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渴

jiāo kě [ jiao ke]
注音 ㄐ一ㄠ ㄎㄜˇ

词语释义

焦渴 jiāokě

(1) 口很干渴

parched

(2) 比喻心情急切

焦渴地等待着他远行归来
impatient

词语解释

  1. 比喻急切的心情。

    《三国志·吴志·周鲂传》:“﹝ 魴 ﹞精诚微薄,名位不昭,虽怀焦渴,曷缘见明?”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我很焦渴着想见她,但我又惭愧着怕见她。”

  2. 干渴。

    宋 梅尧臣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诗:“都人倾望若焦渴,寒色已近沟已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全》:“三年前,僕从 泰山 来,焦渴欲死。” 陈毅 《喜雪--祝干部下放》诗:“立即去焦渴,润湿到口鼻。”

引证解释

⒈ 比喻急切的心情。

《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魴﹞精诚微薄,名位不昭,虽怀焦渴,曷缘见明?”
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我很焦渴着想见她,但我又惭愧着怕见她。”

⒉ 干渴。

宋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诗:“都人倾望若焦渴,寒色已近沟已淘。”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全》:“三年前,僕从泰山来,焦渴欲死。”
陈毅《喜雪--祝干部下放》诗:“立即去焦渴,润湿到口鼻。”

焦渴的国语词典

极为口渴。

焦渴的网络释义

焦渴

  • 焦渴,指燥而渴;比喻心情急切。语出《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
  • 焦渴造句

    友谊是焦渴时的甘泉,友谊是黑暗中的明灯,友谊是快乐时的分享,友谊是忧伤时的抚慰!
    春雨姑娘飞上高山,看见高山上的树木们都焦渴难耐。春雨姑娘急忙下起雨来,可以滋润滋润那些干渴的树木们。好让她们打起精神,为这光秃秃的山增添一份活力。
    友谊是冬天里的一杯热茶,是夏天里的一缕清风,是秋天里的一句问侯。友谊是焦渴时的甘泉,友谊是黑暗中的明灯,友谊是快乐时的分享,友谊是忧伤时的抚慰!
    倘一味求滋润,字面呆滞臃肿,神情不开;倘一味求焦渴,又强悍霸气,使欣赏萌生疲惫;倘一味求清淡,“淡墨伤神”,满纸浮薄相生,则风骨不立。
    你是前进时的火炬;你是焦渴时的清波;你是沉闷时的惊雷;你是迷路时的星座;你是心上的一轮明月,你是生命之树的一片绿叶;你是我们最亲爱的母亲,今天是你的生日,愿伟大的党生日。
    曾世泽扫了众人一眼,紧随而入,其他人未曾得到邀请,只好在院前等候,幸有一虬枝老树,树下石桌石凳齐备,暂解众人褥热焦渴。
    待到年长,当他们刚刚意识到有足够脚力的时候,也就给自己负上了一笔沉重的宿债,焦渴地企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
    且仍是在那张,疑似仍留有两人体温的竹排椅上,数月来,在极度焦渴和实难忍耐的两位钟情男女,终于又相拥抱在一起。
    亲吻!你是用恋人焦渴的嘴唇像杯子般来互相倾注的神圣的饮料。
    水柳王离开了,随即,那汪泉水开始收缩,枯竭,最终,全部渗透进了干燥焦渴的黄土深处,一点儿痕迹不见。
    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出了家庭的水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
    模模糊糊中,他把因蜂巢结构而引发的各种联想混合到了一起,已经忘记了这里是何年何月、何时何地,只有嘴唇的焦渴、头脑里的绝望是异常清醒的。
    不幸的是,即使充足的浸泡,也不能填满这些焦渴的土地。
    如果安琪尔的父亲果真是他描述的那样一个好人的话,他一定会理解她的焦渴的心情的。
    有时候,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
    妈妈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催我去拿荠菜了,而我,却一次又一次的推脱了,没有顾及妈妈焦渴期盼的心情。
    它们想,城市里会下雪或者下雨,能解除心头的焦渴。
    如今被移植于旷野、乾旱焦渴之地。
    她不是焦渴的唇,也不是伸出的空空的手,而是一颗燃烧的心,一个充满喜悦的灵魂。
    惰性出现,你的身体需要,像饥饿和焦渴都被忽视,更不用说因为长时间的坐着不能动而出现的疼、痛和痉挛。

