爟烽
注音
ㄍㄨㄢˋ ㄈㄥ
词语释义
报警的烽火。亦指战事。
词语解释
报警的烽火。亦指战事。
南朝 陈 徐陵 《广州刺史欧阳頠德政碑》:“朝披羽檄,夜照爟烽。”《陈书·宣帝纪》:“爟烽未息,役赋兼劳。” 北周 庾信 《陕西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爟烽并照,象马单奔。”
引证解释
⒈ 报警的烽火。亦指战事。
引南朝陈徐陵《广州刺史欧阳頠德政碑》:“朝披羽檄,夜照爟烽。”
《陈书·宣帝纪》:“爟烽未息,役赋兼劳。”
北周庾信《陕西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爟烽并照,象马单奔。”
爟烽的网络释义
爟烽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fire
方言集汇
◎ 粤语:gun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wan5 [梅县腔] gwon5 [台湾四县腔] kwan5 [客英字典] gwon5 kwan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wan5 [梅县腔] gwon5 [台湾四县腔] kwan5 [客英字典] gwon5 kwa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九換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貫 | 古玩 | 見 | 桓 | 去聲 | 翰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ʔwan | kuanh/kuan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夆(
)声。本义: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2) 同本义
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 赵寇至,且入界。”——《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烽警(报警的烽火)
(4) 指战火 。如:烽火连天(形容战火到处燃烧);烽燹(战火)
(5) 指烽火台 。如:烽子(守卫烽火台的士兵);烽侦(烽火台);烽候(指烽火台);烽台(即烽火台);烽墩(烽火台)
(6) 泛指举火
后 章坐走马 上林下烽驰逐,免官。——《汉书》
英文翻译
signal fire; tower where signal
方言集汇
◎ 粤语:fung1
◎ 客家话:[陆丰腔] fung1 [梅县腔] fung1 [宝安腔] fung1 [客英字典] fung1 [海陆丰腔] fung1 [客语拼音字汇] fung1 [台湾四县腔] fung1
◎ 客家话:[陆丰腔] fung1 [梅县腔] fung1 [宝安腔] fung1 [客英字典] fung1 [海陆丰腔] fung1 [客语拼音字汇] fung1 [台湾四县腔] f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峯 | 敷容 | 滂 | 鍾 | 平聲 | 冬 | 開口三等 | 通 | 鍾 | pʰĭwoŋ | phyung/phiv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