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兄

fù xiōng [ fu xiong]
注音 ㄈㄨˋ ㄒㄩㄥ

词语释义

父兄 fùxiōng

(1) 父亲与兄长。

兼仗父兄之烈。——· 司马光《资治通鉴》
father and elder brothers

(2) 泛指家中长辈,或用作偏义复词,指兄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词语解释

  1. 父亲与兄长。

    《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 晋 葛洪 《抱朴子·酒戒》:“辱人父兄,则子弟将推刃矣。” 宋 司马光 《<迂书>序》:“余生六龄而父兄教之书,虽诵之不能知其义。”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刘忠宣》:“士大夫家,子弟爱其父兄者,俟其身后,必求名儒大笔,铺张其行业,以誌於其墓。”

  2. 指伯父、叔父和堂兄弟。

    《礼记·丧大记》:“父兄堂下北面。” 孔颖达 疏:“谓诸父诸兄不仕者,以其贱,故在堂下而向北,以东为上也。”《韩非子·八奸》:“何谓父兄?曰:侧室公子,人主之所亲爱也。” 陈奇猷 集释:“侧室公子乃指君之伯叔及兄弟。”

  3. 古代国君对同姓臣属的称呼。

    《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 许 自为功乎?” 杜预 注:“父兄,同姓羣臣。”《史记·乐毅列传》:“不谋父兄,以为亚卿。”

  4. 犹父老。

    《国语·晋语五》:“大夫非不能也,让父兄也。” 韦昭 注:“父兄,长老也。”《史记·项羽本纪》:“纵 江 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5. 指兄长。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引证解释

⒈ 父亲与兄长。

《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
晋葛洪《抱朴子·酒戒》:“辱人父兄,则子弟将推刃矣。”
宋司马光《<迂书>序》:“余生六龄而父兄教之书,虽诵之不能知其义。”
清严有禧《漱华随笔·刘忠宣》:“士大夫家,子弟爱其父兄者,俟其身后,必求名儒大笔,铺张其行业,以誌於其墓。”

⒉ 指伯父、叔父和堂兄弟。

《礼记·丧大记》:“父兄堂下北面。”
孔颖达疏:“谓诸父诸兄不仕者,以其贱,故在堂下而向北,以东为上也。”
《韩非子·八奸》:“何谓父兄?曰:侧室公子,人主之所亲爱也。”
陈奇猷集释:“侧室公子乃指君之伯叔及兄弟。”

⒊ 古代国君对同姓臣属的称呼。

《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
杜预注:“父兄,同姓羣臣。”
《史记·乐毅列传》:“不谋父兄,以为亚卿。”

⒋ 犹父老。

《国语·晋语五》:“大夫非不能也,让父兄也。”
韦昭注:“父兄,长老也。”
《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⒌ 指兄长。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的国语词典

父亲及兄长。

父兄的网络释义

父兄

  • 父兄,即父亲和兄长。“父兄”理念在宗法制社会里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父”的核心作用勿复赘言,而“兄”的地位也是非同一般。古语有云:长兄为父。著名的民间故事“包青天”里包拯就是早年丧父,由长嫂抚养长大(与历史记载不符),堪称“嫂娘”。上面所举例子中,焦仲卿之妻刘兰芝也是面对着“长兄如父”的情况。
  • 父兄的翻译

    英语: father and elder brother(s)​, head of the family, patriarch
    法语: père et frère aîné, chef de la famille, patriarche

    父兄造句

    赫特福德院的华莱士收藏馆,是由赫特福德勋爵和他的同母异父兄弟理查德?华莱士爵士共同兴创的。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今违愿而来试,则以父兄之命,如能玉成,幸甚幸甚。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项羽。
    因他父兄都是个大才子,朝谈夕讲,无非子史经书,目见耳闻,不少诗词歌赋……
    不要在你父兄的帐篷里甜睡。时代在前进,紧跟它向前吧!
    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项羽。
    从小到大,我什么都要听从父兄长辈的安排,身为女孩子家,自己但凡要做一点主,都有可能被人在背后说长道短。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主公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月饼?那是什么?非也非也,小官人玩笑了,老汉自幼随父兄贩书印书,已历五十余载,这冠声园便是四十年前先考创下的字号,却从未做过什么月饼啊。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于是他弃父兄不顾,毅然消灭抗金主心骨,主动奉还已经收复的故土,向金国割地称臣,达成耻辱的和议。
    他的出生证明显示他是总统奥巴马的同父兄弟。
    率残部突出重围,战后将父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
    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
    古代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
    延俊从父兄宣明,位华州刺史,有惠政,谥曰简。
    他将成为我们的父兄,而我们将是他的子民。