    汉字详情

    jiāo [jiao]
    部首: 403
    笔画: 12
    五笔: WYO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OGF
    四角: 2033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 zhuī),短尾鸟,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

    (2) 同本义

    焦,火所伤也。——《说文》

    焦,火烧黑也。——《玉篇》

    濡灸之举焦。——《礼记·内则》

    凡气因火变则为焦。——《素问》

    (3) 又如:焦盆(焦杯。焚纸的火池);焦鎚(一种烤熟的饼食);焦尾(焦桐,焦尾瑟。东汉蔡邕用一端有焦痕的桐木所制的琴。后多指名贵的琴);焦霹雳(能对人畜、植物或建筑物造成很大危害的霹雷)

    (4) 干枯;枯焦

    五谷焦死。——《墨子·非攻下》

    (5) 又如:焦芽(枯焦的幼芽);焦死(枯死);焦瘦(枯瘦)

    (6) 叫喊,吵闹

    梅香嗏省闹,小姐哎你休焦

    形容词

    (1) 着急

    假如你焦他没有房屋,何不替他娶上一个孙媳妇。——《儒林外史》

    (2) 又如:焦劳(焦躁不安);焦躁(着急而烦躁);焦闷(焦躁烦闷);

    (3) 干燥

    少洎之则焦而不熟。——《吕氏春秋·应言》

    唇焦口燥呼不得。——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烧焦的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酥,脆 。如:麻花炸得真焦

    名词

    (1) 物体烧焦所产生的气味

    焦,臭也。——《广雅》

    其臭焦。——《礼记·月令》

    (2) 如:焦苦、焦味(物体烧焦发出的气味)

    (3) 焦炭 。如:煤焦;炼焦;结焦;焦比;焦炉

    (4) ∶人体内水谷道路、气所始终的部位 。如:三焦;下焦

    (5) 焦点 。如:焦距

    (6) 三焦 。如:焦原

    (7) 焦耳的简称 ——符号J

    (8) 古国名 。姬姓,在今河南陕县南,春秋时灭亡

    英文翻译

    burned, scorched; anxious, vexed

    方言集汇

    ◎ 粤语:ziu1
    ◎ 客家话:[陆丰腔] ziau1 [东莞腔] ziau1 [海陆丰腔] ziau1 [客英字典] ziau1 [台湾四县腔] ziau1 zeu1 [梅县腔] ziau1 [沙头角腔] ziau1 [客语拼音字汇] jiau1 zeu1 [宝安腔] zi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即消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cieu/zieutsĭɛu
    [ke]
    部首: 331
    笔画: 12
    五笔: IJQ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APV
    四角: 361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曷声。本义:水干 )

    (2) 口渴

    渴,饥渴。——《广韵》

    苟无饥渴。——《诗·王风·言子于役》

    载饥载渴。——《诗·小雅·采薇》

    日高人渴漫思茶。——宋· 苏轼《浣溪沙》

    (3) 又如:好渴;当你渴的时候到罐子那里去喝水

    (4) 比喻迫切

    饥渴而顿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思贤如渴。——《三国志·诸葛亮传》

    除烦渴之疾。——明· 刘基《苦斋记》

    (5) 又如:渴仰(非常仰慕);渴懑(非常抑郁);渴见(急望见到);渴贤(迫切地慕求贤才)

    英文翻译

    thirsty, parched; yearn, pine

    方言集汇

    ◎ 粤语:hot3
    ◎ 客家话:[陆丰腔] hot7 [梅县腔] hat8 hot7 [海陆丰腔] hot7 kot7 [客语拼音字汇] hod5 [沙头角腔] hot7 [客英字典] hot7 [台湾四县腔] hot7 kot7 [宝安腔] hot7 [东莞腔] hot7
    ◎ 潮州话:guah4(kuah) [揭阳、潮阳]kuah4(khuah)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曷入聲開口一等khat/qatkʰɑ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