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mǎn jiāng hóng [ man jiang hong]
繁体 滿江紅
注音 ㄇㄢˇ ㄐ一ㄤ ㄏㄨㄥˊ

词语释义

词牌名。双调,常用为九十三字。有仄韵和平韵两体。仄韵一般用入声。

曲牌名。南曲正宫、南吕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属正宫者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属南吕宫者与词牌前半阕同,用作引子。

一种漆成红色的江中渡船。后亦指坚固而载重的大船。

词语解释

  1. 词牌名。双调,常用为九十三字。有仄韵和平韵两体。仄韵一般用入声。

    南宋 姜夔 始创平韵体,但用者不多。

  2. 曲牌名。南曲正宫、南吕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属正宫者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属南吕宫者与词牌前半阕同,用作引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满江红》为“仙吕调”, 清 洪昇 《长生殿·传概》中的为“南吕引子”。

  3. 一种漆成红色的江中渡船。后亦指坚固而载重的大船。

    明 董穀 《碧里杂存·满江红》:“我 圣祖 居 和阳 时欲图集庆,遂与 徐公 达 间行买舟,以覘 江 南虚实,至 江 口,适值岁除,呼舟人无肯应者。有贫叟夫妇二人,舟尤小,欣然纳之,曰:‘天晚矣!明当早渡。’且进鸡酒,具黍,情甚真。厥明发舟,老叟举棹,口中打号子曰:‘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威风。’ 圣祖 元旦得此吉语,喜甚,与 中山 躡足相庆。登极后访得之,无子,官其姪,并封其舟而朱之。以故,迄今 江 中渡船皆谓之满江红云。”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满江红船》:“ 江 船之巨而坚实可重载者,曰满江红。”《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九月十四日》:“晡时回舟,已换坐满江红。”

引证解释

⒈ 词牌名。双调,常用为九十三字。有仄韵和平韵两体。仄韵一般用入声。 南宋姜夔始创平韵体,但用者不多。

⒉ 曲牌名。南曲正宫、南吕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属正宫者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属南吕宫者与词牌前半阕同,用作引子。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满江红》为“仙吕调”, 清洪昇《长生殿·传概》中的为“南吕引子”。

⒊ 一种漆成红色的江中渡船。后亦指坚固而载重的大船。

明董穀《碧里杂存·满江红》:“我圣祖居和阳时欲图集庆,遂与徐公达间行买舟,以覘江南虚实,至江口,适值岁除,呼舟人无肯应者。有贫叟夫妇二人,舟尤小,欣然纳之,曰:‘天晚矣!明当早渡。’且进鸡酒,具黍,情甚真。厥明发舟,老叟举棹,口中打号子曰:‘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威风。’ 圣祖元旦得此吉语,喜甚,与中山躡足相庆。登极后访得之,无子,官其姪,并封其舟而朱之。以故,迄今江中渡船皆谓之满江红云。”
清赵翼《陔馀丛考·满江红船》:“江船之巨而坚实可重载者,曰满江红。”
《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九月十四日》:“晡时回舟,已换坐满江红。”

满江红的国语词典

比喻成绩全部不及格。

如:「他这次的成绩单是满江红。」

满江红的网络释义

满江红 (词牌名)

  •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满江红慢”“念良游”烟波玉”“伤春曲”“怅怅词”。以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为正体。另有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等。
  • 满江红造句

