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堂

zǎo táng [zao tang]
注音 ㄗㄠˇ ㄊㄤ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澡堂 zǎotáng

(1) 专门供人洗澡的场所

每周到公共澡堂两次
public baths

引证解释

⒈ 浴室。供人洗澡的地方。

《儒林外史》第二五回:“他父子两个,在上河澡堂子里洗了一个澡。”
郭沫若《橄榄·人力以上》:“我的女人带着三个儿子到澡堂里去了。”

澡堂的国语词典

专门供人洗澡的场所。

如:「咱们到澡堂洗个澡,解解乏吧!」

澡堂的网络释义

澡堂

  • 澡堂:澡堂
  • 澡堂: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的纪录片
  • 澡堂的翻译

    英语: public baths
    德语: Badehaus, Badeanstalt (S)​
    法语: bains publics

    澡堂造句

    随着京张铁路的修建,张家口日渐兴盛,茶园、澡堂、饭馆、绸缎庄、药铺、糕点铺、肉铺、金店鳞次栉比,商贾云集、买卖兴旺。
    一个澡堂招搓背工,结果林莫辰拍了三下让人家吐血三下,被人逼的要给医疗费,结果在林莫辰的继续三下的揉捏中,那人也不敢要钱了,让人抬着回去了。
    昨日,记者在安定门外大街的兴化里小区内发现一家装修独特的餐厅,名字叫池堂,头一次来这里用餐的客人会以为是澡堂。
    洗澡堂是男女混用的,女生是下午两点到五点,男生只能在五点以后在用。
    怒江赤裸裸的美女澡堂会组图!
    仔细想想,的确没有什么好烦恼的我选择小茜的绝叫大虎澡堂原谅我,珊璞我无法欺骗自己的感受!
    炎炎夏日,党想着你。可在澡堂泡着,千万别热着;上班可以睡着,千万别逮着;冰棒可以吃着,但肚子千万别拉着;七一了,别只顾傻乐,爱护身体要自觉!
    以前在老澡堂子门口,常见有人用大板凳,一端支一根杠杆,用力在榨甘蔗汁,一股涓涓细流,跌落在一只搪瓷小盆里。
    澡客一进扬州的澡堂子,见到的是花格窗、牌匾等古色古香的房屋样式和几十张排列整齐的躺椅,躺椅上夏天铺席子,冬天铺褥子。
    那时好穷,从哈尔滨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火车,在徐家汇晚上只能住澡堂。
    他们告诉本刊记者,矿区大部分澡堂用的都是矿井水,盆塘内的水只有到了浮起一层煤灰才换一次。
    北京的澡堂子也有三六九等,最高档的是头等官堂,比官堂次之的就是“盆塘”,盆塘是单间雅座,内设两个搪瓷浴盆,外设躺椅、茶具。
    再加上宿舍开始限电,同学们不得不来开水房打水,而开水房和澡堂的不少水龙头坏掉了,使开水房和澡堂的负担加重。
    到布达佩斯,没泡过城里别致的澡堂、池子或温泉浴场,这趟旅行就不算完美。
    于是政府要求所有的居民楼都要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并对农村使用太阳能的公共澡堂进行补贴,以此来帮助皇明集团的发展。
    他查看了一个教室,一个寝室,一个澡堂和其他的地方,并且深切关怀士兵服务,之后他有会见了正在接受训练的军务人员。
    一个男生去洗澡的路上碰到同班的一个女生,觉得应当打个招呼,可又似乎没什么话好说的,却冒出一句:澡堂里人多吗?
    凤姐为赢取一千银,听闻皇上敢与她对赌,不顾一切冲入澡堂找他,皇上最后以一柱擎天赢了凤姐。
    一位大娘一边说一边指着“水云天”洗浴中心的方向,“在这住着太遭罪了,天天不但一股澡堂子味儿,还让烟呛着,也不知道这烟对人体有没有伤害”。
    在路上下着大雨,我刚好没到伞,被淋成了落汤鸡,回到家直冲洗澡堂信了个痛快的热水澡。

    汉字详情

    zǎo [zao]
    部首: 331
    笔画: 16
    五笔: IKKS
    五行:
    仓颉: ERRD
    四角: 361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

    (2) 同本义

    澡,洒手也。——《说文》

    澡葛綕带。——《仪礼·士虞礼》

    日三澡漱,然后饮食。——《魏书》

    (3) 后泛指洗涤

    常以月旦祓龟,洗以清水澡之。——《史记·龟策传》

    (4) 又如:澡沐(沐浴);澡雪(洗清);澡瓶(寺庙里供僧人洗涤用的水瓶);澡刷(洗刷);澡涤(洗刷。引申指辨白冤屈)

