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狡黠
(1) 狡猾;诡诈
词语解释
诡诈。
《三国志·蜀志·张嶷传》:“ 健 弟狡黠,又 夷 狄 不能同功,将有乖离。”《法苑珠林》卷四一引《生经》:“其贼狡黠,更当设谋。”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杖煞一番老而狡黠者,其后补署,悉用年少,惜身保家,不敢为恶矣。” 曹禺 《日出》第二幕:“他原来是大丰银行一个小职员,凭着狡黠和逢迎的本领现在升为 潘月亭 的秘书。”
犹机灵。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 蔡季实 殿撰有一僕,京师长随也,狡黠善应对, 季实 颇喜之。”
引证解释
⒈ 诡诈。
引《三国志·蜀志·张嶷传》:“健弟狡黠,又夷狄不能同功,将有乖离。”
《法苑珠林》卷四一引《生经》:“其贼狡黠,更当设谋。”
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杖煞一番老而狡黠者,其后补署,悉用年少,惜身保家,不敢为恶矣。”
曹禺《日出》第二幕:“他原来是大丰银行一个小职员,凭着狡黠和逢迎的本领现在升为潘月亭的秘书。”
⒉ 犹机灵。
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蔡季实殿撰有一僕,京师长随也,狡黠善应对, 季实颇喜之。”
狡黠的国语词典
狡诈。《三国志.卷二八.魏书.邓艾传》:「逆贼姜维连年狡黠,民夷骚动,西土不宁。」也作「狡伪」。
狡黠的网络释义
狡黠
狡黠的翻译
狡黠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犬,交声。本义:小狗)
(2) 同本义
狡,少狗也。匈奴地有狡犬,巨口而黑身。——《说文》
狡狗之死也。——《淮南子·俶真》
(3) 又如:狡犬(狡狗。少壮的狗)
(4) 传说中的兽名
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山海经》
形容词
(1) 狡猾;狡诈
狡,狯也。——《广雅》
小儿戏谓之狡狯。——《通俗文》
乌鸟之狡,虽善不亲。——《管子·形势》。注:“谓猜也。”
东方之钜狡也。——《吕氏春秋·尊师》。注:“猾也。”
狡兔有三窟。——《战国策·齐策四》
(2) 又如:狡强(狡赖强辩);狡客(狡滑的人);狡竖(狡猾的人);狡扇(阴谋煽动);狡桀(狡猾诡诈)
(3) 壮健骁勇
狡,健也。——《广雅》
(4) 又如:狡悍(壮健勇武);狡勇(狡诈勇悍)
(5) 急促
时奏狡弄。——王褒《洞箫赋》。注:“急也。”
(6) 又如:狡捷(灵活敏捷);狡弄(急促雄壮的短曲)
(7) 狂暴
乱气狡偾。——《左传·僖公十五年》
伪孽昏狡。——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8) 又如:狡虫(凶恶的害虫);狡愤(暴躁不安);狡戾(狂暴乖张);狡暴(狡猾凶暴)
(9) 通“姣”
及见狡童。——《诗·山有扶苏》
(10) 又如:狡好(容貌秀丽);狡童(漂亮而无实才的少年);狡泽(佼美而光泽)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gau3 [宝安腔] gau3 [海陆丰腔] gau3 git7 [梅县腔] gau3 [台湾四县腔] gau3 git7 [东莞腔] gau3 [客语拼音字汇] gau3 [客英字典] gau3
◎ 潮州话:ga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絞 | 古巧 | 見 | 肴 | 上聲 | 巧 | 開口二等 | 效 | 肴 | kau | kraux/keav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色。从黑,吉声。本义:坚黑色)
(2) 坚
黠,坚黑也。——《说文》
(3) 狡猾、含有内心险恶、耍弄小聪明来伪装之意
以尤桀黠,皆斩之。——《汉书》
吏黠不能禁。——《后汉书·明帝纪》
黠民共为冠。——《汉书·匈奴传》
狼亦黠矣。——《聊斋志异·狼三则》
(4) 又如:黠灵(狡猾);黠鼠;狡黠的敌人;黠奴(狡猾的奴婢)
(5) 聪慧;机伶
驱我令去,小黠大痴。——韩愈《送穷文》
(6) 又如:黠灵(聪明);黠儿(聪慧的小儿)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ad5 [宝安腔] get7 [台湾四县腔] giet7 gat7 [海陆丰腔] giet7 gat7 [客英字典] giet7 gat7
◎ 潮州话:kiag4 (khiak)「潮州」kiêg4 (khiek 旧时:khiet)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黠 | 胡八 | 匣 | 鎋開 | 入聲 | 黠 | 開口二等 | 山 | 山 | ghret/haet | ɣæ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