瀸渍
繁体
瀸漬
注音
ㄐ一ㄢ ㄗˋ
词语释义
1.浸润。 2.犹淹没。
词语解释
浸润。
《晋书·潘岳传》:“今厕末列,亲覩盛美,瀸渍徽猷,沐浴芳润。”
犹淹没。
章炳麟 《徵信论上》:“不然者,世久而视听瀸渍,率尔之言,将相保以为实録,其过宏矣。”
引证解释
⒈ 浸润。
引《晋书·潘岳传》:“今厕末列,亲覩盛美,瀸渍徽猷,沐浴芳润。”
⒉ 犹淹没。
引章炳麟《徵信论上》:“不然者,世久而视听瀸渍,率尔之言,将相保以为实録,其过宏矣。”
汉字详情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尖 | 子廉 | 精 | 鹽A | 平聲 | 鹽 | 開口三等 | 鹽A | 咸 | ciem/ziem | tsĭɛm |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义:短时间浸泡)
(2) 同本义
渍,沤也。——《说文》
剥削淹渍以为菹。——《诗·楚茨》笺
水浸曰渍。——《通俗文》
(3) 《神农》、《后稷》藏种之方,煮马屎以渍种者。——《论语·商虫》
净淘种子,渍经三宿。——贾思勰《齐民要术》
(4) 又如:渍酒(浸泡在酒里);渍痕(水侵蚀的污迹);渍渍(满是汗水或泪水的样子)
(5) 冲洗 。如:渍米(淘米)
(6) 染
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淳而渍之。——《周礼·考工记·钟氏》
(7) 又如:渍浸(浸染)
(8) 沾染
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丛。——杜淹《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
(9) 又如:渍污(污染)
(10) 染
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穷困颜色愁悴不赡者,心身自食之。——《吕氏春秋》
(11) 又如:渍病(染病)
(12) 陷入
行而供冀,非渍淖也;行而俯项,非击戾也。——《荀子》
(13) 又如:渍淖(陷入泥沼)
名词
(1) 油的沉淀或渣滓 。如:油渍
(2) 造成污迹的东西 。如:水渍;茶渍
英文翻译
soak, steep; dye; stains; sodden
方言集汇
◎ 粤语:zi3
◎ 潮州话:之余3(恣)
◎ 潮州话:之余3(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