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黑

jiāo hēi [ jiao hei]
注音 ㄐ一ㄠ ㄏㄟ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焦黑 jiāohēi

(1) 被火烧过的物体所具有的黑颜色

burned black

词语解释

  1. 物体燃烧后呈现的黑色。如:馒头烤得焦黑。

引证解释

⒈ 物体燃烧后呈现的黑色。

如:馒头烤得焦黑。

焦黑的国语词典

因烧烤或受化学物质侵蚀而呈现黑色。

焦黑的网络释义

焦黑

  • 焦黑,读音jiāo hēi,汉语词语,指被火烧过的物体所具有的黑颜色。
  • 焦黑造句

    那块肉外表焦黑,但里面仍是生的。
    为什么我们要离开现在的境地,去探寻消费热潮导致的焚化焦黑的各种废物及随之而来的生态崩溃?
    当周围景色渐渐从青绿的草原取代为焦黑的地面及乾枯的树干后,骑士风采就知道目的地要到了。
    冲出空间,放眼望去,只见大地一片焦黑,全部都是黑色的火焰在燃烧,荣耀帝盟完全成了一片火海。
    九渊的胸前到小腹附近一片焦黑,焦糊的味道也从伤口飘出,但血液却没有流出,因为在血液流出的同时就被极高的温度给蒸发干了。
    妖皇心痛地抚了抚焦黑的头发,戟指怒目,道“气煞我也!”。
    三度烧伤常表现干燥,而且呈死白色或焦黑色。
    视频显示,当局从河水里打捞出死者残缺的遗体,好多已经烧成了焦黑色。
    郭襄与郭破虏看着一地焦黑的残砖碎瓦,有些目瞪口呆,十几间房子同时倒塌,整个山庄顿时空旷荒凉,有无之间巨大的反差,会给人以激烈的视觉冲击。
    一块焦黑的大石上,一只巨大的四脚蛇抓着一只红色小蛇,在昏睡,这当然就是莫名其妙来到此处的金潇。
    紧接着,从创痕处涌出的赤焰吞噬尽了棋长老的整具身躯,坠落长空的灼烧身影逐渐化为点点焦黑随风而逝。
    冷阳上至天灵盖,下至脚底板,外及毛发,内至脏腑骨骼,就像得了疫病,焦黑,碎裂,衰朽,看去凄惨更胜刚才。
    火虽然很快就灭了,但小倩全身已被烧成了焦黑色。
    看到贾可道用刀一点点的削那焦黑无比的树干,罗塞妮与奥迪斯都有些奇怪,但转即之后又豁然大悟,看来这种被雷劈过的桃树木头应该是一种炼金原料了。
    三四分钟后,消防队员从加工房内冲出,其中两人手里各拎着一个被烧得焦黑的煤气罐和氧气瓶,煤气罐和氧气瓶还“哧哧”地喷着气。
    二小子眼前一长长黑影突得滑出,这速度快而轻灵,一滑下那长长黑身影居然游飞天上,霹雳巨响中盘山乌蛇全身焦黑落了下来,庞大身躯上冒着烧胡的气味。
    爆炸现场,飞机已经完全报废,成了一堆焦黑的物体,班驳陆离的机身从中间折成两段,机头塌落在地面。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门口的石狮子在遭纵火焚烧后已呈现焦黑色。
    他有灰白头发,严肃的目光,面色焦黑,象个工人,精神沉郁,象个哲学家。
    当天傍晚,记者随褚先生来到金桔村山脚下,看到山上的杂草全被烧光了,一片桉树林也被烧得焦黑。

    汉字详情

    jiāo [jiao]
    部首: 403
    笔画: 12
    五笔: WYO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OGF
    四角: 2033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 zhuī),短尾鸟,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

    (2) 同本义

    焦,火所伤也。——《说文》

    焦,火烧黑也。——《玉篇》

    濡灸之举焦。——《礼记·内则》

    凡气因火变则为焦。——《素问》

    (3) 又如:焦盆(焦杯。焚纸的火池);焦鎚(一种烤熟的饼食);焦尾(焦桐,焦尾瑟。东汉蔡邕用一端有焦痕的桐木所制的琴。后多指名贵的琴);焦霹雳(能对人畜、植物或建筑物造成很大危害的霹雷)

    (4) 干枯;枯焦

    五谷焦死。——《墨子·非攻下》

    (5) 又如:焦芽(枯焦的幼芽);焦死(枯死);焦瘦(枯瘦)

