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椎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犍槌 ”。梵语的音译。意为“声鸣”。指寺院中的木鱼、钟、磬之类。
晋 法显 《佛国记》:“﹝ 于闐 ﹞国主安堵 法显 等於僧伽蓝。僧伽蓝名 瞿摩帝 ,是大乘寺,三千僧共犍槌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黑云若起,急击犍椎,我闻其声,恶心当息。” 宋 道诚 《释氏要览·杂记》:“今详律,但是鐘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椎也。”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尔来一百年,復见大会设, 恒河 左右流,犍槌声不絶。”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犍槌”。梵语的音译。意为“声鸣”。指寺院中的木鱼、钟、磬之类。
引晋法显《佛国记》:“﹝于闐﹞国主安堵法显等於僧伽蓝。僧伽蓝名瞿摩帝,是大乘寺,三千僧共犍槌食。”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黑云若起,急击犍椎,我闻其声,恶心当息。”
宋道诚《释氏要览·杂记》:“今详律,但是鐘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椎也。”
清黄遵宪《锡兰岛卧佛》诗:“尔来一百年,復见大会设, 恒河左右流,犍槌声不絶。”
犍椎的网络释义
犍椎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jiān
名词
阉割过的牛
买得乌犍遇岁穰,此身永免属官仓。——陆游《稻饭》
动词
(1) 阉割
其子三日便掐尾,六十日后犍。——《齐民要术》
(2) 又如:犍牛(阉割过的牛)
(3) 另见
qián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en1 kien5 [梅县腔] gian1 [海陆丰腔] gien1 kien5 [东莞腔] ken5 ken2 [客英字典] ge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chuí名词 (1) (形声。从木,隹( )声。本义:槌子,敲击的器具)(2) 捶击的工具。后亦为兵器 椎,所以击也。——《说文》 椎,棒椎也。——《广韵》 杼上终葵首。——《考工记·玉人》。疏:“终葵,椎也。” (3) 又如:椎拍(用椎拍击);椎斧(椎和斧);椎凿(槌子和凿子);椎锻(锤子和打铁用的砧石);椎额(额头突出如椎);椎塘(臼) (4) 椎髻。盘在头顶上的一种椎形高髻 。如:椎髫(满族人留的发辫);椎结(将头发编束成锥形的髻);椎头(椎形发式) 动词 (1) 用椎打击 椎,击也。——《说文》 五日一椎牛。——《史记·张释之冯唐传》 椎秦始皇博浪之中。——《后汉书·冯衍传》 (2) 又如:椎楚(杖刑);椎牛(击杀牛);椎坐(捶击坐具);椎秦(椎击秦皇) (3) 泛指重力撞击 。如:椎冰(砸冰);椎破(击破;砸破);椎胸跌足(椎胸顿足) (4) 杀 。如:椎埋(杀人而加以掩埋);椎埋穿掘(杀人埋尸,发冢盗墓) 形容词 (1) 朴实 。如:椎拙(质朴无文。不加修饰);椎轮(无辐的车轮。比喻事物的创始) (2) 迟钝 。如:椎鲁(愚昧落后;愚钝);椎钝(愚钝);椎愚(愚笨) (3) 另见 zhuī名词 (1) 椎骨 三椎下间主胸中热。——《素问·刺热篇》。王冰注:“脊节谓之椎。” (2) 又如:胸椎;腰椎 (3) 锥(锥属植物)的古称 椎,木名。似栗而小。——《集韵》 (4) 另见 英文翻译hammer, mallet; vertebra
方言集汇◎ 粤语:ceoi4 zeo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ui2 [海陆丰腔] chui2 [梅县腔] chui2 [宝安腔] cui2 [客语拼音字汇] cui2 zui1 [台湾四县腔] cui2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