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水势受阻遏后腾涌或飞溅)
(2) 同本义
激,水碍袤疾波也。——《说文》
激而行之,可使在山。——《孟子》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孙子·势》
泉水激石。——吴均《与朱元思书》
(3) 又如:激激(急流声;水势湍急的样子);激浪(怒涛);激射(喷射,冲击)
(4) 鼓动人心,使有所感发
激而发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激于义而死。——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激众愤。——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激烦(麻烦);激作(振奋激励);激拔(激励提拔);激奖(激励劝勉);激聒(嘟囔);激激聒聒(嘟嘟囔囔)
(6) 抑制 。如:激贪(抑制贪婪);激贪厉俗(抑制贪婪之风,劝勉良好的世俗)
(7) 冷水突然刺激身体使得病 。如:他被雨水激着了
(8) 快速变冷 。如:把西瓜放在冷水里激一激
形容词
(1) 迅疾;猛烈
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史记·游侠列传》
(2) 又如:激水(湍急的水流);激矢(急飞的箭);激合(迅速集合);激迫(急迫);激辞(激烈的言辞)
(3) 高亢;激昂
振声激扬。——《后汉书·张衡传》
(4) 又如:激卬(振奋昂扬);激楚(声音高亢凄凉;又为古代歌曲名);激抗(高亢);激壮(激昂雄壮);激宕(激越跌荡)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git7 [台湾四县腔] git7 giep8 [梅县腔] git7 [海陆丰腔] git7 giep8 [东莞腔] git7 [客语拼音字汇] gab6 gid5 gieb6 [客英字典] gi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叫 | 古弔 | 見 | 蕭 | 去聲 | 嘯 | 開口四等 | 蕭 | 效 | keuh/kew | kieu |
详细解释
shāng
(1)〔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汤汤”,“浩浩汤汤”。
(2)(湯)
(2) 另见
tāng
名词
(1) (形声。从水,昜(
)声。本义:热水;开水)(2) 同本义
汤,热水也。——《说文》
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薪火水汤以济之。——《墨子·备梯》
日中如探汤。——《列子·汤问》
踔出汤中。——晋· 干宝《搜神记》
王头随堕汤中。
分其汤肉葬之。
(3) 又如:汤羊(经过开水处理的整只羊);汤火(滚水与烈火);汤炭(滚水与炭火);汤婆子(充以热水放在被中取暖的铜制扁圆形容器);汤浴(洗热水澡)
(4) 菜汤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唐· 王建《新嫁娘》
(5) 又如:汤脚(剩汤);汤玉(汤饼);汤饭
(6) 把草药放在水里熬得的液态药剂 。如:汤粥(汤药和稀饭);汤散(汤药和散剂);汤引(药引子)
(7) 饮料 。如:汤点(茶点);汤神(煮茶技艺高超的人);汤瓶(煮茶水用的瓶);汤茗(茶水)
(8) 汤池,护城河
金汤失险,车书共道。——《后汉书》
(9) 商朝的开国之君 。又称成汤、成唐、武汤、武王、天乙等。如:汤武之道(指商汤与周武王讨伐暴君之事);汤鼎(商汤时所铸之鼎);汤刑(商汤制定的刑法);汤武(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
(10) 古州名
(11) 唐置,辖境在今越南的凉山、朗高、鸿基之间的地区
(12) 唐勃海置,金废。故治在今辽宁省辽中县东北
(13) 山名
(14) 在北京市昌平县东,有大小二汤山。大汤山三峰并峙。小汤山南有温泉
(15) 在南京市东,有温泉,建有浴池,为疗养地
(16) 温泉 。如:汤井(汤泉,温泉);汤殿(温泉浴室);汤池(温泉浴池)
(17) 姓
(18) 另见
tàng
动词
(1) 通“烫”。加热
疾之居腠理也,汤之所及也。——《扁鹊仓公列传》
汤其酒百樽。——《山海经·西山经》
(2) 又如:汤羊(宰羊后,用开水煺毛);汤桶(烫酒桶)
(3) 触,碰
那个有福的汤着他身儿,也情愿一个死。——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你汤我一汤,拷了你那腰截骨。——石君宝《秋胡戏妻》
(4) 遇上,碰上
好道汤着饿鬼了。——《西游记》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teng1(thng) tang1(thang) siang1(s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