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炷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即灯心。
《梁书·诸夷传·扶南》:“復东行 涨海 千餘里,至 自然大洲 。其上有树生火中,洲左近人剥取其皮,纺绩作布……或作灯炷,用之不知尽。”《法苑珠林》卷四四:“堂内长明灯,鼠衔灯炷,烧诸旛盖,遂及精舍,七重都尽。”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灯心草》:“ 吴 人栽蒔之,取瓤为灯炷。”参见“ 灯心 ”。
引证解释
⒈ 即灯心。参见“灯心”。
引《梁书·诸夷传·扶南》:“復东行涨海千餘里,至自然大洲。其上有树生火中,洲左近人剥取其皮,纺绩作布……或作灯炷,用之不知尽。”
《法苑珠林》卷四四:“堂内长明灯,鼠衔灯炷,烧诸旛盖,遂及精舍,七重都尽。”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灯心草》:“吴人栽蒔之,取瓤为灯炷。”
灯炷的国语词典
油灯或酒精灯,用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南史.卷七八.夷貊传上.南海诸国传》:「与蕉麻无异而色微青黑,若小垢洿,则投火中,复更清洁,或作灯炷,用之不知尽。」也作「灯心」、「灯芯」。
灯炷的网络释义
灯炷
近义词
灯炷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登声。本写作“ 镫”。本义:置烛用以照明的器具。“镫”在古代还作“盛熟食的器具”解。隶变以后,作照明器具用的写作“燈”,而“镫”多作马鞍两旁的铁脚踏讲)
(2) 同本义。亦指通电发光的照明器具或做其他用途的发光器具
月夜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3) 又如:油灯;电灯;日光灯;信号灯;探照灯;灯法(使用灯烛所作的幻术)
(4) 彩灯。特指元宵节挂的彩灯 。如:灯市(买卖花灯的市集);灯品(花灯的品类);灯期(元宵节前后赏灯的时节);灯楼(用以张挂花灯的彩楼)
(5) 电子管的俗名 。如:五灯收音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主声。本作“主”。本义:灯蕊)
(2) 同本义
尝夜宿民家,遇灯炷尽,主人将续之,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新唐书》
(3) 烛;灯;灯笼
其母梦神官持炷送一儿至,曰:“善视之,防七十二难也。”——《郭新楷传》
(4) 可燃的柱状物 。如:艾炷
动词
(1) 点燃
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沉。——陆游《夏日杂题》
(2) 又如:炷香(烧香;燃香。口语指一枝香的略称)
量词
用于点着的香。如:一炷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u1 [客英字典] zhu5 [台湾四县腔] zu5 [客语拼音字汇] zu4 [宝安腔] zu5 [梅县腔] zhu5 [海陆丰腔] zh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主 | 之庾 | 章 | 虞 | 上聲 | 麌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tɕĭu | cjyox/tju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