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瘃

zào zhú [ zao zhu]
繁体 竈瘃
注音 ㄗㄠˋ ㄓㄨˊ

词语释义

脚跟冻疮。

词语解释

  1. 脚跟冻疮。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茄子熟者,食之厚肠胃,动气发痰,根能治灶瘃。” 明 杨慎 《艺林伐山·灶瘃》:“茄子根煎汤浴足,能治灶瘃。灶瘃,足跟冻疮也。”

引证解释

⒈ 脚跟冻疮。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草篇》:“茄子熟者,食之厚肠胃,动气发痰,根能治灶瘃。”
明杨慎《艺林伐山·灶瘃》:“茄子根煎汤浴足,能治灶瘃。灶瘃,足跟冻疮也。”

灶瘃的网络释义

灶瘃

  • 灶瘃,是汉语词汇,解释是脚跟冻疮。
  • 汉字详情

    zào [zao]
    部首: 414
    笔画: 7
    五笔: OF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FG
    四角: 948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火从土。繁体从穴,鼀( )声。本义:用砖石等砌成,供烹煮食物、烧水的设备)

    (2) 同本义

    灶,炊穴也。——《说文》

    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白虎通·五祀》

    灶烟阳。——《汉书·五行志》

    灶者,老妇之祭也。——《礼记·郊特牲》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又如:灶床脚(紧靠炉灶旁边的地面);锅灶;行军灶;灶妄(掌炉煮饭的婢女);灶下养(厨役。古代对厨师的贱称);灶燎(上灶头烧火)

    (4) 烧炼或锻造的设备 。如:灶地(设灶制盐的地方);灶税(古代制盐人家所交纳的税)

    (5) 灶神

    夏为太阳,其气长养,祀之于灶。——蔡邕《独断》

    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鲁迅《彷徨·祝福》

    (6) 又如:灶王(也称“灶王爷”。灶神的俗称);灶公(灶神的俗称。相传灶神上天奏事直言不讳,因喻正直的人);灶马(木刻印刷在纸上的灶神像;灶神的坐骑)

    英文翻译

    kitchen stove, cooking stove

    方言集汇

    ◎ 粤语:zou3
    ◎ 潮州话:z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則到去聲開口一等cauh/zawtsɑu
    zhú [zhu]
    部首: 513
    笔画: 13
    五笔: UEYI
    五行:
    仓颉: KMSO
    四角: 001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冻疮

    将军士寒,手足皲瘃。——《汉书》

    穷腊一尺雪,跨春气逾严,童仆苦病瘃,庭户无与杴。——宋· 梅尧臣《对残雪怀欧阳永叔》

    (2) 瘃坠(瘃堕)

    (3) 冻而凝结

    迨至蒙古入 杭,群驱北徒,瘃足堕指,啼饥僦食于原野。—— 王夫之《宋论》

    (4) 又如:瘃脯(腊肉);瘃鱼(鱼类腊制品);瘃腊(鱼肉类腊制品)

    英文翻译

    sores from cold

    方言集汇

    ◎ 粤语:zuk1 zuk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uk7 dok7 [海陆丰腔] chuk7 dok7 [台湾四县腔] zuk7 d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陟玉入聲開口三等ţĭwoktryuk/tiv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