    看了儿子满江红的成绩单后,他不由气得七窍生烟。
    钦差大人,老夫虽体弱无力,但也愿率十几个衙卒赴开封勤王,老夫年老体衰也能备晨炊啊!满江红生恻隐之心罢了,罢了。
    众人还沉浸在精忠报国的余韵当中,吕布一曲满江红,便又让文武百官的热血重新沸腾了一回。
    里面还设置了十多间包间,分别以清平乐、渔家傲、浪淘沙、浣溪沙、沁园春、如梦令、念奴娇、蝶恋花、一剪梅、临江仙、鹊桥仙、满江红等词牌名来命名。
    标题满江红光合器的显微和亚显微观察。
    另外,槐叶苹,满江红为水面绿化好材料。
    当他看到儿子的成绩单竟是满江红,气得暴跳如雷。
    在南方,范仲淹到睦州上任,过严陵祠,正遇吴地群众来此岁祀迎神,歌唱的就是柳永的。
    忆江南杨柳青月下笛采莲曲兰陵王醉公子踏莎行唱水龙吟。望海潮满江红雨中花阳羡歌汉宫春虞美人意难忘咏凤栖梧。横批:龙凤呈祥。
    王卓、大智和马超满江红孙不二几个不无艳羡地看着一个个虎背熊腰和花枝招展,然后唾弃了一下这个社会的两极分化和朱门酒肉臭。
    满江红专同官府戗茬,才不管你王不王,霸不霸,打了劫了魏万,麦高还正赶趟。
    上一桌满汉全席,美味满满;斟一杯水满茶,情韵满满;和一阕满江红,激情满满;送一束满天星,情意满满;歌一曲满庭芳,祝福满满。愿你小满时节幸福美满,人生完满。
    满江红和美人蕉迅速成为同行业中的知名品牌满江红造句。
    本文报道的方法可用于满江红生理生态参量的比较研究。
    蓝藻门代表植物有发菜、地皮菜、海雹菜、满江红等,其中的发菜,是受国家保护的一级野生植物。
    酒一杯罢歌千重,神州赤县满江红!
    然而,十多年前,杀手满江红忽然杳如黄鹤,至今不知影踪。
    结果表明,光照影响各满江红品系的生长速率与抗霉腐病能力,随着光照强度减弱,各品系的生长速率和抗霉腐病能力都下降。
    除了一般人常用的“沁园春”、“满江红”、“浪淘沙”等词牌,一些不常见的词牌如“行香子”、“感皇恩”、“画堂春”等也出现在作者笔下。

    汉字详情

    mǎn [man]
    部首: 331
    笔画: 13
    五笔: IAGW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TMB
    四角: 3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填满,布满)

    (2) 同本义

    满,盈溢也。——《说文》

    无几何而往,则户外之屦满矣。——《庄子·列御寇》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墨子·公输》

    奸邪满侧。——《韩非子·扬权》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 许浑《咸阳城东楼》

    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黄四娘家花满溪。——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蒌蒿满地。——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初闻涕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 又如:满口胡柴(满口胡说);满坑满谷(形容积聚得特多);满面生花(满面笑容);满天星(指眼里冒出许多金星);满眼(充满视野);满堂(充满堂上);满衍(布满平野,遍野);满肚子(满肚皮。充满肚皮;充满心中);满实(充盈);满怀信心(心中充满自信心);满脸春色(满脸春风。比喻满脸充满喜悦的笑容);满听(满耳);满溢(太多而漫出);满生生(很满的样子);满心(心中充满某种情绪或意愿);满礼(满理。充足的理由);满顶(不留余地);满饮(斟满而饮)

    (4) 足够,达到一定限度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李白《与韩荆州书》

    (5) 又如:满散(功德圆满时的散斋;为祈祷、祝寿等开设道场,期满结束);满日(做工做到规定的年龄期限);满服(服丧期满);满破(最多;大不了);满话(没有回旋余地的话);拉满弓(又叫满把)

    (6) 通“懑”。烦闷

    …欢欣愤满以送之。——《说苑·善说》

    故烦满而囊缩。——《素问·热论》

    形容词

    (1) 饱满;丰满

    穗阅而青零,多秕而不满。——《吕氏春秋·审时》

    (2) 郁闷,闷塞不畅

    必至下胀而上满。——《老残游记》

    (3) 全,整个

    满坐寂然。——《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满坐宾客。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满目萧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4) 又如:满不在意(全然不放在心上,不当一回事);满天打油飞(方言。谓到处游荡,没有落脚的地方);满处(到处);满世界(到处);满堂(整个堂上);满岁(一年,整年);满处(犹到处)

    (5) 自满

    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

    克勤于邦,克勤于家,不自满假。——《书·大禹谟》

    踌躇满志。——《庄子·养生主》

    (6) 又如:满大(自满自大);满招损,谦受益(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满假(自满自大);满望(满足所望)

    (7) 特指月圆 。如:月满(月圆);满魄(圆月)

    名词

    (1) 中国少数民族名。“满族”

    (2) 姓

    副词

    很——表示程度 。如:满对;满高兴

    英文翻译

    fill; full, satisfied

    方言集汇

    ◎ 粤语:mun5

    宋本广韵

    jiāng [jiang]
    部首: 331
    笔画: 6
    五笔: I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M
    四角: 31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2) 同本义

    江,江水也。?

