狺狺狂吠

yín yín kuáng fèi [yin yin kuang fei]

词语释义

1、狗叫的声音 2、像狗叫一样发狂地叫。

狺狺狂吠造句

还有日本,一个时期以来,日本每每隔海挑衅,意欲挣脱和平宪法,“夺回强大的日本”,一个劲地向中国狺狺狂吠,以中国为敌的意味十分明显。
狺狺狂吠,辞林之乱由是起;嗡嗡疯鸣,赋坛之隳缘此生。
狺狺狂吠在寂静的山林间传得很远很远。
突然,大狗咆哮起来,铁链腾一下拉得笔直,我撒丫子狂奔,全村的狗都由摇尾乞怜变成狺狺狂吠。
传言四川盆地多雨少晴,当地的汪星人在看到太阳的时候会狺狺狂吠。

汉字详情

yín [yin]
部首: 324
笔画: 10
五笔: QTYG
五行:
仓颉: KHYMR
四角: 402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犬吠声

狺,犬吠声。——《集韵》

(2) 又如:狺狺(狗叫声;带攻击性的言论);狺犬(吠叫的狗);狺吠(狗叫)

英文翻译

the snarling of dogs

方言集汇

◎ 粤语:ngan4
◎ 客家话:[宝安腔] ngiun2 [台湾四县腔] ngiun2 [梅县腔] niun2 [海陆丰腔] ngiun2 [客语拼音字汇] gen4 guen4 ngin1 [客英字典] ngiun2
◎ 潮州话:ngeng5(ngûrng) [揭阳]ngêng5(ngêng) [潮阳]nging5(ngî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語巾眞B開平聲開口三等眞Bngin/ngynŋĭĕn
yín [yin]
部首: 324
笔画: 10
五笔: QTYG
五行:
仓颉: KHYMR
四角: 402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犬吠声

狺,犬吠声。——《集韵》

(2) 又如:狺狺(狗叫声;带攻击性的言论);狺犬(吠叫的狗);狺吠(狗叫)

英文翻译

the snarling of dogs

方言集汇

◎ 粤语:ngan4
◎ 客家话:[宝安腔] ngiun2 [台湾四县腔] ngiun2 [梅县腔] niun2 [海陆丰腔] ngiun2 [客语拼音字汇] gen4 guen4 ngin1 [客英字典] ngiun2
◎ 潮州话:ngeng5(ngûrng) [揭阳]ngêng5(ngêng) [潮阳]nging5(ngî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語巾眞B開平聲開口三等眞Bngin/ngynŋĭĕn
kuáng [kuang]
部首: 324
笔画: 7
五笔: QTG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KHMG
四角: 4121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狗发疯)

(2) 同本义。也指狗发疯

狂,狾犬也。——《说文》

值狂犬之暴怒,加楚害于微躯。——三国魏· 阮籍《鸠赋》

(3) 又如:狂犬(凶猛的狗)

(4) 引申指“人的精神失常”,“疯癫”

狂夫瞿瞿。——《诗·齐风·东方未明》

狂走者累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忽忽如狂。——《汉书·李广苏建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狂死(因疯疾致死);狂易(精神失常);狂惑(精神错乱;疯癫);狂徒(狂人)

(6) 狂妄

幼而狂。——《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其蔽也狂。——《论语》。注:“妄抵触人。”

愈以是得狂名。——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7) 又如:狂谬(狂妄荒谬);狂且(行动轻狂之人);狂乖(狂妄狡猾);狂纵(狂妄放肆);狂轻(狂妄而轻浮);狂悖(狂妄背理;猖獗);狂且(行动轻狂);狂话(狂妄的话);狂狡(狂妄狡诈);狂戾(狂妄暴戾);狂惑(狂妄昏惑)

(8) 狂放,任性放荡

狂夫之言,圣人择之。——清· 刘开《问说》

(9) 如:狂士(狂放的读书人);狂朋怪侣(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狂态(狂放的态度)

(10) 凶猛

狂风吹古月。——李白《司马将军歌》

(11) 又如:狂风毒雨(狂风暴雨)

(12) 汹涌

挽狂澜于既倒。——韩愈《进学解》

(13) 又如:狂涛(汹涌的波涛);狂浪(汹涌的浪涛);狂流(汹涌的水波)

动词

(1) 通“诳”。欺骗

吾以是狂而不信也。——《庄子·逍遥游》

使子必智而寿,则世必以为狂。——《韩非子·显学》

(2) 通“往”( wǎng)。去

我其发出狂。——《书·微子》

英文翻译

insane, mad; violent; wild

方言集汇

◎ 粤语:kong4 kwong4
◎ 客家话:[陆丰腔] kong3 [宝安腔] kong2 [海陆丰腔] kong2 [东莞腔] kong2 [沙头角腔] kong2 [梅县腔] kong2 [台湾四县腔] kong2 [客语拼音字汇] kong2 kuong2 [客英字典] kwong2 k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巨王陽合平聲合口三等gyang/gvanggʰĭwaŋ
fèi [fei]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KDY
五行:
仓颉: RIK
四角: 630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犬,从口。本义:狗叫)

(2) 同本义

吠,犬鸣也。——《说文》

邑犬君吠兮所怪也。——《楚辞·九章》

谚云:“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王符《潜夫论·贤难》

(3) 又如:吠声(狗叫声);吠日(很少见到太阳的狗,偶尔见到太阳出来就狂叫,喻少见多怪)

(4) 泛指动物鸣叫 。如:吠哈(哇鸣);吠嗥(野兽嚎叫)

(5) 恶言攻击 。如:吠尧(喻坏人攻击好人)

英文翻译

bark

方言集汇

◎ 粤语:fa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ui5 poi5 [台湾四县腔] poi5 pi5 [客语拼音字汇] poi4 [东莞腔] poi3 [沙头角腔] poi5 [宝安腔] poi3 [陆丰腔] poi6 [海陆丰腔] poi6 pu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廢廢合去聲合口三等byad/bvaybʰĭwɐ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