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狡猾凶悍。
《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 勛 将 孟敬文 守 丰县 ,狡悍而兵多。” 宋 叶适 《上孝宗皇帝札子》:“故内治柔和,无狡悍思乱之民。”《明史·西域传二·曲先卫》:“ 散即思 素狡悍,天子宥其罪,仍怙恶不悛。” 郑观应 《盛世危言·交涉上》:“彼虽狡悍,其奈我何?”
谓壮健勇武。
宋 苏轼 《上富丞相书》:“异时士大夫皆喜为卓越之行,而世亦贵狡悍之才。” 清 李有棠 《金史纪事本末·群盗叛服》:“其妹 四娘子 狡悍善骑射。”
引证解释
⒈ 狡猾凶悍。
引《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勛将孟敬文守丰县,狡悍而兵多。”
宋叶适《上孝宗皇帝札子》:“故内治柔和,无狡悍思乱之民。”
《明史·西域传二·曲先卫》:“散即思素狡悍,天子宥其罪,仍怙恶不悛。”
郑观应《盛世危言·交涉上》:“彼虽狡悍,其奈我何?”
⒉ 谓壮健勇武。
引宋苏轼《上富丞相书》:“异时士大夫皆喜为卓越之行,而世亦贵狡悍之才。”
清李有棠《金史纪事本末·群盗叛服》:“其妹四娘子狡悍善骑射。”
狡悍的网络释义
狡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犬,交声。本义:小狗)
(2) 同本义
狡,少狗也。匈奴地有狡犬,巨口而黑身。——《说文》
狡狗之死也。——《淮南子·俶真》
(3) 又如:狡犬(狡狗。少壮的狗)
(4) 传说中的兽名
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山海经》
形容词
(1) 狡猾;狡诈
狡,狯也。——《广雅》
小儿戏谓之狡狯。——《通俗文》
乌鸟之狡,虽善不亲。——《管子·形势》。注:“谓猜也。”
东方之钜狡也。——《吕氏春秋·尊师》。注:“猾也。”
狡兔有三窟。——《战国策·齐策四》
(2) 又如:狡强(狡赖强辩);狡客(狡滑的人);狡竖(狡猾的人);狡扇(阴谋煽动);狡桀(狡猾诡诈)
(3) 壮健骁勇
狡,健也。——《广雅》
(4) 又如:狡悍(壮健勇武);狡勇(狡诈勇悍)
(5) 急促
时奏狡弄。——王褒《洞箫赋》。注:“急也。”
(6) 又如:狡捷(灵活敏捷);狡弄(急促雄壮的短曲)
(7) 狂暴
乱气狡偾。——《左传·僖公十五年》
伪孽昏狡。——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8) 又如:狡虫(凶恶的害虫);狡愤(暴躁不安);狡戾(狂暴乖张);狡暴(狡猾凶暴)
(9) 通“姣”
及见狡童。——《诗·山有扶苏》
(10) 又如:狡好(容貌秀丽);狡童(漂亮而无实才的少年);狡泽(佼美而光泽)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gau3 [宝安腔] gau3 [海陆丰腔] gau3 git7 [梅县腔] gau3 [台湾四县腔] gau3 git7 [东莞腔] gau3 [客语拼音字汇] gau3 [客英字典] gau3
◎ 潮州话:ga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絞 | 古巧 | 見 | 肴 | 上聲 | 巧 | 開口二等 | 效 | 肴 | kau | kraux/keav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手,旱声。本义:勇猛)
(2) 同本义
悍,勇也。——《说文》
悍戇好斗。——《荀子·大略》
虽有悍如冯敬者。——《汉书·贾谊传》
且其人剽悍。——《汉书·陈汤传》
上患吴会稽轻悍。——《汉书·吴王濞传》
(3) 又如:悍酋(勇猛的首领);悍夫(勇士);悍志(勇猛之气);悍壮(勇武强壮)
(4) 凶狠,蛮横
悍吏之来吾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如:悍鸷(凶暴、蛮横的性情);悍吏(凶暴蛮横的官吏);悍妻(凶悍的妻子);悍戾(凶横怪戾)
(6) 强劲;坚实 。如:悍坚(刚强;坚强);悍人(刚强固执的人);悍梗(强悍固执而不顺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on5 gon5 [海陆丰腔] hon6 gon5 [梅县腔] hon5 [台湾四县腔] hon5 gon5 [客语拼音字汇] hon4 [宝安腔] ho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翰 | 侯旰 | 匣 | 寒 | 去聲 | 翰 | 開口一等 | 山 | 寒 | ɣɑn | ghanh/han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