    (6) 叫喊,吵闹

    梅香嗏省闹,小姐哎你休焦

    形容词

    (1) 着急

    假如你焦他没有房屋,何不替他娶上一个孙媳妇。——《儒林外史》

    (2) 又如:焦劳(焦躁不安);焦躁(着急而烦躁);焦闷(焦躁烦闷);

    (3) 干燥

    少洎之则焦而不熟。——《吕氏春秋·应言》

    唇焦口燥呼不得。——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烧焦的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酥,脆 。如:麻花炸得真焦

    名词

    (1) 物体烧焦所产生的气味

    焦,臭也。——《广雅》

    其臭焦。——《礼记·月令》

    (2) 如:焦苦、焦味(物体烧焦发出的气味)

    (3) 焦炭 。如:煤焦;炼焦;结焦;焦比;焦炉

    (4) ∶人体内水谷道路、气所始终的部位 。如:三焦;下焦

    (5) 焦点 。如:焦距

    (6) 三焦 。如:焦原

    (7) 焦耳的简称 ——符号J

    (8) 古国名 。姬姓,在今河南陕县南,春秋时灭亡

    英文翻译

    burned, scorched; anxious, vexed

    方言集汇

    ◎ 粤语:ziu1
    ◎ 客家话:[陆丰腔] ziau1 [东莞腔] ziau1 [海陆丰腔] ziau1 [客英字典] ziau1 [台湾四县腔] ziau1 zeu1 [梅县腔] ziau1 [沙头角腔] ziau1 [客语拼音字汇] jiau1 zeu1 [宝安腔] zi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即消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cieu/zieutsĭɛu
    hēi [hei]
    部首: 1202
    笔画: 12
    五笔: LFOU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WGF
    四角: 6033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本义:黑色)

    (2) 同本义

    黑,火所熏之色也。——《说文》

    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小尔雅》

    坤为黑。——《易·说卦》

    黑气乃辱。——《素问·气交变大论》

    郑公孙黑。——《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楚公子黑肱。——《左传·昭公元报》

    大夫黑弓,礼也。——《荀子·大略》

    (3) 又如:黑气(黑色的水气);黑章(黑色的花纹);黑麻(黑色的胡麻);黑眸(黑色的眸子);黑斑(黑色的斑点);黑参参(黑乎乎)

    (4) 昏暗无光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月黑见渔灯。——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诗

    (5) 又如:黑处(暗处,光线不明的地方);黑狱(暗无日光的牢房);黑天黑地(天地一片漆黑);黑塔窟(昏暗的样子)

    (6) 狠毒;象征反动,坏 。如:黑店;黑色恐怖(指无政府主义或恐怖主义者所进行的暗杀活动,或恐怖性的激烈行为);黑款(黑钱);黑爪(罪恶之手)

    (7) 秘密,非法 。如:黑档子(以非法项目贪污米粮);黑楼子(暗娼户);黑经(暗中使歪点子);黑腥事(暗中干的凶残事)

    (8) 突然而猛烈的 。如:黑风(暴风);黑浪(恶浪;巨浪;暴风浪)

    (9) 比喻倒霉,不走运 。如:黑路上(运气不好;倒霉)

    名词

    (1) 黑色物质、物体

    (2) 含有碳元素而且通常是主要成分的各种物质。如:炭黑;灯黑;黑星星(灰尘)

    (3) 黑染料。如:酸性黑;直接黑;媒染黑

    (4) 黑子,两人棋类游戏(如围棋)中黑色的棋子。如:执黑;黑白双丸(围棋子)

    (5) 夜晚 。如:黑家白日(每日每夜;日日夜夜);黑赶(半夜起事;闹腾);黑个(方言。夜晚);黑车(夜行不点灯的车)

    (6) 黑色黍米

    冬,王使周公阅来聘,飨有昌襡、白、黑、形盐。——《左传》

    (7) 黑色的猪羊

    来方禋祀,以其骍黑。——《诗·小雅·大田》。毛传:“骍,牛也。黑,羊豕也。”

    (8) 黑龙江省的简称

    动词

    (1) 把  放在隐蔽处,把…藏起来 。如:他把钱都黑起来了

    (2) 说…的坏话,诽谤 。 如: 黑了良心

    英文翻译

    black; dark; evil, sinister

    方言集汇

    ◎ 粤语:haak1 ha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et7 [客英字典] het7 [沙头角腔] het7 hek7 [客语拼音字汇] hed5 [东莞腔] het7 [台湾四县腔] het7 [梅县腔] het8 [陆丰腔] het7 [宝安腔] h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呼北德開入聲開口一等hok/x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