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

dēng huǒ [deng huo]
繁体 燈火
注音 ㄉㄥ ㄏㄨㄛ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灯火 dēnghuǒ

(1) 泛指亮着的灯烛

candlelights

引证解释

⒈ 燃烧着的灯烛等照明物。亦指照明物的火光。

晋葛洪《抱朴子·极言》:“夫损之者,如灯火之消脂,莫之见也,而忽尽矣。”
宋苏轼《水调歌头》词:“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
徐迟《火中的凤凰》五:“灯火明而又灭,灭而又明。”

⒉ 指灯彩。

宋周密《武林旧事·元夕》:“一入新正,灯火日盛。”
《水浒传》第六六回:“早晚元宵节近, 北京年例,大张灯火。”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二:“﹝京师﹞元宵节…… 五龙亭看灯火,唱秧歌。”

⒊ 指读书,学习。

宋叶适《巩仲至墓志铭》:“仲至学敏而早成……宿艾骇服,以为积数十年灯火勤力,聚数十家师友讲明,犹不能到也。”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窦叔向》:“﹝叔向﹞少与常衮同灯火。”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城》:“﹝连城﹞又遣媪矫父命,赠金以助灯火。”

灯火的国语词典

灯光。

灯火的网络释义

灯火 (词语)

  • 灯火是汉语词汇,拼音是dēng huǒ,指燃烧着的灯烛等照明物,亦指照明物的火光。
  • 灯火造句

    入夜,人民大街灯火辉煌,车水马龙。
    国庆节之夜,古城的大街小巷灯火辉煌,呈现出一派节日的喜庆景象。
    厅堂里灯火辉煌,犹如白昼。
    夜晚的大街上霓虹闪烁,灯火辉煌。
    夜幕降临,大街小巷一片灯火莹莹。
    节日里的成都天府广场灯火辉煌。
    工地上灯火辉煌,工人们彻夜奋战。
    夜晚的繁星有如无数的灯火,把天空照得一片通亮。
    工地上的灯火好像散布在天空的星星。
    除夕之夜,山城到处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热闹极了。
    我推窗望去,满眼是山城的万家灯火,夜景美极了。
    客房里的房间通宵达旦灯火通明。
    我举目远眺发现博物馆门前的广场上灯火通明金碧辉煌。
    夜幕降临,远处的灯火星星点点,依稀可见。
    宁静的湖水和跃动的灯火珠联璧合,组成一幅美丽的夜景图。
    两岸的灯火交相辉映,使夜色更加迷人。
    晚上,深圳市的万家灯火,显示了这个新兴城市的繁荣与飞速发展。
    当万家灯火的时候,卖火柴的小女孩却在大街上受冷挨饿。
    两岸灯火交相辉映,将夜色装点得更加迷人。
    夜晚登上泰山遥望远方,只见万家灯火,晶莹闪烁。

    汉字详情

    dēng [deng]
    部首: 414
    笔画: 6
    五笔: OSH
    五行:
    吉凶:
    仓颉: FMN
    四角: 918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登声。本写作“ 镫”。本义:置烛用以照明的器具。“镫”在古代还作“盛熟食的器具”解。隶变以后,作照明器具用的写作“燈”,而“镫”多作马鞍两旁的铁脚踏讲)

    (2) 同本义。亦指通电发光的照明器具或做其他用途的发光器具

    月夜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3) 又如:油灯;电灯;日光灯;信号灯;探照灯;灯法(使用灯烛所作的幻术)

    (4) 彩灯。特指元宵节挂的彩灯 。如:灯市(买卖花灯的市集);灯品(花灯的品类);灯期(元宵节前后赏灯的时节);灯楼(用以张挂花灯的彩楼)

    (5) 电子管的俗名 。如:五灯收音机

    英文翻译

    lantern, lamp

    方言集汇

    ◎ 粤语:dang1

    宋本广韵

    huǒ [huo]
    部首: 414
    笔画: 4
    五笔: OOOO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F
    四角: 908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 同本义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

    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春秋·元命苞》

    离为火。——《易·说卦》

    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左传·昭公九年》

    火,日气也。——《论衡·诘术》

    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大者曰灾,小者曰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火令药熔。

    (3) 又如:火链(旧时打火用的火力);火厝(火葬);火筒(烟筒);火火烛烛(火势很大);火厄(火灾);火备(防火设施)

    (4) 火灾;发生火灾

    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火兵(负责救火的兵);火事(失火事故);火殃(古时指预兆火灾的天象);火所(发生火灾的地方)

    (6) 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江船火独明。——唐· 杜甫《春夜喜雨》

    拥火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火且尽。

    火尚足以明。

    (7) 又如:火鼓(火炬和战鼓);渔火;火燎(竹烛;火炬)

    (8) 光芒 。如:火眸(火眼金睛)

    (9) 热;热气 。如:火杂杂(形容非常热);火流(形容酷热);火风(炎热的风)

    (10) 五行 ——中国古代哲学的五个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之一。如:火欲殂(指汉朝将亡。因古代用五行生克来讲朝代兴亡替代的道理);火位(五行中火行的方位)

    (11) 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2) 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七月流火。——《诗·豳风·七月》

    大火谓之大辰。——《尔雅·释天》。按:“东方之宿三星,中一星色赤而大,故命之曰火。”

    火为口舌之象。——《论衡·言毒》

    (13) 又如: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火角(火星芒角);火官(古时掌祭火星、行火政之官);火房(火星的分野)

    (14) 指枪炮弹药 。如:军火

    (15) 比喻战争 。如:交火;开火;停火

    (16) ∶指阳性、热性一类的物象或亢进的状态 。如:上火,败火

    (17) 古时通“伙” 。如:火家(伙计帮工);同火;合火;一火贼;火计(火家。伙计);火仓(伙食)

    动词

    (1) 焚烧;烧毁

    火,燬也。——《说文》

    火,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释名·释天》

    (2) 又如:火人(以火烧人);火库(焚烧敌方兵库);火队(焚烧敌方队伍,以乱其行阵);火积(焚烧敌方的储备)

    (3) 用火烧物使熟 。如:火灶(烧火做饭的设备。多以砖坯砌成)

    (4) 生气 。如:他火了;火冒(发火;生气);火剌剌(发火忿怒的样子)

    形容词

    (1) 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朱鳞火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火云(红云);火采(红光);火狐;火旆(红色的旌旗);火树(形容开满红花的树)

    (3) 紧急 。如:火匝匝(火杂杂。形容紧张、急迫);火崩崩(形容十分紧急);火签(差役办理紧急公务的凭证);火牌兵符(最紧急的命令;通知)

    英文翻译

    fire, flame; burn; anger, rage

    方言集汇

    ◎ 粤语:fo2
    ◎ 客家话:[东莞腔] fo3 [沙头角腔] fo3 [梅县腔] fo3 [海陆丰腔] fo3 [客语拼音字汇] fo3 [陆丰腔] fo3 [宝安腔] fo3 [台湾四县腔] fo3 [客英字典] f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果戈一合上聲合口一等xuɑhuax/xu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