    汉字详情

    fù,fǔ [fu]
    部首: 411
    笔画: 4
    五笔: WQ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CK
    四角: 804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表字后面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诗·大雅》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 眜。——《春秋》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父知之乎?(父:老先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3) 又如:渔父;田父

    (4) 通“甫”。开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老子·四十二章》

    (5) 又如:教父(教戒的开始)

    (6) 天。古人以为天地生万物,故称天为“父”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呼母。——《易·说卦》

    动词

    (1) 通“捕”( )。捕捉,捉拿

    徒以而富(通福)之,父系而伏之。——《管子·侈靡》

    (2) 另见

    名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右手持棒之形。意思是:手里举着棍棒教子女守规矩的人是家长,即父亲。本义:父亲)

    (2) 同本义

    (3) 某人直系血统的上一代男性

    父,家长举教者。——《说文》

    生曰父,死曰考。——《礼记·曲礼》

    (4) 又

    见父之执。疏:“父执,谓执友与父同志者也。”

    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父至尊也。——《仪礼·丧服传》

    (5) 又

    父子手足也。

    父者子之天也。

    乾为父。——《易·说卦》

    父者,家之隆也。——《荀子·致仕》

    孙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世说新语·言语》

    (6) 又如:父执(父亲的朋友);父祖(父亲和祖父);父宗(父亲的继承人);父艰(父丧。同父忧);父任(儿子因父亲任官而得官职);父执(父亲的朋友);父族(父亲的亲族);父业(父亲的事业)

    (7) 对某一种大事业的创始者的尊称。如:国父;革命之父;氢弹之父;原子能之父

    (8) 指万物化生之本

    乾为父。——《易·说卦传》

    (9) 又如:父天(以天为父);父母国,父国,父母之邦(祖国)

    (10) 对和父亲同辈的男性亲属的称呼。如:伯父;叔父;祖父;父老。后亦以称姻亲中的长辈。如:舅父;姨父;岳父

    (11) 古代天子、诸侯对同姓长辈的称呼

    以速诸父。——《诗·小雅·伐木》

    (12) 亦指与雏、崽有直接血缘关系的禽兽中的雄性 。如:父马(雄马)

    (13) 上古对官长的称呼。宋时,羌、西夏等少数民族对汉族官长亦尊称“父” 。如:父师(太师。上古三公之一);父舅(古代天子对诸侯的称呼。同姓诸侯称父,异姓的称舅)

    动词

    (1) 行为像个父亲 。如:父事(把别人当做父亲一般对待)

    (2) 另见

    英文翻译

    father; KangXi radical 88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fu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5 [东莞腔] fu5 [陆丰腔] fu5 [梅县腔] fu5 [台湾四县腔] fu5 [宝安腔] fu3 [海陆丰腔] fu5 [客语拼音字汇] fu4 [客英字典] f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方矩上聲合口三等pyox/piuupĭu
    xiōng [xiong]
    部首: 209
    笔画: 5
    五笔: KQ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HU
    四角: 60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据甲骨文,上为“口”,下为匍伏的人。小篆从口,从儿(人)。象一人在对天祈祷,是“祝”的本字。本义:兄长)

    (2) 同本义

    兄,长也。——《说文》

    男子先生为兄。——《尔雅》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诗·小雅·斯干》

    (3) 又如:乃兄(你的哥哥);令兄(尊兄,尊称对方的哥哥);愚兄(哥哥自己谦称);家兄(谦称自己的哥哥)

    (4) 亲戚中同辈男性中年龄比自己大的

    表兄下马步堤岸,上船拜吾兄。——唐· 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

    (5) 又如:表兄;内兄;姻克;堂兄

    (6) 对他人的尊称

    兄知之,勿为他人言也。——柳宗元《与肖翰林佝俛书》

    (7) 又如:学兄;仁兄

    (8) 古代亦以称姐

    弥子之妻与 子路之妻,兄弟也。——《孟子·万章上》

    俾同气女兄,摩笄引决。——唐· 刘知几《史通》

    (9) 指物之先生而大者

    是故其耨也,长其兄而去其弟。——《吕氏春秋》。高诱注:“养大杀小。”

    英文翻译

    elder bro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hing1
    ◎ 客家话:[梅县腔] hiung1 [客语拼音字汇] hiung1 [客英字典] hiung1 [宝安腔] hiung1 [海陆丰腔] hiung1 [台湾四县腔] hiung1 [沙头角腔] hiung1 [东莞腔] hiung1 [陆丰腔] hi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許榮庚三合平聲合口三等hyeng/xwangxĭwɐ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