    (5) 洗澡或浸泡

    儒有澡身而浴德。——《礼记·儒行》

    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三国志·王粲传》

    (6) 又如:澡形,澡身(洗身使洁净。引申为修持操行);澡洗(沐浴;盥洗);澡浴(洗澡);澡濯(洗澡)

    (7) 改过

    澡雪垢滓矣。——马融《长笛赋》

    (8) 又如:澡心(改过自新);澡祓(洗刷辨明);澡雪(改正;洗雪);澡荡(洗除)

    (9) 修炼 。如:澡练(修炼);澡瀹(修炼);澡行(使品行纯真)

    英文翻译

    wash, bathe

    方言集汇

    ◎ 粤语:cou3 zou2
    ◎ 客家话:[宝安腔] cau5 [海陆丰腔] cau5 co5 [东莞腔] cau5 [陆丰腔] cau5 [梅县腔] zau3 [台湾四县腔] cau5 co5 [客语拼音字汇] zau3 [客英字典] cau5
    ◎ 潮州话:c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子晧上聲開口一等tsɑucaux/zav
    táng [tang]
    部首: 334
    笔画: 11
    五笔: IP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BRG
    四角: 9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2) 同本义

    堂,殿也。——《说文》。段注:“古曰堂, 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 汉上下皆称殿。至 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

    立于西堂。——《书·顾命》

    吾见封之若堂者矣。——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

    王坐于堂上。——《孟子·梁惠王上》

    燕坐于华堂之上。——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观其坐高堂。——明· 刘基《卖柑者言》

    华堂旅会。——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堂上(殿堂上);堂下(宫殿、厅堂阶下);堂宇(殿堂的顶棚);堂事(于正厅祭祀祖先之事);堂阶(堂下的台阶);堂阁(殿堂楼阁);堂廉(殿堂的侧边)

    (4) 后泛指房屋的正厅

    审堂下之阴。——《吕氏春秋·察今》

    堂前松柱。——晋· 干宝《搜神记》

    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 杜甫《江南逢季龟年》

    堂有炼珍。——清· 周容《芋老人传》

    (5) 又如:堂轴(挂在厅堂壁上的字画);高堂(高大的厅堂);堂户(门庭之内);堂筵(堂中坐席);堂坳(堂的低处;泛指低洼之处);堂扁(厅堂上的题额);堂室(厅堂和内室);堂前(正房前面;正厅);堂房(堂和房)

    (6) 旧时官府议论政事、审理案件的地方

    宾客满堂。——《史记·魏公子列传》

    (7) 如:堂参(于公堂上参谒上司);大堂(衙门中审理案件的厅堂);过堂;堂食(堂馔。堂餐。唐时政事堂的公膳);堂案(唐代宰相政事堂的文书档案);堂厨(政事堂的公膳房)

    (8) 尊称别人的母亲 。如:令堂;萱堂

    (9) 用于商店、厅事、书斋名称 。如:同仁堂;杜甫草堂;春在堂

    (10) 也指署事的官吏 。如:堂官(明清时各部主官的称谓);都御史称都堂;尚书称部堂;府州县正印官称正堂

    (11) 山上宽阔平坦的地方

    外堂即向东之坞。——《徐霞客游记》

    (12) 佛堂 。如:堂头(寺院中对方丈的称呼);堂头和尚(僧寺住持)

    形容词

    (1) 在外表、举止或言语上表现出尊严的 。如:堂堂大丈夫;堂而皇之,堂哉皇哉(形容公然、大模大样或有气派)

    (2) 同一祖父但不同父亲的兄弟姊妹关系 。如:堂族(关系较远的同族);堂姊妹

    (3) 高显的样子

    刊层平堂,设切崖。——《文选·张衡·西京赋》

    量词

    用于分节的课程或一套物件。如:一堂课;一堂家具

    英文翻译

    hall; government office

    方言集汇

    ◎ 粤语:to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o2 tong2 [台湾四县腔] tong2 [客英字典] tong2 [海陆丰腔] tong2 [客语拼音字汇] tang2 tong2 [宝安腔] tong2 [沙头角腔] tong2 [东莞腔] tong2 [陆丰腔] tong3
    ◎ 潮州话:dng5/deng5 ,tang5(thâ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dangdʰɑ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