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炱
注音
ㄇㄟˊ ㄊㄞˊ
词语释义
亦作'煤炲'。
凝聚的烟尘;煤灰。
词语解释
亦作“ 煤炲 ”。凝聚的烟尘;煤灰。
《吕氏春秋·任数》:“嚮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 高诱 注:“煤炱,烟尘也。” 唐 卢仝 《月蚀诗》:“摧环破璧眼看尽,当天一搭如煤炲。” 宋 王安石 《寄王逢原》诗:“儒衣纷纷欲满地,无復气焰空煤炱。” 许地山 《集外·萤灯》:“果然一点油脏和煤炱都没有,而且照得满庭光亮无比。”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煤炲”。凝聚的烟尘;煤灰。
引《吕氏春秋·任数》:“嚮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
高诱注:“煤炱,烟尘也。”
唐卢仝《月蚀诗》:“摧环破璧眼看尽,当天一搭如煤炲。”
宋王安石《寄王逢原》诗:“儒衣纷纷欲满地,无復气焰空煤炱。”
许地山《集外·萤灯》:“果然一点油脏和煤炱都没有,而且照得满庭光亮无比。”
煤炱的网络释义
煤炱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某声。本义:烟尘)
(2) 同本义 。如:煤尾(屋中的烟尘)。又指制墨的烟灰
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指墨
中官欲于苑中作墨灶,取西湖九里松作煤。——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4) 又如:煤精(煤的一种。色黑,质硬,可用以雕刻工艺品)
(5) 灯芯的余烬,即灯花 。如:煤火(煤燃烧时的火焰)
(6) 煤炭,一种黑色固体矿物 。如:煤毒(即煤气);煤炸(小煤块);煤掌(煤矿井下的工作面);煤气灶(以煤气为燃料的灶具)
英文翻译
coal, coke, charcoal, carbon
方言集汇
◎ 粤语:mu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oi2 [东莞腔] moi2 [海陆丰腔] moi2 [梅县腔] moe.2 [陆丰腔] moi3 [宝安腔] moi2 [沙头角腔] moi2 [客语拼音字汇] moi2 [客英字典] mo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oi2 [东莞腔] moi2 [海陆丰腔] moi2 [梅县腔] moe.2 [陆丰腔] moi3 [宝安腔] moi2 [沙头角腔] moi2 [客语拼音字汇] moi2 [客英字典] mo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枚 | 莫杯 | 明 | 灰 | 平聲 | 灰 | 合口一等 | 灰 | 蟹 | muai/muoi | muɒ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烟尘。烟气凝积而成的黑灰。俗称烟子
炱,灰炱煤也。从火,台声。——《说文》
积烟为炱煤。——《通俗文》
埃(炱)不漫。——《列子·黄帝》
(2) 又如:煤炱(亦作“炲煤”。煤灰);炱朽(因长期被烟熏而腐烂)
(3) 黑色
肾风之状…其色炱。——《素问·风论》
英文翻译
soot
方言集汇
◎ 粤语:to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oi2 [梅县腔] toi2 [海陆丰腔] toi2 [客语拼音字汇] toi1 [客英字典] toi2
◎ 潮州话:tai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oi2 [梅县腔] toi2 [海陆丰腔] toi2 [客语拼音字汇] toi1 [客英字典] toi2
◎ 潮州话:t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臺 | 徒哀 | 定 | 咍 | 平聲 | 灰 | 開口一等 | 蟹 | 咍 | dʰɒi | dai/d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