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心

jiāo xīn [ jiao xin]
注音 ㄐ一ㄠ ㄒ一ㄣ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焦心 jiāoxīn

(1) 着急;忧虑

焦心如焚
worried

词语解释

  1. 忧虑;着急。

    《燕丹子》卷中:“ 丹 尝质於 秦 , 秦 遇 丹 无礼,日夜焦心,思欲復之。” 宋 司马光 《上皇太后疏》:“臣是用日夜焦心陨涕,侧足累息;寧前死而尽言,不敢幸生而塞默也。”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六章:“众人焦心地议论着 石德富 和 石永公 凶多吉少。”

引证解释

⒈ 忧虑;着急。

《燕丹子》卷中:“丹尝质於秦,秦遇丹无礼,日夜焦心,思欲復之。”
宋司马光《上皇太后疏》:“臣是用日夜焦心陨涕,侧足累息;寧前死而尽言,不敢幸生而塞默也。”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六章:“众人焦心地议论着石德富和石永公凶多吉少。”

焦心的国语词典

心中忧急愁烦。《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朝廷焦心,载怀恐惧。」《儒林外史.第一六回》:「这些事都不要焦心,且静静的养好了病。」也作「燋心」。

焦心的网络释义

焦心

  • 焦心,汉语词语,
  • 拼音:jiāo xīn,
  • 释义:指着急,忧虑。
  • 焦心造句

    想到李白的安危,更是焦心如焚,大叫道“狼正轩,想不到你竟和反贼勾结?”。
    罗本和德尔诺的受伤令切尔西人焦心。
    大寒季节近年关,千家万户备春忙。大雪封陆路难行,泥水四溅防滑拌。一条短信遥递传,真情挚爱在里面。放假早日归故里,父母焦心儿女盼。愿你早日回家乡,早了老人心意愿。
    我知道人活在世,因不能轻松地爱而焦心地活着是件多么难受的事情。但是仍然健在。我会努力让你们爱得轻松。
    又怎么样才能突出去呢?郭湘梅有些焦心。
    因为痉挛很令人焦心,所以痉挛的时间通常显得比实际时间要长。
    不要焦心,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辰闪现。
    燕王宫最近似乎有些诡异,自太子姬丹从秦国逃亡归国后,便终日匿于深宫之中,恍恍而不敢见天日,每每到月明之夜便会焦心如焚,踱步彻夜直到天明。
    初见倾心,再见痴心;煞费苦心,欲得芳心;想得烦心,等得焦心;难道你心,不懂我心;愿以恒心,融化你心。
    焦心如焚的水镜,终于打破自己长久来的沈默,开始向墨家的领导阶级们大胆质疑过去墨家一再禁令弟子们去研究机关术的正确性。
    时光荏冉,到了明朝初期,因当时宇内未平,战事频起,明太祖朱元璋焦心内地已无力东顾,结果台、澎之地遂沦为了海寇的巢窟。
    快回来吧回来吧!我门期盼已很久,我们望眼将欲穿,我们寻踪觅影遍。你在哪里亲人盼,不要再让我们待,焦心着急消息传,逢凶化吉盼早返。愿马航亲人早团聚!
    他焦心了,不由得抬步朝坨子里跑去。
    幻真焦心如焚,进到白莲洞内,却见蝶仙目光呆滞,身体僵硬,宛若木桩一样。
    常晓君得知消息后第一个赶过来,此刻正焦心如焚地望着在床上因注射了麻醉而静静的躺着的徐传。
    他对白丽莱茜的这种焦心真叫他苦死了。
    李首座胸怀大志,眼见教中弊病丛生,不觉焦心如焚,恨不得一力扫除,中兴我教。
    更要命的是,在过去的数周里,我们脆弱的电脑经历了次让我们焦心的死机。
    虽有青龙四人护持,贼心难料,诸将都捏了把冷汗,纷出营外伫候,过了很久,焦心如焚,方见刘秀青龙五人,纵辔缓缓而回。
    自叛逆遘乱,于今八年,皇帝焦心劳思,运奇制胜,故得盗寇削平,海宇宁谧。

    汉字详情

    jiāo [jiao]
    部首: 403
    笔画: 12
    五笔: WYO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OGF
    四角: 2033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 zhuī),短尾鸟,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

    (2) 同本义

    焦,火所伤也。——《说文》

    焦,火烧黑也。——《玉篇》

    濡灸之举焦。——《礼记·内则》

    凡气因火变则为焦。——《素问》

    (3) 又如:焦盆(焦杯。焚纸的火池);焦鎚(一种烤熟的饼食);焦尾(焦桐,焦尾瑟。东汉蔡邕用一端有焦痕的桐木所制的琴。后多指名贵的琴);焦霹雳(能对人畜、植物或建筑物造成很大危害的霹雷)

    (4) 干枯;枯焦

    五谷焦死。——《墨子·非攻下》

    (5) 又如:焦芽(枯焦的幼芽);焦死(枯死);焦瘦(枯瘦)

    (6) 叫喊,吵闹

    梅香嗏省闹,小姐哎你休焦

    形容词

    (1) 着急

    假如你焦他没有房屋,何不替他娶上一个孙媳妇。——《儒林外史》

    (2) 又如:焦劳(焦躁不安);焦躁(着急而烦躁);焦闷(焦躁烦闷);

    (3) 干燥

    少洎之则焦而不熟。——《吕氏春秋·应言》

    唇焦口燥呼不得。——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烧焦的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酥,脆 。如:麻花炸得真焦

    名词

    (1) 物体烧焦所产生的气味

    焦,臭也。——《广雅》

    其臭焦。——《礼记·月令》

    (2) 如:焦苦、焦味(物体烧焦发出的气味)

    (3) 焦炭 。如:煤焦;炼焦;结焦;焦比;焦炉

    (4) ∶人体内水谷道路、气所始终的部位 。如:三焦;下焦

    (5) 焦点 。如:焦距

    (6) 三焦 。如:焦原

    (7) 焦耳的简称 ——符号J

    (8) 古国名 。姬姓,在今河南陕县南,春秋时灭亡

    英文翻译

    burned, scorched; anxious, vexed

    方言集汇

    ◎ 粤语:ziu1
    ◎ 客家话:[陆丰腔] ziau1 [东莞腔] ziau1 [海陆丰腔] ziau1 [客英字典] ziau1 [台湾四县腔] ziau1 zeu1 [梅县腔] ziau1 [沙头角腔] ziau1 [客语拼音字汇] jiau1 zeu1 [宝安腔] zi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即消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cieu/zieutsĭɛu
    xīn [xin]
    部首: 440
    笔画: 4
    五笔: NY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P
    四角: 33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英文翻译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方言集汇

    ◎ 粤语:sa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m1 [东莞腔] sim1 [梅县腔] sim1 [陆丰腔] sim1 [沙头角腔] sim1 [海陆丰腔] sim1 [宝安腔] sim1 [客语拼音字汇] xim1 [台湾四县腔] s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林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sĭĕms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