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柔美、盛美貌。
《诗•商颂•那》是殷商的后代宋国祭祀商朝的建立者成汤的乐歌。首句是“猗与那与”,后以“猗那”借指祭祀祖先的颂歌。
表示赞美之辞。
词语解释
柔美、盛美貌。
《诗·商颂·那》:“猗与那与,置我鞉鼓。” 马瑞辰 通释:“猗、那二字叠韵,皆美盛之貌,通作‘猗儺’(见《檜风》)、“阿难”(见《小雅》)。草木之美盛曰猗儺,乐之美盛曰猗那,其义一也。”《孔丛子·连丛子上》:“﹝杨柳﹞巨本洪枝,条脩远扬,夭绕连枝,猗那其旁,或拳句以逮下土,或擢跡而接穹苍。”《淮南子·修务训》:“今鼓舞者,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动容转曲,便媚拟神。”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一:“明日映天,甘露被宇。蓊鬱高松,猗那长楚。”
《诗·商颂·那》是 殷商 的后代 宋国 祭祀 商 朝的建立者 成汤 的乐歌。首句是“猗与那与”,后以“猗那”借指祭祀祖先的颂歌。
宋 欧阳修 《读<徂徕集>》诗:“陈诗颂圣德,厥声续猗那。”《宋史·礼志十一》:“方作猗那之颂,永严昭穆之容。” 清 刘大櫆 《沉茮园诗序》:“古之君子,未有不愿为清庙猗那,而顾愿为寺人 孟子 ,愾 周 道,忧《黍离》者也。”
表示赞美之辞。
《文选·班固<典引>》:“亦犹於穆猗那,翕纯皦绎,以崇严祖考,殷荐宗祀配帝。” 李周翰 注:“於穆、猗那皆美也。” 唐 张说 《恒州刺史张府君墓志》:“孝乎事亲,忠乎事君,猗那叔父,亦足有云。”
引证解释
⒈ 柔美、盛美貌。
引《诗·商颂·那》:“猗与那与,置我鞉鼓。”
马瑞辰通释:“猗、那二字叠韵,皆美盛之貌,通作‘猗儺’(见《檜风》)、“阿难”
(见《小雅》)。草木之美盛曰猗儺,乐之美盛曰猗那,其义一也。”《孔丛子·连丛子上》:“﹝杨柳﹞巨本洪枝,条脩远扬,夭绕连枝,猗那其旁,或拳句以逮下土,或擢跡而接穹苍。”
《淮南子·修务训》:“今鼓舞者,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动容转曲,便媚拟神。”
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一:“明日映天,甘露被宇。蓊鬱高松,猗那长楚。”
⒉ 《诗·商颂·那》是殷商的后代宋国祭祀商朝的建立者成汤的乐歌。首句是“猗与那与”,后以“猗那”借指祭祀祖先的颂歌。
引宋欧阳修《读<徂徕集>》诗:“陈诗颂圣德,厥声续猗那。”
《宋史·礼志十一》:“方作猗那之颂,永严昭穆之容。”
清刘大櫆《沉茮园诗序》:“古之君子,未有不愿为清庙猗那,而顾愿为寺人孟子,愾周道,忧《黍离》者也。”
⒊ 表示赞美之辞。
引《文选·班固<典引>》:“亦犹於穆猗那,翕纯皦绎,以崇严祖考,殷荐宗祀配帝。”
李周翰注:“於穆、猗那皆美也。”
唐张说《恒州刺史张府君墓志》:“孝乎事亲,忠乎事君,猗那叔父,亦足有云。”
猗那的网络释义
猗那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犬,奇声。本义:阉割过的狗) 同本义
猗,犬也。——《说文》
动词
长大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诗·小雅》
形容词
美盛的样子 。如:猗猗(美盛的样子;柔美的样子;美好的样子);猗娜(犹婀娜,柔美的样子);猗蔚(草木蘩茂的样子)
(1) 叹词。常用于句首,表示赞叹
河水清且涟猗。——《诗·卫风·伐檀》
(2) 又如:猗欤休哉(多么快乐啊)
用于句末,相当于“啊”
断断猗,无他技。——《书·秦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2 [宝安腔] ji1 ji2 [台湾四县腔] ji2 [梅县腔] j1 [客英字典] ji1
◎ 潮州话: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漪 | 於離 | 影 | 支B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支B | ʔĭe | qie/ye |
详细解释
nā
名词
(1) 姓
(2) 另见
nà
代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邑,冄(
)声。邑与地名或行政区域有关。后省作“那”。①本义:国名。《说文》:“西夷国。”本读 。②指示代词。特指某个人、某个时间、某个地方或某个事物。不一定是远指之词,如“那件事你我心里都清楚。”)(2) 指示代词
(3) 指代较远的人或事物。如:那厮(那个家伙,表示鄙视的意思);山坡上有一个穿红衣服的姑娘,那就是他的未婚妻
(4) 指代较远的时间、处所
那时使吾。——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那昝(那咱。那时);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见过她;那厢(那边);那头儿(极点;尽头);那哈儿(那儿,那里)
(6) 指较远的人或事物。如:这时那两个同学都不在屋里,她独自在窗前站着
(7) 指较远的时间、处所。如:那和天交界的地方,有一点红红的摇动的灯光…
(8) 指前文提到的或根据上下文或根据当时的情况显然所指的某个人或物 。如:把那只猫赶出去
(9) 表示突出强调某人、事物或语意 。如:我决不会投那家伙票的
(10) 表示赞同之点 。如:那就是你的光荣
连词
(1) 表示顺着上文或上句话的语意,申说应有的结果 。如:那我就不再等了
(2) 另见
nǎ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o2 na3 [宝安腔] la3 | lo2 [客英字典] na3 nai5 ne5 [台湾四县腔] no2 na3 [梅县腔] mak7 man3 na3 nai5 ngai5 ne.5 lai5 [客语拼音字汇] na1 na3 na4 nai4 [陆丰腔] na3 [东莞腔] la3
◎ 潮州话:na2(náⁿ) na1(na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那 | 諾何 | 泥 | 歌 | 平聲 | 歌 | 開口一等 | 果 | 歌 | nɑ | 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