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浃

rú jiā [ ru jia]
繁体 濡浹
注音 ㄖㄨˊ ㄐ一ㄚ

词语释义

1.沾润。

词语解释

  1. 沾润。

    宋 岳珂 《桯史·周益公降官》:“朕方建皇极而融会於党偏,尊重闈而濡浹于庆施。”

引证解释

⒈ 沾润。

宋岳珂《桯史·周益公降官》:“朕方建皇极而融会於党偏,尊重闈而濡浹于庆施。”

濡浃的网络释义

濡浃

  • 濡浃(濡浃)
  • 沾润。 宋 岳珂 《桯史·周益公降官》:“朕方建皇极而融会於党偏,尊重闱而濡浃于庆施。”
  • 汉字详情

    [ru]
    部首: 331
    笔画: 17
    五笔: IFD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EMBB
    四角: 31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水名

    濡,濡水,出 涿郡故安,东入 涞。——《说文》

    (2) 在河北省

    (3) 尿

    病方今客肾濡,此所谓“肾痹”也。——《史记》

    (4) 通“儒”。儒士,学者

    海内称之曰濡术之宗。——《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

    少以濡术。——《尉卫卿衡方碑》

    (5) 假借为“堧”。空地

    自以城池道濡麦。——《鲁相史晨飨孔庙后碑》

    英文翻译

    immerse, moisten; wet, damp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nyun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1 ri2 [宝安腔] ji2 [台湾四县腔] si1 ji2 [梅县腔] si1 [客语拼音字汇] yi2 yi2 [客英字典] si1
    ◎ 潮州话:而污5(如) 思污1(须),ru5(zû) s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人朱平聲合口三等nʑĭunjyo/ru
    jiā [jia]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GUW
    五行:
    仓颉: EKT
    四角: 351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夹声。本义:湿透)

    (2) 同本义

    汗出浃背。——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汗流浃背;浃髓沦肌,浃髓沧肤,浃沦肌髓(深入骨髓,浸透肌肤;喻感受深切)

    (4) 通达,理解

    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与愚者若一。——《荀子》

    形容词

    (1) 整个儿的

    浃辰之间而楚克其三都。——《左传·成公九年》

    (2) 又如:浃岁(一整年);浃时(一季);浃月(一个月);浃辰(十二天);浃旬(一旬,十天)

    (3) 融洽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唐· 韩愈《新修滕王阁记》

    英文翻译

    saturate, drench; damp, wet

    方言集汇

    ◎ 粤语:zip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