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轸

zāi zhěn [ zai zhen]
繁体 災軫
注音 ㄗㄞ ㄓㄣˇ

词语释义

1.见"灾疹"。

词语解释

  1. 见“ 灾疹 ”。

引证解释

⒈ 见“灾疹”。

汉字详情

zāi [zai]
部首: 414
笔画: 7
五笔: POU
五行:
仓颉: JF
四角: 308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火焚屋的形状。小篆从川,表水;从火。水火都是灾祸之源。本义:火灾)

(2) 同本义

天火曰烖,从火,哉声。古文从才,籀文从巛声。——《说文》。或体灾。

大者曰灾,小者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火所烧灭之余曰烖,言其余物如是也。——《释名》

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夏四月,陈灾。(陈地发生火灾。)——《左传·昭公九年》

(3) 又如:灾火(火灾);灾燀(火灾)

(4) 灾害,祸患

大烖。——《周礼·司服》。注:“水火为害。”

祸烖杀礼。——《周礼·掌客》。注:“新有兵寇水火也。”

国有大故天烖。——《周礼·大祝》。注:“疫疠水旱也。”

灾及其身。——《荀子·臣道》

天灾降戾。(戾:猛,凶)——《国语·周语》

(5) 又如:灾晦(灾祸;恶运);灾燀(灾祸;灾难);天灾(自然灾害);受灾(遭受灾害);灾殃(灾难);灾兵(战争的灾难);灾疫(指疫疠这种灾祸);灾时(灾变的时间);灾疚(祸患疾苦);灾毒(祸患);灾故(灾患);灾魔(祸患;灾难)

(6) 罪恶

灾,纪也。——《谷梁传》。范宁注:“灾,谓罪恶;纪,治理也。”

动词

(1) 伤害,使受灾害

人君失政,天为异;不改,灾其人民;不改,乃灾其身也。——《论衡》

(2) 焚烧

滥炎妄起,灾宗庙,烧宫馆。——《汉书》

英文翻译

calamity, disaster, catastrophe

方言集汇

◎ 粤语:zo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ai1 [东莞腔] zai1 [台湾四县腔] zai1 [客英字典] zai1 [宝安腔] zai1
◎ 潮州话:z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祖才平聲開口一等cai/zoitsɒi
zhěn [zhen]
部首: 405
笔画: 9
五笔: LWET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KQOHH
四角: 4852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车。本义:车箱底部后面的横木)

(2) 同本义

轸,车后横木也。——《说文》

六分其广,以一为之轸围。——《考工记·舆人》

舆下四面材合而收舆谓之轸,亦谓之收,独以为舆后横者,失其传也。——《考工记图》

(3) 车的通称

丙子,诏六军发轸。——《魏书》

(4) 通“疹”。皮肤上出现的一种小疙瘩 。如:轸粟(指人体因受寒而起的疙瘩)

(5) 弦乐器上系弦线的小柱。可转动以调节弦的松紧

以轸调声。——《魏书·乐志》。

(6) 又如:轸琴(拨弄瑶琴)

(7) 通“畛”。田间道路

以翔虚无之轸。——《淮南子·要略》

含酸赴脩轸。——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 李善注:“轸,当为畛。”

连轸距阡陌。——阮籍《咏怀》。注:“轸,当为畛。”

(8) 星宿名 。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的最末一宿。有星四颗。如:轸翼(轸宿和翼宿)

形容词

(1) 方形

轸,方也。——《广雅》。

(2) 又如:轸石(方形的石头);轸丘(方形山丘);轸方(谓如轸木那样方正)

(3) 悲痛

出国门而轸怀兮。——屈原《九章》。

(4) 又如:轸恤(深切挂念和抚恤);轸惜(悲痛惋惜);轸悼(悲伤悼念)

英文翻译

cross board at rear of carriage

方言集汇

◎ 粤语:zan2

宋本广韵

灾轸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