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需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苟安一时。
《庄子·徐无鬼》:“濡需者,豕蝨是也。择疏鬣自以为广宫大囿;奎蹏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 陆德明 释文:“濡音儒,又音如,安也。需音须。濡需,谓偷安须臾之顷。”
引证解释
⒈ 苟安一时。
引《庄子·徐无鬼》:“濡需者,豕蝨是也。择疏鬣自以为广宫大囿;奎蹏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
陆德明释文:“濡音儒,又音如,安也。需音须。濡需,谓偷安须臾之顷。”
濡需的网络释义
濡需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水名
濡,濡水,出 涿郡故安,东入 涞。——《说文》
(2) 在河北省
(3) 尿
病方今客肾濡,此所谓“肾痹”也。——《史记》
(4) 通“儒”。儒士,学者
海内称之曰濡术之宗。——《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
少以濡术。——《尉卫卿衡方碑》
(5) 假借为“堧”。空地
自以城池道濡麦。——《鲁相史晨飨孔庙后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1 ri2 [宝安腔] ji2 [台湾四县腔] si1 ji2 [梅县腔] si1 [客语拼音字汇] yi2 yi2 [客英字典] si1
◎ 潮州话:而污5(如) 思污1(须),ru5(zû) s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儒 | 人朱 | 日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nʑĭu | njyo/r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雨而声。“需”指遇雨,停在那里等待。本义:等待)
(2) 同本义
需,须也。——《易·需》。传:“需者,待也。”
聂许闻之需役。——《庄子·大宗师》
九江需次今几年,去去渌水依红莲。—— 宋· 楼钥《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
略举数端,以需善择。——清· 包世臣《文谱》
(3) 又如:需次(候补官员依照资历补缺);需铨(等待铨选录用)
(4) 需要
零星需用亦在账房内开销。——《红楼梦》
(5) 又如:按需分配;必需;需用(需要的用度)
(6) 索取
只为前日毛延寿,指写丹青,遍需金帛。—— 明· 陈玉阳《昭君出塞》
需,索也。——《古今韵会举要》
(7) 又如:需勒(勒索)
(8) 迟疑;观望
率故多尤,需为事贼。——《文心雕龙》
(9) 又如:需缓(迟缓);需滞(授职后迟迟不能赴任)
(10) 应该;必然
儒者本无所谓教,达而在上,穷而在下,需不能出此范围。——清· 王韬《原道》
(11) 又如:需要
名词
(1) 需用的东西
与民均纳供需。——《元史·成宗纪二》
(2) 又如:军需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1 [台湾四县腔] si1 [客英字典] si1 [客语拼音字汇] xi1 [宝安腔] si1 [东莞腔] si1 [梅县腔] s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須 | 相俞 | 心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syo/siu | sĭ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