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

méi huà [ mei hua]
注音 ㄇㄟˊ ㄏㄨㄚˋ

词语释义

即炭化。参见“炭化 ”。

词语解释

  1. 即炭化。参见“ 炭化 ”。

引证解释

⒈ 即炭化。参见“炭化”。

煤化的国语词典

古代植物埋藏地下,逐渐变成煤的过程。

煤化造句

推进针织内衣城、商丘手套城、凯通布艺城、化工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河南煤化工项目、中联集团新型材料项目的洽谈落地。
使用可在加压下测定着火点的装置,研究了煤化程度、煤中矿物质和煤焦干馏温度对煤或煤焦的催化着火的影响。
埋藏和温度增高导致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称为煤化作用。
随着煤化作用的进行,相应地形成煤岩组分演化的连续系列。
???新疆发展煤化工产业的目的,是为将煤炭资源及其附属产品“吃干榨净”,从而实现“两个可持续发展”。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我国石化领域专家白颐介绍,煤制烯烃是现代煤化工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之一,黑龙江省也具备上该项目的条件。
文中引用大量数据和图表作为分析手段,点面结合,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重建宁夏庆华煤化公司激励机制。
配合曹县煤田开发,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曹县规划建设了煤化工园区。
分析了攀钢煤化工厂原二系氨处理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氨分解工艺的技术改造。
文中指出,镜煤化作用和丝炭化作用是在煤化作用阶段,基本上同时进行的两个过程。它们区别于传统概念。
传统煤化工一般来说不再扩大规模,主要任务是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升级,等量置换,淘汰落后产能,也是为现代煤化工项目腾出发展空间。
本文论述了几种主要的煤化因素在煤化产物形成中的作用。
随着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的发展,我国甲醇产量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甲醇下游产品的开发迫在眉睫。
天大化工学院院长马新宾对记者说,该院在精馏、结晶、生物乙醇、合成生物学、高能燃料、煤化工领域都有突出贡献,但外界所知不多。
从宏观、微观和煤化学几个方面,研究了新疆和田县布雅煤矿一号井田主采煤层中硫的赋存形态、含量、变化规律及成因。
完全依靠开磷建设磷煤化工园区。
煤化工产业链延伸绿色新材料,煤化工。
随着伊立浦、博盈投资、阳煤化工的重组逐步浮上水面,很多投资者发现,当年在股市场呼风唤雨的德隆系,开始借着各种路径重回市场。
掌上石油化工网煤化工与石油化工“嫁接”新路径。
煤化公司未接管氧气站时,氧气生产一直是采用机械压缩空分制氧,每年电能损耗及设备维护保养费用很大。

汉字详情

méi [mei]
部首: 414
笔画: 13
五笔: OAFS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FTMD
四角: 9489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某声。本义:烟尘)

(2) 同本义 。如:煤尾(屋中的烟尘)。又指制墨的烟灰

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指墨

中官欲于苑中作墨灶,取西湖九里松作煤。——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4) 又如:煤精(煤的一种。色黑,质硬,可用以雕刻工艺品)

(5) 灯芯的余烬,即灯花 。如:煤火(煤燃烧时的火焰)

(6) 煤炭,一种黑色固体矿物 。如:煤毒(即煤气);煤炸(小煤块);煤掌(煤矿井下的工作面);煤气灶(以煤气为燃料的灶具)

英文翻译

coal, coke, charcoal, carbon

方言集汇

◎ 粤语:mu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oi2 [东莞腔] moi2 [海陆丰腔] moi2 [梅县腔] moe.2 [陆丰腔] moi3 [宝安腔] moi2 [沙头角腔] moi2 [客语拼音字汇] moi2 [客英字典] mo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杯平聲合口一等muai/muoimuɒi
huà,huā [hua]
部首: 221
笔画: 4
五笔: WX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P
四角: 24210

详细解释

huā

动词

(1) 用掉、耗费。同“花” 。如:化钱;化工夫

(2) 另见 huà

huà

动词

(1) (古字为“匕”。会意。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本义:变化,改变)

(2) 同本义

匕,变也。——《说文》。徐灏曰:“匕化古今字。”

知变化之道。——《易·系辞传》。虞注:“在阳称变,在阴称化,四时变化。” 荀注:“春夏为变,秋冬为化,坤化为物。”

和故百物化焉。——《礼记·乐记》

若欲其化也。——《周礼·柞氏》。注:“犹生也。”

状态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荀子·正名》。注:“化者改旧形之名。”

胜败若化。——《国语·晋语》。注:“言转化无常也。”

因时而化。——《吕氏春秋·察今》

终不能化。——《史记·货殖列传》

身化促织。——《聊斋志异·促织》

而骨化石。——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化现(变化);化心(改变其心性);化先(四时变化之始);化治(变化治理)

(4) 教化

化,教行也。——《说文》。段注:“上匕之而下从匕谓之化。”

以礼乐合天地之化。——《周礼·大宗伯》

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羽也,谓之化。——《荀子·七法篇》

神则能化矣。——《荀子·不苟篇》

变则化。——《礼记·中庸》

淳淳乎纯谨畏化。——《吕氏春秋·士容》。注:“教也。”

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意也。——杨恽《报孙会宗书》

(5) 又如:化声(因推行教化而有声誉);化行(教化播扬于某地);化诲(开导教诲);化雨(比喻善于施教,犹如雨水滋润植物一样);化作(化育生成);化物(化育外物);化胎(化育成胎);化气(化育之气);化光(德化光大);化向(受德化而归顺);化流(德化传布)

(6) 感化;转变人心

正月实来化我也。——《公羊传·桓公六年》。注:“行过无礼谓之化。”

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邹阳《狱中梁王书》

(7) 又如:化俗(化民成俗,改善习俗);化物(感化外物);化服(感化顺服);化盗(感化盗贼使为良民)

(8) 募化

你去那里化些斋吃。——《西游记》

(9) 又如:化饭(化斋);化布施(即化缘。佛教用语。募化钱粮);化钱(募化钱财);化斋(僧道向人募化斋饭)

(10) 用火烧 。如:化人场(化人厂。即火葬场);火化

(11) 消化;领会,融会贯通

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庸言》

(12) 又如:化食;食古不化

(13) 死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

惟君平昔,聪明绝人,今虽化去,夫岂无物!——唐· 刘禹锡《祭柳员外文》

(14) 消除,去掉

以化腥臊。——《韩非子·五蠹》

名词

(1) 习俗,风气

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汉书》

(2) 造化。自然的功能

修短随化。——王羲之《兰亭集序》

(3) 又如:化力(造化之力);化元(造化的本原);化功(造化之功);化儿(造化小儿)

(4) 化学 。如:数理化

后缀词

(1) 使成为,使变成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面,以构成动词。如:绿化;电气化;现代化

(2) 另见 huā

英文翻译

change, convert, reform; -ize

方言集汇

◎ 粤语:faa3
◎ 客家话:[梅县腔] fa5 [海陆丰腔] fa5 [客英字典] fa5 [宝安腔] fa5 [客语拼音字汇] fa4 [陆丰腔] fa5 [沙头角腔] fa5 [台湾四县腔] fa5 [东莞腔] fa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霸麻二合去聲合口二等hruah/xoah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