    江之永矣。——《诗·周南·汉广》

    滔滔江汉。——《诗·小雅·四月》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温庭筠《送人东归》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

    (3) 又如:江汉(长江与汉水);江水(即长江);江左烟霞(江东的山水风景。江左指今江苏、安徽等长江沿江地带);江陵(县名。在今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沿岸。向为我国南北陆路交通要冲)

    (4) 江河的通称

    南方的河流多称“江”,如:“珠江”、“沅江”;北方的河流多称“河”,如:“洛河”、“渭河”、“漳河”

    何江也?有丹徒大江,有 钱塘浙江,有 吴通陵江。——《论衡·书虚》

    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史记·伍子胥列传》

    (5) 又如:江口(江水与他水会流处);江燕引雏(江边的燕子,为避灾祸,遂引雏燕弃巢而离去);江州车儿(一种独轮推车)

    (6) 江苏省的简称 。如:江浙

    (7) 中国古国名 。嬴姓,在今河南正阳西南,公元前623年灭于楚

    (8) 是中古州名 。晋置,辖境约当今江西全省并西延至湖北省武昌附近。后专指江西省九江一带

    (9) 姓

    英文翻译

    large river; yangzi;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gong1
    ◎ 客家话:[陆丰腔] gong1 [梅县腔] gong1 [宝安腔] gong1 [客英字典] gong1 [沙头角腔] gong1 [东莞腔] gong1 [海陆丰腔] gong1 [客语拼音字汇] gong1 [台湾四县腔] g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四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雙平聲開口二等kɔŋkrung/keong
    hóng,gōng [hong,gong]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M
    四角: 21112

    详细解释

    gōng

    (2) 通“工”。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农夫释耒,红女下机。——《汉书·郦食其传》

    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红利虖。——《汉书·董仲舒传》

    (3) 通“功”。

    (4) 功服。丧服名

    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汉书·景帝纪》

    (5) 劳绩,功绩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汉书·景帝纪》

    (6) 另见 hóng

    hóng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2) 同本义

    红,帛赤白色也。——《说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缙红繎。——《急就篇》。颜注:“红,色赤而白也。”

    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释名·释采帛》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乡党》

    (3) 又如:红衣(荷花瓣儿);红香(花瓣);红脂(蟹黄)

    (4) 后也指各种红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5) 又如:红巾(红色巾。对绿林好汉的称呼,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史籍上因称红巾);红灼灼(形容鲜红);红颩颩(亦作“红彪彪”。形容鲜红);红轮(红日)

    (6) 象征革命、进步 。如:红区;红军

    (7) 指得宠、出名、走运或事业兴旺等 。如:红人;红火;红角儿

    名词

    (1) 美人的代称 。如:红泪(泛指女子的眼泪);红袖(指美女);红闺(少女的卧房,同红楼);红袖添香(指有美女相伴)

    (2) 红色物品

    (3) 红衣服或红布。如:穿红带绿的妇女

    (4) 染料。如:酸性红;碱性红;红点子(清代官吏的委任状,对人名和日期一定要用红笔点圈、钓一下);红椅子(旧时榜文最后一名底下常用红笔勾记,表示名单终止。后因称最后一名“坐红椅子”)

    (5) 胭脂。如:对脸敷红

    (6) 红绫等织物 ——旧时常用作礼物。如:红抹额(束在额头上的红巾);红勒帛(用红帛制的腰带);红罗(红帛);红缨帽子(清朝的礼帽,帽上披有红缨)

    (7) 血的婉辞 。如:吐红(吐血);下红(便血或女性生殖道出血);红铅(妇女月经);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8) 花的代称,花多红色,故借红代花

    晓看红湿处。——唐· 杜甫《春夜喜雨》

    (9) 又如:红芳(指红花);红林(盛开红花的树林);红萼(红花);红葩(红花)

    (10) 喜事,嫁娶庆贺之事 。如:红白(红事与白事);红白大礼(喜事与丧事的礼仪);红鸾(算命者所说吉星中的一种,主婚配等喜事)

    (11) 红利(指工商业将除去开销以外的盈余) 。如:分红(分配红利)

    (12) 草名 。如:红草(即荭草。泛指红色的草);红兰(兰草的一种)

    (13) 顺利;成功 。如:他唱戏唱红了

    (14) 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秋,蒐于红。——《春秋》

    动词

    (1) 变红,呈现红色 。如:红头涨脸(发怒时面色泛红的样子);红蚕(老熟的蚕,体呈红色,故称);红兽(烧红的兽炭)

    (2) 另见 gōng

    英文翻译

    red, vermillion; blush, flush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宋本广韵