在天空扫视着祖国大地,像一只雄狮寻觅在密林山壑深处,似一头猛虎啸声在大江南北,似一头儒牛甘心耕耘在辽阔田原。“记者节”祝愿笔杆朋友:好人一生平安,一辈子幸。
    上周五,斯里兰卡政府军从泰米尔猛虎组织手中收复了贾夫纳半岛的战略要塞“大象通道”。
    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
    “猛虎口中敲玉齿,骊龙颔下夺神珠”。
    龙驹驿上游三十里外群山耸峙,众山团聚形如一只踞卧的猛虎,因此这一片山脉被人称为黑虎岭。
    如今的猛虎组织已是一夥亡命之徒……不知道他们会干些什麽。
    无怪斯里兰卡政府军的一位军官说,“猛虎”组织将她们当作高射炮弹来使用。
    方世杰凭你英雄了得,究竟上了些年纪,怎耐得三个出林猛虎,渐渐气力不加,身手迟慢。

    汉字详情

    měng [meng]
    部首: 324
    笔画: 11
    五笔: QTB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KHNDT
    四角: 47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犬,孟声。本义:健壮的狗) 同本义

    猛,健犬也。——《说文》

    驱猛兽。——《孟子》

    猛虞趪趪。——张衡《西京赋》。注:“怒也。”

    (2) 又如:大猛(大狗)

    形容词

    (1) 凶恶可怕

    公之狗甚猛。——《韩诗外传》

    粗厉猛起。——《礼记·乐记》

    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如猛兽奇鬼。——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猛利(犹凶暴);猛戾(凶暴乖张);猛急(犹暴躁);猛暴(凶残暴戾)

    (3) 勇猛;威猛

    威而不猛。——《论语》

    便捷猛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命猛将统兵。——《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陶潜《咏荆轲》

    (4) 又如:猛进(勇猛精进);猛决(勇猛果决);猛勇(威猛勇敢);猛气(勇猛的气势和气概)

    (5) 严厉 。如:猛法(严酷的法令);猛峻(严峻);猛厉(严厉刚烈;严酷,严厉)

    (6) 猛烈(强烈;刚烈)

    火烈风猛。——《资治通鉴》

    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

    (7) 又如:猛火(猛烈燃烧的火);猛迅(猛烈而迅速);凶猛(凶恶强大)

    副词

    (1) 忽然,突然

    彧猛省曰:“吾儿忘却!”——《三国演义》

    (2) 又如:猛不乍(突然);猛古丁(突然);猛可(突然);猛生,猛乍(突然)

    (3) 非常,甚

    阅史披图,猛欲追谟于贤圣;宵衣旰食,每勤顾问于臣邻。——明· 陈汝元《金莲记》

    英文翻译

    violent, savage, cruel; bold

    方言集汇

    ◎ 粤语:maang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ang1 [宝安腔] mang1 [海陆丰腔] mang1 mang3 [梅县腔] mang1 [台湾四县腔] mang1 mang3 [东莞腔] mang1 [客语拼音字汇] mang1 men1 [客英字典] mang3 m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幸庚二開上聲開口二等mɐŋmrvngx/meank
    [hu]
    部首: 608
    笔画: 8
    五笔: HAMV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PHN
    四角: 212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 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虎,山兽之君。——《说文》

    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

    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

    (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如:蝇虎;蝎虎

    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

    (5) 姓

    形容词

    (1) 比喻威武勇猛 。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

    (2) 比喻残酷凶暴

    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

    动词

    (1) 〈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

    (2) 吓唬。也作“唬” 。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英文翻译

    tiger; brave, fierc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3 [东莞腔] fu3 [沙头角腔] fu3 [陆丰腔] fu3 [台湾四县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3 [梅县腔] fu3 [客英字典] fu3 [宝安腔] f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古上聲開口一等hox/xuuxu

    猛虎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